一种万向转换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67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02
一种万向转换梁,它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万向转换梁。它包含主型材、弯形曲面、第一竖型材、第二竖型材、第一横型材、第二横型材、第一胶条槽、第一螺丝安装孔、第三横型材、第二胶条槽、第四横型材、第三胶条槽、第二螺丝安装孔,所述的主型材的左侧设置有弯形曲面,弯形曲面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竖型材和第二竖型材,第一竖型材设置在第二竖型材的左侧,第二竖型材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横型材,第一横型材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胶条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稳定,为一个单独的整体,实用性强,方便安装,与其他型材能够相互配合。

A universal transfer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向转换梁
本技术涉及型材
,具体涉及一种万向转换梁。
技术介绍
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这类材料具有的外观尺寸一定,断面呈一定形状,具有一定的力学物理性能。型材既能单独使用也能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制造品,常用于建筑结构与制造安装。机械工程师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型材的具体形状、材质、热处理状态、力学性能等参数,再根据具体的尺寸形状要求将型材进行分割,而后进一步加工或热处理,达到设计的精度要求。型材的材质、规格尺寸等可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目前的万向转换梁型材结构不够稳定,由多个部位共同构成,不能成为一个单独的整体,不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万向转换梁,它结构稳定,为一个单独的整体,实用性强,方便安装,与其他型材能够相互配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型材1、弯形曲面2、第一竖型材3、第二竖型材4、第一横型材5、第二横型材6、第一胶条槽7、第一螺丝安装孔9、第三横型材10、第二胶条槽11、第四横型材12、第三胶条槽13、第二螺丝安装孔14,所述的主型材1的左侧设置有弯形曲面2,弯形曲面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竖型材3和第二竖型材4,第一竖型材3设置在第二竖型材4的左侧,第二竖型材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横型材5,第一横型材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胶条槽7,第一胶条槽7设置在第二横型材6上,第二横型材6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螺丝安装孔9,主型材1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横型材10,第三横型材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胶条槽11,第二胶条槽11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横型材12,第二胶条槽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三胶条槽13,第三胶条槽13内设置有第二螺丝安装孔14。所述的主型材1、弯形曲面2、第二竖型材4、第一横型材5构成一个腹腔。所述的第一竖型材3为“L”形竖型材。所述的第一胶条槽7为“凹”字形槽。所述的第一胶条槽7的上方设置有挂线槽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第一竖型材3和第二竖型材4构成的槽体和第二横型材6上方的槽体是与其他结构的房梁组装的位置,或者管道布置的位置,挂线槽8是用于线材布置的位置,弯形曲面2增加了万向梁的美观度,同时增强万向梁的稳定性,主型材1支撑整个万向转换梁,第二胶条槽11和第三胶条槽13用于分散主型材1和其他部位的型材的重量,增强其稳定性,整体的型材采用焊接形式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的万向转换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稳定,为一个单独的整体,实用性强,方便安装,与其他型材能够相互配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主型材1、弯形曲面2、第一竖型材3、第二竖型材4、第一横型材5、第二横型材6、第一胶条槽7、挂线槽8、第一螺丝安装孔9、第三横型材10、第二胶条槽11、第四横型材12、第三胶条槽13、第二螺丝安装孔14。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型材1、弯形曲面2、第一竖型材3、第二竖型材4、第一横型材5、第二横型材6、第一胶条槽7、挂线槽8、第一螺丝安装孔9、第三横型材10、第二胶条槽11、第四横型材12、第三胶条槽13、第二螺丝安装孔14,所述的弯形曲面2的一端与第一竖型材3的一端焊接连接,弯形曲面2的另一端与第四横型材12的一端焊接连接,第一竖型材3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竖型材4,第二竖型材4的一端焊接在弯形曲面2上,第二竖型材4的另一端与第一横型材5的一端焊接连接,第一横型材5的另一端与主型材1焊接连接,弯形曲面2的右侧设置有主型材1,第一横型材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胶条槽7,第一胶条槽7的上方设置有挂线槽8,第一胶条槽7焊接在第二横型材6上,第二横型材6的右端上设置有第一螺丝安装孔9,第三横型材10的一端焊接在主型材1上,第三横型材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胶条槽11,第二胶条槽11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横型材12,第三横型材10右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胶条槽13,第三胶条槽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丝安装孔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第一竖型材3和第二竖型材4构成的槽体和第二横型材6上方的槽体是与其他结构的房梁组装的位置,或者管道布置的位置,挂线槽8是用于线材布置的位置,弯形曲面2增加了万向梁的美观度,同时增强万向梁的稳定性,主型材1支撑整个万向转换梁,第二胶条槽11和第三胶条槽13用于分散主型材1和其他部位的型材的重量,增强其稳定性,整体的型材采用焊接形式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的万向转换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稳定,为一个单独的整体,实用性强,方便安装,与其他型材能够相互配合。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向转换梁,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型材(1)、弯形曲面(2)、第一竖型材(3)、第二竖型材(4)、第一横型材(5)、第二横型材(6)、第一胶条槽(7)、第一螺丝安装孔(9)、第三横型材(10)、第二胶条槽(11)、第四横型材(12)、第三胶条槽(13)、第二螺丝安装孔(14),所述的主型材(1)的左侧设置有弯形曲面(2),弯形曲面(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竖型材(3)和第二竖型材(4),第一竖型材(3)设置在第二竖型材(4)的左侧,第二竖型材(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横型材(5),第一横型材(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胶条槽(7),第一胶条槽(7)设置在第二横型材(6)上,第二横型材(6)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螺丝安装孔(9),主型材(1)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横型材(10),第三横型材(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胶条槽(11),第二胶条槽(11)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横型材(12),第二胶条槽(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三胶条槽(13),第三胶条槽(13)内设置有第二螺丝安装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转换梁,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型材(1)、弯形曲面(2)、第一竖型材(3)、第二竖型材(4)、第一横型材(5)、第二横型材(6)、第一胶条槽(7)、第一螺丝安装孔(9)、第三横型材(10)、第二胶条槽(11)、第四横型材(12)、第三胶条槽(13)、第二螺丝安装孔(14),所述的主型材(1)的左侧设置有弯形曲面(2),弯形曲面(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竖型材(3)和第二竖型材(4),第一竖型材(3)设置在第二竖型材(4)的左侧,第二竖型材(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横型材(5),第一横型材(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胶条槽(7),第一胶条槽(7)设置在第二横型材(6)上,第二横型材(6)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螺丝安装孔(9),主型材(1)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横型材(10),第三横型材(10)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怡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长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