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67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该结构包括:用于夹持预应力拉索的索夹;以及用于连接撑杆的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的表面设有两端贯通的卡槽,所述索夹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卡槽中且所述索夹的两端一一对应于所述卡槽的两端,所述卡槽的兜底部形成有供所述索夹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活动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拉索与撑杆的连接节点安装操作复杂的问题。

Bearing structure of prestressed string beam str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预应力张弦梁结构已经作为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广泛的运用于各个大型交通枢纽和体育场馆当中,尤其是在大跨度屋盖和穹顶结构中,钢结构的质量轻造型多样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也让现代建筑的造型可更大的发挥其创造性,随之而来的复杂的结构形式也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中针对大跨度张弦梁的设计,预应力张拉拉索与撑杆的连接节点非常关键,如果拉索与撑杆的连接点不够牢靠,在钢结构完全受力处于使用阶段时,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传统的连接节点在施工过程中安装操作过于复杂,增大施工作业人员高空作业时的安全风险,降低施工效率,且操作越复杂其拉索与撑杆所在位置以及安装误差也会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以解决传统的拉索与撑杆的连接节点安装操作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包括:用于夹持预应力拉索的索夹;以及用于连接撑杆的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的表面设有两端贯通的卡槽,所述索夹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卡槽中且所述索夹的两端一一对应于所述卡槽的两端,所述卡槽的兜底部形成有供所述索夹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活动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具有二缩颈段和连接于二所述缩颈段之间的扩宽段,所述索夹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扩宽段中,所述活动空间形成于所述扩宽段的兜底部,所述索夹的两端一一对应于所述缩颈段。进一步的,所述索夹包括具有锁口的二夹块,二所述夹块通过锁紧件可拆卸连接并且在连接后所述锁口相对合围形成供预应力拉索夹持的锁孔。进一步的,所述夹块呈半球状。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内壁具有与所述索夹的外壁的弧度相适配的弧形面。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器的外壁上形成有供所述撑杆插设的承插槽。进一步的,所述承插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承插槽呈角度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根据撑杆与预应力拉索的连接节点的位置,将索夹预先安装在预应力拉索的相应的位置,最后将索夹容置于安装在撑杆上的限位器中的卡槽内,利用卡槽对索夹进行限位,使得在对预应力拉索施加预应力后,夹持在预应力拉索上的索夹可以在沿卡槽的长度方向上适配性地调整位置以适应相应的预应力,避免二次调整索夹在预应力拉索上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索夹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索夹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安装预应力拉索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索夹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索夹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安装预应力拉索的状态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包括:索夹1和限位器2。具体的,索夹1用于夹持预应力拉索。索夹1具有供预应力拉索3穿设的一锁孔110。限位器2用于连接预应力张弦梁的撑杆。限位器的表面设有两端贯通的卡槽。索夹1可拆卸安装于卡槽中,且索夹1的两端一一对应于卡槽的两端。卡槽的兜底部形成有供索夹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活动空间。本技术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根据撑杆与预应力拉索的连接节点的位置,将索夹预先安装在预应力拉索的相应的位置,最后将索夹容置于安装在撑杆上的限位器中的卡槽内,利用卡槽对索夹进行限位,使得在对预应力拉索施加预应力后,夹持在预应力拉索上的索夹可以在沿卡槽的长度方向上适配性地调整位置以适应相应的预应力,避免二次调整索夹在预应力拉索上的位置。卡槽包括用于容置预应力拉索3的二缩颈段21和连接于二缩颈段21之间的扩宽段22。索夹1可拆卸地容置于扩宽段22内。所述活动空间形成于扩宽段22的兜底部,索夹1的两端一一对应于缩颈段21。具体的,索夹1包括具有锁口的二夹块11。两块夹块11相对合且固定连接。两块夹块11通过锁紧件可拆卸连接,并且在连接后,两块夹块11的锁口相对合围形成供预应力拉索夹持的锁孔110。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降低索夹与卡槽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以降低预应力拉索的预应力损失,夹块11呈半球状。在本实施例中,夹块为高强度合金钢半球,夹块相对合的部位的中部设置锁口。高强度合金钢半球的半径和锁口的尺寸,可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二夹块11由4个锁紧件12(高强螺栓)进行固定。高强螺栓拧紧后可将二夹块11固定拼接为一个球状索夹。预应力拉索的直径与锁孔的直径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减低摩擦力,扩宽段22的内壁具有与索夹1的外壁的弧度相适配的弧形面。扩宽段22呈圆形。在本实施例中,扩宽段的内壁上涂敷有润滑层。进一步的,润滑层为涂敷的润滑油。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器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限位器2的外壁上形成有供撑杆插设的承插槽23。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端部插设于承插槽内,再焊接稳固,焊接完成后进行焊缝检测工作,限位器2的外部做防腐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插槽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承插槽23呈角度设置。通过两根撑杆使得限位器稳固地位于两根撑杆与张弦梁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的预应力拉索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限位器2,所述限位器2的表面设有两端贯通的,将所述限位器2安装于预应力张弦梁的撑杆上。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器2的外壁上形成有承插槽23。承插槽23的数量为两个。在安装限位器时,将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端部插设于承插槽内,再焊接稳固,焊接完成后进行焊缝检测工作,限位器2的外部做防腐处理。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限位器的扩宽段的内壁刷一道润滑油。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器的数量为多个。S2:提供索夹1,将索夹1夹持于预应力拉索3与撑杆连接的连接处。根据限位器2的安装位置,于预应力拉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夹持预应力拉索的索夹;以及/n用于连接撑杆的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的表面设有两端贯通的卡槽,所述索夹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卡槽中且所述索夹的两端一一对应于所述卡槽的两端,所述卡槽的兜底部形成有供所述索夹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活动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夹持预应力拉索的索夹;以及
用于连接撑杆的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的表面设有两端贯通的卡槽,所述索夹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卡槽中且所述索夹的两端一一对应于所述卡槽的两端,所述卡槽的兜底部形成有供所述索夹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活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具有二缩颈段和连接于二所述缩颈段之间的扩宽段,所述索夹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扩宽段中,所述活动空间形成于所述扩宽段的兜底部,所述索夹的两端一一对应于所述缩颈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张弦梁撑杆的承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飞魏广忠姜体标朱银国姚辉刘英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