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679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桁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包括:顶部连接节点、底部连接节点、弧形下弦杆和直线形下弦杆,所述顶部连接节点具有两个弦杆端和三个腹杆端,所述底部连接节点具有弧形下弦杆端、直线形下弦杆端和腹杆端,所述顶部连接节点、弧形下弦杆和底部连接节点共同形成圆弧形结构,所述底部连接节点腹杆端连接处均设有弧形倒角板,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腹杆端连接处也设有弧形倒角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顶部连接节点、弧形下弦杆和底部连接节点共同形成圆弧形结构,能够满足连廊下方的净高要求,通过顶部连接节点和底部连接节点的腹杆端与弦杆端连接处设置弧形倒角板,减少因腹杆与弦杆夹角过小导致的应力集中情况。

A special-shaped steel truss joi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桁架
,具体涉及一种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中越来越多设置连廊建筑物,大跨度连廊常常采用钢桁架结构体系。对于个别造型特殊的建筑,常因楼层层高限制,以及对连廊下方的净高要求,传统矩形桁架结构不能满足建筑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满足净高要求、以及牢固可靠的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净高要求,并且牢固可靠的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包括:顶部连接节点、底部连接节点、弧形下弦杆和直线形下弦杆,所述顶部连接节点具有两个弦杆端和三个腹杆端,所述底部连接节点具有弧形下弦杆端、直线形下弦杆端和腹杆端,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弦杆端与弧形下弦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三个腹杆端均与腹杆固定连接,所述弧形下弦杆另一端与所述底部连接节点的弧形下弦杆端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连接节点的直线形下弦杆端与直线形下弦杆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连接节点的腹杆端与腹杆固定连接,所述顶部连接节点、弧形下弦杆和底部连接节点共同形成圆弧形结构,所述底部连接节点腹杆端与弧形下弦杆端、直线形下弦杆端连接处均设有弧形倒角板,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腹杆端与弦杆端连接处也设有弧形倒角板。具体的,所述固定连接为全熔透焊方式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腹杆与弦杆端连接处设有劲筋,所述劲筋延伸方向与顶部连接节点腹杆端的腹杆方向相同,所述底部连接节点的腹杆端与弧形下弦杆端、直线形下弦杆端连接处也设有劲筋,所述劲筋延伸方向与底部连接节点腹杆端的腹杆方向相同。具体的,所述弧形倒角板的倒角半径不小于400mm,弧形倒角板的厚度不小于顶部连接节点和底部连接节点的厚度。具体的,所述弧形下弦杆和直线形下弦杆为截面为箱型结构。具体的,所述顶部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腹杆端与圆弧形结构的切线垂直,另外两个腹杆端以与切线垂直的腹杆端对称设置。具体的,所述底部连接节点上的腹杆端与底部连接节点上的直线形下弦杆端相互垂直,所述底部连接节点上的直线形下弦杆端水平设置。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顶部连接节点、弧形下弦杆和底部连接节点共同形成圆弧形结构,能够满足连廊下方的净高要求,通过顶部连接节点和底部连接节点的腹杆端与弦杆端连接处设置弧形倒角板,倒角半径不小于400mm,从而增加了腹杆与弦杆的交接面积,减少因腹杆与弦杆夹角过小导致的应力集中情况,能够有效的提升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强度,满足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强度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包括:顶部连接节点1、底部连接节点2、弧形下弦杆3和直线形下弦杆4,所述顶部连接节点1具有两个弦杆端和三个腹杆端,所述底部连接节点2具有弧形下弦杆端、直线形下弦杆端和腹杆端,所述顶部连接节点1的弦杆端与弧形下弦杆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部连接节点1的三个腹杆端均与腹杆5固定连接,所述弧形下弦杆3另一端与所述底部连接节点2的弧形下弦杆端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连接节点2的直线形下弦杆端与直线形下弦杆4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连接节点2的腹杆端与腹杆5固定连接,所述弧形下弦杆3和顶部连接节点1弯曲拱起,所述顶部连接节点1、弧形下弦杆3和底部连接节点2共同形成圆弧形结构,能够增加形钢桁架节点结构下方区域的净高,所述底部连接节点2腹杆端与弧形下弦杆端、直线形下弦杆端连接处均设有弧形倒角板,所述顶部连接节点1的腹杆端与弦杆端连接处也设有弧形倒角板6,所述弧形倒角板6的倒角半径不小于400mm,通过增设弧形倒角板6,增加了腹杆5与弦杆的交接面积,减少因腹杆5与弦杆夹角过小导致的应力集中情况,能够有效的提升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强度,满足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强度要求。具体的,所述固定连接为全熔透焊方式固定连接,采用全熔透焊接工艺焊接时,需进行两层焊接,两次焊接过程分别有效控制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及焊接速度,使焊接质量得到保障,通过全熔透焊方式正反面焊接成型,能够有效改善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的受力特性。具体的,所述顶部连接节点1的腹杆5与弦杆端连接处设有劲筋7,所述劲筋7延伸方向与顶部连接节点1腹杆端的腹杆5方向相同,所述底部连接节点2的腹杆端与弧形下弦杆端、直线形下弦杆端连接处也设有劲筋7,所述劲筋7延伸方向与底部连接节点2腹杆端的腹杆5方向相同,通过设置劲筋7,腹杆5产生的应力能够有效的进行分解,能够有效减少腹杆5与弦杆端的应力集中问题,进一步提升整体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强度。进一步的,弧形倒角板6的厚度不小于顶部连接节点1和底部连接节点2的厚度,能够有效的增加弧形倒角板6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弧形下弦杆3和直线形下弦杆4为截面为箱型结构,箱型结构整体上较为牢固,并且应力集中程度也比较小。进一步的,所述顶部连接节点1中的一个腹杆端与圆弧形结构的切线垂直,另外两个腹杆端以与切线垂直的腹杆端对称设置,使得顶部连接节点1受力分布均匀,能够有效延长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连接节点2上的腹杆端与底部连接节点2上的直线形下弦杆端相互垂直,所述底部连接节点2上的直线形下弦杆端水平设置,直线形下弦杆4用以传递弧形下弦杆3所产生的应力,由于弧形下弦杆3与直线形下弦杆4具有一定角度,传递力的同时底部连接节点2会产生一定变形,通过腹杆5与腹杆端固定连接能够防止底部连接节点2变形。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连接节点、底部连接节点、弧形下弦杆和直线形下弦杆,所述顶部连接节点具有两个弦杆端和三个腹杆端,所述底部连接节点具有弧形下弦杆端、直线形下弦杆端和腹杆端,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弦杆端与弧形下弦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三个腹杆端均与腹杆固定连接,所述弧形下弦杆另一端与所述底部连接节点的弧形下弦杆端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连接节点的直线形下弦杆端与直线形下弦杆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连接节点的腹杆端与腹杆固定连接,所述顶部连接节点、弧形下弦杆和底部连接节点共同形成圆弧形结构,所述底部连接节点腹杆端与弧形下弦杆端、直线形下弦杆端连接处均设有弧形倒角板,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腹杆端与弦杆端连接处也设有弧形倒角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连接节点、底部连接节点、弧形下弦杆和直线形下弦杆,所述顶部连接节点具有两个弦杆端和三个腹杆端,所述底部连接节点具有弧形下弦杆端、直线形下弦杆端和腹杆端,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弦杆端与弧形下弦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三个腹杆端均与腹杆固定连接,所述弧形下弦杆另一端与所述底部连接节点的弧形下弦杆端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连接节点的直线形下弦杆端与直线形下弦杆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连接节点的腹杆端与腹杆固定连接,所述顶部连接节点、弧形下弦杆和底部连接节点共同形成圆弧形结构,所述底部连接节点腹杆端与弧形下弦杆端、直线形下弦杆端连接处均设有弧形倒角板,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腹杆端与弦杆端连接处也设有弧形倒角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为全熔透焊方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钢桁架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节点的腹杆与弦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明盛关文活
申请(专利权)人: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