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伸展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24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伸展廊道,包括雨篷,雨篷至少有一端为行走端,行走端设置有动力架,所述动力架的下方设置有车轮,动力架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车轮运动的动力机构;雨篷包括若干个门式构件,门式构件呈门框或拱门形状,每个门式构件的两个支点均设置有小轮子,所述门式构件通过两个小轮子站在地面上;任意相连的门式构件之间通过若干个铰接连杆连接,铰接连杆形成平行四边形形状,当所有的门式构件均紧密靠拢时,所有的铰接连杆也紧密靠拢,当门式构件移动分散开时,铰接拉杆呈平行四边形被拉开;所述雨篷外面布设有篷布,篷布与门式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廊道能够自动行走拉展开,形成供人通过的通道,实现相对封闭的行走通道。

Self extending corrid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伸展廊道
本技术涉及自伸展廊道,属于廊道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机场的客梯车与摆渡车之间均无移动廊道。一般情况下,通过摆渡车将旅客送至远机位飞机旁进行登机或接机下客。在经候机楼登机时不存在天气影响的问题;但是在远机位上、下客时,旅客从飞机客梯车至摆渡车过渡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炎日、严寒、下雨、暴雨或雨雪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虽然,客梯与摆渡车距离很近,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淋湿旅客的衣物,温度变化造成旅客的不愉快的感觉,无法提升机场的服务质量。据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应对以上几种恶劣天气的情况下登机或接机,旅客安全性和人性化管理的机场地面设备,满足旅客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伸展廊道,其能够为使用者遮蔽风雨日光,并具有自动折叠、伸展功能。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自伸展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雨篷,所述雨篷至少有一端为行走端,所述行走端设置有动力架,所述动力架的下方设置有车轮,所述动力架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车轮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雨篷包括若干个门式构件,所述门式构件呈门框或拱门形状,每个所述门式构件的两个支点均设置有小轮子,所述门式构件通过两个小轮子站在地面上;任意相连的门式构件之间通过若干个铰接连杆连接,铰接连杆形成平行四边形形状,当所有的门式构件均紧密靠拢时,所有的铰接连杆也紧密靠拢,当门式构件移动分散开时,铰接拉杆呈平行四边形被拉开;所述雨篷外面布设有篷布,篷布与门式构件连接。所述雨篷包括摆渡车侧雨篷和客梯车侧雨篷,所述摆渡车侧雨篷和客梯车侧雨篷之间设置有廊道车,所述摆渡车侧雨篷的一端为固定端,与廊道车中心固定,另一端为行走端,该行走端设置有摆渡车侧动力架,所述客梯车侧雨篷的一端为固定端,与廊道车中心固定,另一端为行走端,该行走端设置有客梯车侧动力架,所述摆渡车侧动力架和客梯车侧动力架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轮子,所述摆渡车侧动力架和客梯车侧动力架的内部均设置有行走电机和减速机作为动力机构,该行走电机分别驱动相对应的减速机,减速机带动对应的轮子滚动;收纳时,所述客梯车侧动力架和摆渡车侧动力架均能够朝向廊道车移动,并最终将客梯车侧动力架和摆渡车侧动力架以及摆渡车侧雨篷和客梯车侧雨篷均折叠到廊道车内;展开时,所述客梯车侧动力架和摆渡车侧动力架分别朝向客梯车和摆渡车移动行走,并最终到达对应的位置。所述摆渡车侧雨篷的行走端设置有摆渡车连接雨篷,所述客梯车侧雨篷的行走端设置有客梯车连接雨篷,所述客梯车连接雨篷能够旋转折叠到客梯车侧雨篷的行走端,所述摆渡车连接雨篷能够旋转折叠到摆渡车侧雨篷的行走端。所述客梯车连接雨篷与客梯车侧动力架铰接,所述客梯车侧动力架的顶部设置有电缸Ⅰ和扇形板,电缸Ⅰ的一端和扇形板的一端均与客梯车侧动力架铰接,所述电缸Ⅰ的另一端与扇形板的另一端铰接,扇形板的另一端同时铰接连杆,连杆另一端与客梯车连接雨篷铰接,电缸Ⅰ伸出或缩回带动扇形板绕其与客梯车侧动力架铰接点转动,扇形板带动连杆运动,从而带动由客梯车连接雨篷、连杆、扇形板、客梯车侧动力架组成的四边形机构运动,使客梯车连接雨篷展开;所述摆渡车连接雨篷与摆渡车侧动力架铰接,所述摆渡车侧动力架上铰接有电缸Ⅱ,电缸Ⅱ伸缩端与摆渡车连接雨篷铰接,电缸Ⅱ的伸出或缩回直接带动摆渡车连接雨篷展开或收回。所述廊道车呈门框形状或拱门形状,包括顶部连接部和左右两侧的支撑部,顶部连接部固定连接两侧的支撑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部呈柱形,所述支撑部下方设置有车轮,该车轮连接转向机构,另一个支撑部包括底部箱、顶部杆和两根支撑柱,底部箱位于顶部杆的垂直下方,通过两根分别位于其两端的支撑柱支撑固定,所述顶部连接部连接呈柱形的支撑部和另一个支撑部的顶部杆的中间;所述底部箱的下方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车轮;呈柱形的所述支撑部设置有驻车制动,所述驻车制动用于咬合该支撑部下方的车轮。呈柱形的所述支撑部设置有拖拽拉杆,所述拖拽拉杆能够竖直向上旋转与支撑部贴合,以及旋转到水平状态,并锁止在水平状态。所述底部箱的内部设置有行走电机和减速机,该行走电机驱动减速机,减速机带动车轮滚动;所述底部箱外侧设置有驾驶室,驾驶室内设置有方向盘、电机控制手柄和制动手柄,方向盘与转向机构连接,控制转向机构的转向,电机控制手柄与行走电机连接,用于控制行走电机的运行。两个所述支撑部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雨篷托槽,雨篷托槽位于对应的支撑部靠近底部位置,每个所述雨篷托槽的两端均设置有防脱装置,当摆渡车侧雨篷、客梯车侧雨篷、摆渡车连接雨篷和客梯车连接雨篷均收纳到廊道车中时,其均位于雨篷托槽上,所述防脱装置将其限位在雨篷托槽上,防止其从雨篷托槽上滑落。两个所述支撑部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升降架滑槽,所述升降架滑槽中均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能够在升降架滑槽中上下升降;所述雨篷托槽与对应的升降架固定;所述升降架滑槽设置有两道相对的滑道,升降架设置有若干个滚轮,所述滚轮对称位于对应的滑道中,所述滚轮能够在对应的滑道中任意滚动;每个所述升降架滑槽中均设置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一端与升降架滑槽固定,另一端与升降架连接,通过升降油缸带动升降架在升降架滑槽中上下移动;或者仅在底部箱侧的升降架滑槽中设置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直接驱动该侧的升降架,该侧的升降架通过链条与相对侧的升降架连接;实现两侧的升降架同步升降,所述支撑部和顶部连接部均设置有链轮,所述链条经过链轮围绕车体内侧面换向。所述电车还设置有电控箱和液压动力单元,电控箱连接控制液压动力单元,液压动力单元控制升降油缸工作;当廊道车移动到位后,升降油缸下降,其中一个升降架通过滚轮沿升降架滑槽下降,同时与该升降架连接的链条经三个链轮后带动与链条相连的另一个升降架一起通过滚轮沿升降架滑槽下降,直至两个升降架均降至地面,并与地面相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结合廊道车使用,自伸展廊道安装在廊道车上,廊道车作为行走动力源,拖拉自伸展廊道行走,廊道车的移动有两种形式,形式一,拖曳拉杆持接在牵引车后部牵引挂钩上,由牵引车提供动力实现整车移动;形式二,驾驶员乘坐在驾驶室,操纵车辆,由电机拖动式动力单元提供动力实现整车移动。当廊道车辆停放到位并实施驻车制动后,操作人员操纵车辆电控箱,使液压动力单元工作,升降油缸下降,带动该侧的升降架通过滚轮沿升降架滑槽下降,同时与该升降架连接的链条经三个链轮后带动与链条相连的另一个升降架一起通过滚轮沿升降架滑槽下降,直至两个升降架降至地面,并与地面相贴。打开两个升降架上客梯车侧的四个防脱装置,驱动客梯车侧动力架上两个行走电机,行走电机分别驱动相对应的减速机,减速机带动轮子,使客梯车侧动力架向外移动,带动与其相连接的客梯车侧雨篷伸出。在客梯车侧动力架移动到接近客梯车的位置时,停止移动;操作客梯车侧动力架上的电缸Ⅰ伸出,驱动由客梯车连接雨篷、连杆、扇形板、客梯车侧动力架组成的四边形机构运动,使客梯车连接雨篷展出,与客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伸展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雨篷,所述雨篷至少有一端为行走端,所述行走端设置有动力架,所述动力架的下方设置有车轮,所述动力架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车轮运动的动力机构;/n所述雨篷包括若干个门式构件,所述门式构件呈门框或拱门形状,每个所述门式构件的两个支点均设置有小轮子,所述门式构件通过两个小轮子站在地面上;任意相连的门式构件之间通过若干个铰接连杆连接,铰接连杆形成平行四边形形状,当所有的门式构件均紧密靠拢时,所有的铰接连杆也紧密靠拢,当门式构件移动分散开时,铰接拉杆呈平行四边形被拉开;/n所述雨篷外面布设有篷布,篷布与门式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伸展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雨篷,所述雨篷至少有一端为行走端,所述行走端设置有动力架,所述动力架的下方设置有车轮,所述动力架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车轮运动的动力机构;
所述雨篷包括若干个门式构件,所述门式构件呈门框或拱门形状,每个所述门式构件的两个支点均设置有小轮子,所述门式构件通过两个小轮子站在地面上;任意相连的门式构件之间通过若干个铰接连杆连接,铰接连杆形成平行四边形形状,当所有的门式构件均紧密靠拢时,所有的铰接连杆也紧密靠拢,当门式构件移动分散开时,铰接拉杆呈平行四边形被拉开;
所述雨篷外面布设有篷布,篷布与门式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伸展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雨篷包括摆渡车侧雨篷和客梯车侧雨篷,所述摆渡车侧雨篷和客梯车侧雨篷之间设置有廊道车,
所述摆渡车侧雨篷的一端为固定端,与廊道车中心固定,另一端为行走端,该行走端设置有摆渡车侧动力架,所述客梯车侧雨篷的一端为固定端,与廊道车中心固定,另一端为行走端,该行走端设置有客梯车侧动力架,所述摆渡车侧动力架和客梯车侧动力架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轮子,所述摆渡车侧动力架和客梯车侧动力架的内部均设置有行走电机和减速机作为动力机构,该行走电机分别驱动相对应的减速机,减速机带动对应的轮子滚动;收纳时,所述客梯车侧动力架和摆渡车侧动力架均能够朝向廊道车移动,并最终将客梯车侧动力架和摆渡车侧动力架以及摆渡车侧雨篷和客梯车侧雨篷均折叠到廊道车内;展开时,所述客梯车侧动力架和摆渡车侧动力架分别朝向客梯车和摆渡车移动行走,并最终到达对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伸展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车侧雨篷的行走端设置有摆渡车连接雨篷,所述客梯车侧雨篷的行走端设置有客梯车连接雨篷,所述客梯车连接雨篷能够旋转折叠到客梯车侧雨篷的行走端,所述摆渡车连接雨篷能够旋转折叠到摆渡车侧雨篷的行走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伸展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梯车连接雨篷与客梯车侧动力架铰接,所述客梯车侧动力架的顶部设置有电缸Ⅰ和扇形板,电缸Ⅰ的一端和扇形板的一端均与客梯车侧动力架铰接,所述电缸Ⅰ的另一端与扇形板的另一端铰接,扇形板的另一端同时铰接连杆,连杆另一端与客梯车连接雨篷铰接,电缸Ⅰ伸出或缩回带动扇形板绕其与客梯车侧动力架铰接点转动,扇形板带动连杆运动,从而带动由客梯车连接雨篷、连杆、扇形板、客梯车侧动力架组成的四边形机构运动,使客梯车连接雨篷展开;
所述摆渡车连接雨篷与摆渡车侧动力架铰接,所述摆渡车侧动力架上铰接有电缸Ⅱ,电缸Ⅱ伸缩端与摆渡车连接雨篷铰接,电缸Ⅱ的伸出或缩回直接带动摆渡车连接雨篷展开或收回。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伸展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廊道车呈门框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玉涛印光宇陈均钧蒋京涛张恺魏永鑫何学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春秋航空技术发展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