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142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壳体和控制叶片;所述控制叶片安装在壳体和内壳体之间;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设有朝向内壳体的折弯部;所述控制叶片安装在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机动车,安装上述空调出风口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空调出风口的零件隐藏在内部,视觉上不可见,能完全体现造型所要表达的一体性,吹风角度比传统空调出风口更大,功能上能完全满足出风口的性能。

A structure of air outle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汽车内安装有汽车空调,用来调节汽车内的温度和湿度。现有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的结构较为简单,通常设置有多个导风片,通过调节风口拨钮的方向来调节多个导风片的导风角度,实现气流方向的上下左右调节;通过控制出风口的风门开度来调节风量大小。目前的汽车空调出风口为直线型,可见内部机构,如叶片,连杆,拨钮等运动机构件,对于视觉效果及与汽车未来的造型方向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克服现有空调出风口内部机构可见的缺点。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壳体和控制叶片;所述控制叶片安装在壳体和内壳体之间;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设有朝向内壳体的折弯部;所述控制叶片安装在壳体内。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将外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气流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空间流出,内壳体与壳体折弯部对应处设有遮挡部。进一步的,壳体与遮挡部的间距与内壳体上端/下端与壳体上端/下端的间距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风口前壳体和风口后壳体,所述内壳体包括风口前内壳体和风口后内壳体,折弯部位于风口后壳体的尾部。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叶片至少包括一个Z向控制叶片,Z向控制叶片安装在风口前壳体和风口前内壳体之间,所述Z向控制叶片的旋转轴水平固定在风口前壳体的两个侧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叶片包括两个Z向控制叶片,风口前内壳体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的前端连接并将气流分为两部分,两个Z向控制叶片设置在上板的上端和下板的下端。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叶片至少包括一个Y向控制叶片,Y向控制叶片的旋转轴竖直设置,所述Y向控制叶片的旋转轴下端固定在内壳体上且设置在连接上板/下板和折弯部的连接板上,内壳体内设有机械结构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Y向控制叶片的旋转轴转动,机械结构为拨轮或拨钮连杆或拨叉。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叶片包括两个Y向控制叶片,两个Y向控制叶片设置在内壳体的上端和下端。进一步的,还包括叶片连杆,叶片连杆与Y向控制叶片的旋转轴联接,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通过齿轮驱动叶片连杆。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一种机动车,安装上述空调出风口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将空调出风口的零件隐藏在内部,视觉上不可见,能完全体现造型所要表达的一体性,吹风角度比传统空调出风口更大,功能上能完全满足出风口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壳体2和控制叶片3;所述控制叶片3安装在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所述壳体1的出风口处设有朝向内壳体2的折弯部11;所述控制叶片3安装在壳体1内。控制叶片起到控制气流流向的作用,内壳体起到将壳体内的空间分割为2部分,控制气流的出口。出风口是两股气流的汇合,使终端用户的感知,会比传统的直吹效果更舒适。通过在壳体设置折弯部,将空调出风口的零件隐藏在内部,视觉上不可见,能完全体现造型所要表达的一体性,吹风角度比传统空调出风口更大,功能上能完全满足出风口的性能。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将外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气流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空间流出,内壳体与壳体折弯部对应处设有遮挡部21。遮挡部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壳体1与遮挡部21的间距与内壳体上端/下端与壳体上端/下端的间距相等。壳体1与遮挡部21的间距为气流的空间,当间距相等时,从内壳体上端和下端吹出的气流混合时更加舒适。当然,间距可以进行调整。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风口前壳体12和风口后壳体13,所述内壳体2包括风口前内壳体21和风口后内壳体22,折弯部11位于风口后壳体13的尾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控制叶片3至少包括一个Z向控制叶片31,Z向控制叶片31安装在风口前壳体12和风口前内壳体21之间,所述Z向控制叶片31的旋转轴水平固定在风口前壳体12的两个侧板121上。Z向控制叶片31起到控制气流流速和流量的作用。旋转轴带动叶片转动Z向控制叶片31,控制Z向控制叶片31的角度。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叶片包括两个Z向控制叶片31,风口前内壳体包括上板211和下板212,上板211和下板212的前端连接并将气流分为两部分,两个Z向控制叶片31设置在上板211的上端和下板212的下端。上板的上端和下板的下端均设置Z向控制叶片,Z向控制叶片可以控制两个气流通道的流速和流量,在控制空调出风口时,通过两个Z向控制叶片的配合即达到所需要的风向和风速。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叶片至少包括一个Y向控制叶片32,Y向控制叶片32的旋转轴33竖直设置,所述Y向控制叶片32的旋转轴下端固定在内壳体2上且设置在连接上板/下板和折弯部的连接板14上,内壳体2内设有机械结构和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驱动Y向控制叶片32的旋转轴转动。机械结构为拨轮或拨钮连杆或拨叉。驱动电机4驱动Y向控制叶片32在Y向旋转,控制气流的流量和流速。驱动电机安装在内壳体内,有利于节省空间。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叶片包括两个Y向控制叶片32,两个Y向控制叶片32设置在内壳体2的上端和下端。两个Y向控制叶片32可以控制两个气流通道的流速和流量。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叶片连杆5,叶片连杆5与Y向控制叶片32的旋转轴联接,所述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通过齿轮驱动叶片连杆。在此实施例中,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即可控制两个Y向控制叶片。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控制一个气流通道的通和断,如图中的箭头A和箭头B。当两个气流通道均通时,两个气流混合形成出风口的气流C。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一种机动车,安装上述空调出风口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壳体和控制叶片;/n所述控制叶片安装在壳体和内壳体之间;/n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设有朝向内壳体的折弯部;/n所述控制叶片安装在壳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壳体和控制叶片;
所述控制叶片安装在壳体和内壳体之间;
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设有朝向内壳体的折弯部;
所述控制叶片安装在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将外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气流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空间流出,内壳体与壳体折弯部对应处设有遮挡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与遮挡部的间距与内壳体上端/下端与壳体上端/下端的间距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风口前壳体和风口后壳体,所述内壳体包括风口前内壳体和风口后内壳体,折弯部位于风口后壳体的尾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叶片至少包括一个Z向控制叶片,Z向控制叶片安装在风口前壳体和风口前内壳体之间,所述Z向控制叶片的旋转轴水平固定在风口前壳体的两个侧板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黎春张光宇张奉志
申请(专利权)人:慧鱼汽车系统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