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模仁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05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模仁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上模,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下注塑槽,所述的上模与下注塑槽对应处设置有上注塑槽,所述的下注塑槽与上注塑槽共同构成注塑槽,所述的注塑槽用于注塑扎带;在下模、上模上还分别设置有与注塑槽连通的注塑孔;所述的上模内设置有模仁孔,所述的模仁孔靠近注塑槽一端上设置有止退槽,所述的模仁孔内安装有模仁,模仁上设置有止退块,所述的止退块安装在止退槽内;模仁靠近注塑槽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需要印制或注塑的标示,模仁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止退槽或模仁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仁替换简易并且容易操作,操作效率提高了70%。之前需要制作整套模仁,减少了相应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模仁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模仁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注塑类产品模具模仁由于水路排布等结构因素多采用整体结构形式,导致在最终成型后产品的“Logo”标识无法做替代处理,客户所需的不同“Logo”标识无法满足。严重影响了前期模具开发,大大增加了模具零件的制作等。企业成本及管理需求相应的增加。而且由于前期设计时没有增加标示,导致后期需要增加“Logo”标示时就需要整体加工模仁,这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且就算加工了模仁,需要更换标示时,还是需要额外加工模仁,造成模具需求量大,而且企业成本严重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模仁的注塑模具,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换标示,而且不需要加工模仁,只采用一套模具即可实现各种标示的加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模仁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上模,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下注塑槽,所述的上模与下注塑槽对应处设置有上注塑槽,所述的下注塑槽与上注塑槽共同构成注塑槽,所述的注塑槽用于注塑扎带;在下模、上模上还分别设置有与注塑槽连通的注塑孔;所述的上模内设置有模仁孔,所述的模仁孔靠近注塑槽一端上设置有止退槽,所述的模仁孔内安装有模仁,模仁上设置有止退块,所述的止退块安装在止退槽内;模仁靠近注塑槽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需要印制或注塑的标示,模仁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止退槽或模仁孔内。优选地,所述的模仁设置在扎带靠近大端的带体上。优选地,固定机构为螺栓,螺栓穿过止退块后与上模装配固定,从而将模仁固定在止退槽内且模仁一端装入模仁孔中;所述的模仁与止退块之间形成缺槽,缺槽同于容纳螺栓大端。优选地,在止退块与止退槽装配处设置有密封安装槽,密封安装槽内固定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将模仁与止退槽内壁之间的间隙封闭。优选地,固定机构,包括,卡紧套、旋紧筒,所述的模仁顶部伸出模仁孔、且伸出部分上设置有卡合环槽,所述的卡合环槽与卡合凸起卡合装配,所述的卡合凸起设置在卡紧套内侧,所述的卡紧套顶部设置有导向部分,所述的导向部分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内导向面和外导向面,所述的内导向面与设置在模仁顶部的配合斜面贴合装配,所述的外导向面用于引导旋紧筒装入;所述的旋紧筒内侧通过螺纹与卡紧套的弹性片外侧旋合装配固定,所述的卡合凸起设置在弹性片内侧,且弹性片有多块,每两块相邻的弹性片之间形成让位槽。优选地,弹性片具有弹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模仁替换简易并且容易操作,操作效率提高了70%。之前需要制作整套模仁,减少了相应制作成本。2.本技术和根据不同类型的“Logo”标示模仁,在生产过程中做替换,增加了生产的工作效率。3.本技术选择扎带产品易成型区域做模仁孔位置,降低模仁在制作时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模仁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卡紧套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卡紧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3,一种便于更换模仁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100、上模200,所述的下模100上设置有下注塑槽101,所述的上模200与下注塑槽101对应处设置有上注塑槽201,所述的下注塑槽101与上注塑槽201共同构成注塑槽,所述的注塑槽用于注塑扎带300;当然,在下模100、上模200上还分别设置有与注塑槽连通的注塑孔,从而将液态塑料通过注塑孔注入注塑槽内,最后获得扎带300;所述的上模200内设置有模仁孔202,所述的模仁孔202靠近注塑槽一端上设置有止退槽203,所述的模仁孔202内安装有模仁410,模仁410上设置有止退块420,所述的止退块420安装在止退槽203内,从而防止使用时,模仁410在其长度方向上(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影响最终注塑质量;模仁410靠近注塑槽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需要印制或注塑的标示(如LOGO等),这使得在注塑时,可直接在扎带300上形成标示。优选地,出于标示对扎带性能、对模具的影响、整体成本的考虑,所述的模仁410设置在扎带300靠近大端320的带体310上,这样最终的标示也会注塑在此处,这种设计首先使得标示注塑成型较为简单,成功率几乎100%,而且对整个模具影响小,成本也偏低。优选地,所述的模仁410通过螺栓430安装在止退槽203内,具体为,螺栓430穿过止退块420后与上模200装配固定,从而将模仁410固定在止退槽203内且模仁410一端装入模仁孔202中;所述的模仁410与止退块420之间形成缺槽401,缺槽401同于容纳螺栓430大端。使用时,只需要将模仁固定在止退槽内,然后合上上下模,向注塑槽内填充液体塑料,然后等待冷却成型即可。需要更换模仁时,直接旋出螺栓,然后取出现有模仁更换上需要的模仁即可,十分方便,而且对模具整体并没有影响。参见图4-图6,由于在注塑过程中,涉及到加热制冷等环节,这对螺栓的装配时有很大影响的,总所周知,热胀冷缩。在在长时间使用后,螺栓430可能与上模之间出现无法旋紧的情况,这会大大影响最终的成品。而且模仁与上模之间的间隙如果密封不妥当,会使得液体塑料从注塑槽内、通过上下模的间隙流入模仁与模仁孔202、止退槽203之间的间隙,最后导致模仁不易取出。因此,申请人进行如下改进:不使用螺栓430固定模仁,同时在止退块420与止退槽203装配处设置有密封安装槽402,密封安装槽402内固定密封圈440,所述的密封圈将模仁410与止退槽203内壁之间的间隙封闭;且所述的模仁410顶部伸出模仁孔202、且伸出部分上设置有卡合环槽411,所述的卡合环槽402与卡合凸起521卡合装配,所述的卡合凸起521设置在卡紧套520内侧,所述的卡紧套520顶部设置有导向部分522,所述的导向部分522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内导向面5221和外导向面5222,所述的内导向面5221与设置在模仁410顶部的配合斜面412贴合装配,所述的外导向面5222用于引导旋紧筒510装入;所述的旋紧筒510内侧通过螺纹与卡紧套520的弹性片524外侧旋合装配固定,所述的卡合凸起521设置在弹性片524内侧,且弹性片524有多块,每两块相邻的弹性片524之间形成让位槽523。初始状态时,所述的卡紧套520如图6所示,其呈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大的状态。使用时,首先将卡紧套520套装在模仁410顶部,直到内导向面5221不能继续下移,此时内导向面5221与配合斜面412贴紧且卡合凸起521与卡合环槽411正对;然后将旋紧筒510套装在卡紧套520外部,并通过外导向面5222装入至弹性片524顶部,然后旋转旋紧筒510,使得旋紧筒510内侧与弹性片524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模仁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上模,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下注塑槽,所述的上模与下注塑槽对应处设置有上注塑槽,所述的下注塑槽与上注塑槽共同构成注塑槽,所述的注塑槽用于注塑扎带;在下模、上模上还分别设置有与注塑槽连通的注塑孔;其特征是:/n所述的上模内设置有模仁孔,所述的模仁孔靠近注塑槽一端上设置有止退槽,所述的模仁孔内安装有模仁,模仁上设置有止退块,所述的止退块安装在止退槽内;/n模仁靠近注塑槽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需要印制或注塑的标示,模仁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止退槽或模仁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模仁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上模,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下注塑槽,所述的上模与下注塑槽对应处设置有上注塑槽,所述的下注塑槽与上注塑槽共同构成注塑槽,所述的注塑槽用于注塑扎带;在下模、上模上还分别设置有与注塑槽连通的注塑孔;其特征是:
所述的上模内设置有模仁孔,所述的模仁孔靠近注塑槽一端上设置有止退槽,所述的模仁孔内安装有模仁,模仁上设置有止退块,所述的止退块安装在止退槽内;
模仁靠近注塑槽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需要印制或注塑的标示,模仁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止退槽或模仁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模仁设置在扎带靠近大端的带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固定机构为螺栓,螺栓穿过止退块后与上模装配固定,从而将模仁固定在止退槽内且模仁一端装入模仁孔中;所述的模仁与止退块之间形成缺槽,缺槽同于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郑辉杨成花王伟孙超
申请(专利权)人:伍素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