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砖机托板用热压装置,包括支架,热压板,液压缸,加热系统,液压泵,PLC,电路箱,手动阀,接油口和操作台,所述电路箱的内部设置有PLC,且PLC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泵,该PLC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系统;所述电路箱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且电路箱的上端通过液压缸连接有热压板,该热压板的最上端通过焊接结构设置有支架;所述热压板的一侧设置有接油口,且接油口的表面安装有手动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压板,接油口和漏油孔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装置内部导热油的传热性能,搭配装置本身的电热系统控制搭配使用,提升加热效率,确保装置效能,确保内部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使用体验。
A hot pressing device for supporting plate of brick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砖机托板用热压装置
本技术属于砖机托板热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砖机托板用热压装置。
技术介绍
砖机托板是砖机生产过程中托起砖胚的辅助设备,起到保护与辅助的作用,为人们使用砖机稳定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并提高了砖机使用效率,成为砖机使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结构之一,而且由于托板本身的简便性使得造价降低,为打开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砖机托板的制造工艺中,粘合胶剂需要热压之后才可以保证托板的整体质量,因此热压的导热性能与工作效率成为了砖机托板生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但现有砖机托板用热压装置依然存在着单纯依靠电加热工作效率得不到保证,导热油直接接触空气形成安全隐患,内部结构不稳定,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砖机托板用热压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砖机托板用热压装置,以解决现有砖机托板用热压装置依然存在着单纯依靠电加热工作效率得不到保证,导热油直接接触空气形成安全隐患,内部结构不稳定,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一种砖机托板用热压装置,包括支架,热压板,液压缸,加热系统,液压泵,PLC,电路箱,手动阀,接油口和操作台,所述电路箱的内部设置有PLC,且PLC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泵,该PLC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系统;所述电路箱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且电路箱的上端通过液压缸连接有热压板,该热压板的最上端通过焊接结构设置有支架;所述热压板的一侧设置有接油口,且接油口的表面安装有手动阀;所述热压板包括隔腔,接油腔,滑槽,挡边,漏油孔和散油腔,且热压板的内部通过散油腔连接有接油腔,且接油腔的两侧均设置有隔腔;所述热压板的表面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一侧面设置有挡边,该热压板的表面设置有漏油孔;所述接油口包括电磁阀,集油管和输油通道,且接油口的后端通过集油管连接有输油通道,该输油通道的表面安装由电磁阀;所述操作台包括开关,显示屏和开合门,且操作台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操作台的下端表面设置有开合门;所述滑槽采用长方形滑槽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滑槽的表面两侧均通过卡扣结构对称设置有挡边,该滑槽采用对称结构设置。所述热压板采用长方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热压板通过液压缸进行工作状态调整,该热压板为独立工作状态,确保装置的整体压板性能,确保装置的整体液压工作状态,保证装置的工作效率与整体调控性能,确保装置的整体选择性,保证装置在少量使用时的资源保守性,确保装置的整体稳定体验。所述隔腔采用长方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隔腔的两侧表满均匀开设有圆形开孔,该隔腔对称设置在接油腔的两侧面,确保装置的结构完整性,避免现有装置中由于导热油接触空气而形成的不稳定性,确保装置的安全因素,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所述接油腔采用长方形空腔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接油腔的下端通过焊接结构设置在热压板的一侧,该接油腔通过焊接结构设置在热压板的内表面,确保装置的整体传递性能,保证装置内部的漫油性能,提升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保护装置的搭配性能,提升装置的稳定性。所述散油腔采用长方形空腔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散油腔通过卡扣结构均匀设置在热压板的内部,该散油腔的整体高度为5mm-10mm,确保装置的整体传递性,避免装置内部存储导热油造成的资源浪费,保证装置内部的整体搭配性能,确保使用效能。所述漏油孔采用圆形结构的开孔,且漏油孔均匀开设在热压板的上表面,该漏油孔的内圈位置向内凹陷并逐渐与热压板的上表面持平,确保装置的导热油接触性能,保证装置内部的整体传递性能,保证装置在热压时的导热性能,保证装置的内部传热性能,提升工作效率。所述PLC采用西门子可编程PLC,且PLC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组,该开关组由一个总开关与三个分开关共通组成;所述PLC的电源端口通过稳压模块连接外部控制电源,且稳压模块选用LM2930T型号稳压模块,该PLC的输出端口分别通过驱动模块、显示模块、继电器与加热系统控制液压泵、触摸屏、电磁阀组与热压板;所述PLC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模块驱动液压泵的整体工作状态,且液压泵通过电路控制供液压缸进行整体工作使用,该液压缸为四段控制液压缸,其中驱动模块与液压泵分别选用QCT995驱动模块与MP54-H9型号液压泵;所述PLC通过显示模块控制触摸屏,且触摸屏内置触摸控制模块,该显示模块与触摸屏分别采用OLED显示模块与电容触摸屏;所述PLC通过继电器控制电磁阀组,且电磁阀组由四个电磁阀共同构成,该电磁阀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液压缸连接液压泵的动力线路上,其中电磁阀采用VMR3电磁阀;所述PLC通过加热系统控制热压板,且热压板采用并联结构与加热系统进行整体电路连接,该加热系统涉及加热时长,泵给压力与其他参数均通过PLC编程进行整体更改与设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热压板的设置,确保装置的整体传导性,保证装置内部导热油的传递性,确保装置的搭配性能,提升装置的整体工作效率。2.本技术漏油孔的设置,确保装置的导热油接触性能,保证装置内部的整体传递性能,保证装置在热压时的导热性能,保证装置的内部传热性能。3.本技术接油口的设置,确保装置的整体传递性能,保证装置的操控性能,确保装置的调整性能,提升装置的整体多样性与选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热压板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热压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热压板,21-隔腔,22-接油腔,23-滑槽,24-挡边,25-漏油孔,26-散油腔,3-液压缸,4-加热系统,5-液压泵,6-PLC,7-电路箱,8-手动阀,9-接油口,91-电磁阀,92-集油管,93-输油通道,10-操作台,101-开关,102-显示屏,103-开合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砖机托板用热压装置,包括支架1,热压板2,液压缸3,加热系统4,液压泵5,PLC6,电路箱7,手动阀8,接油口9和操作台10,所述电路箱7的内部设置有PLC6,且PLC6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泵5,该PLC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系统4;所述电路箱7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10,且电路箱7的上端通过液压缸3连接有热压板2,该热压板2的最上端通过焊接结构设置有支架1;所述热压板2的一侧设置有接油口9,且接油口9的表面安装有手动阀8;所述热压板2包括隔腔21,接油腔22,滑槽23,挡边24,漏油孔25和散油腔26,且热压板2的内部通过散油腔26连接有接油腔22,且接油腔22的两侧均设置有隔腔21;所述热压板2的表面设置有滑槽23,且滑槽23的一侧面设置有挡边24,该热压板2的表面设置有漏油孔25;所述接油口9包括电磁阀91,集油管92和输油通道93,且接油口9的后端通过集油管92连接有输油通道93,该输油通道93的表面安装由电磁阀91;所述操作台10包括开关101,显示屏102和开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砖机托板用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热压板(2),液压缸(3),加热系统(4),液压泵(5),PLC(6),电路箱(7),手动阀(8),接油口(9)和操作台(10),所述电路箱(7)的内部设置有PLC(6),且PLC(6)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泵(5),该PLC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系统(4);所述电路箱(7)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10),且电路箱(7)的上端通过液压缸(3)连接有热压板(2),该热压板(2)的最上端通过焊接结构设置有支架(1);所述热压板(2)的一侧设置有接油口(9),且接油口(9)的表面安装有手动阀(8);所述热压板(2)包括隔腔(21),接油腔(22),滑槽(23),挡边(24),漏油孔(25)和散油腔(26),且热压板(2)的内部通过散油腔(26)连接有接油腔(22),且接油腔(22)的两侧均设置有隔腔(21);所述热压板(2)的表面设置有滑槽(23),且滑槽(23)的一侧面设置有挡边(24),该热压板(2)的表面设置有漏油孔(25);所述接油口(9)包括电磁阀(91),集油管(92)和输油通道(93),且接油口(9)的后端通过集油管(92)连接有输油通道(93),该输油通道(93)的表面安装由电磁阀(91);所述操作台(10)包括开关(101),显示屏(102)和开合门(103),且操作台(10)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02),操作台(10)的下端表面设置有开合门(103);所述滑槽(23)采用长方形滑槽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滑槽(23)的表面两侧均通过卡扣结构对称设置有挡边(24),该滑槽(23)采用对称结构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砖机托板用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热压板(2),液压缸(3),加热系统(4),液压泵(5),PLC(6),电路箱(7),手动阀(8),接油口(9)和操作台(10),所述电路箱(7)的内部设置有PLC(6),且PLC(6)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泵(5),该PLC的一端设置有加热系统(4);所述电路箱(7)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10),且电路箱(7)的上端通过液压缸(3)连接有热压板(2),该热压板(2)的最上端通过焊接结构设置有支架(1);所述热压板(2)的一侧设置有接油口(9),且接油口(9)的表面安装有手动阀(8);所述热压板(2)包括隔腔(21),接油腔(22),滑槽(23),挡边(24),漏油孔(25)和散油腔(26),且热压板(2)的内部通过散油腔(26)连接有接油腔(22),且接油腔(22)的两侧均设置有隔腔(21);所述热压板(2)的表面设置有滑槽(23),且滑槽(23)的一侧面设置有挡边(24),该热压板(2)的表面设置有漏油孔(25);所述接油口(9)包括电磁阀(91),集油管(92)和输油通道(93),且接油口(9)的后端通过集油管(92)连接有输油通道(93),该输油通道(93)的表面安装由电磁阀(91);所述操作台(10)包括开关(101),显示屏(102)和开合门(103),且操作台(10)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02),操作台(10)的下端表面设置有开合门(103);所述滑槽(23)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利源竹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