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847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切割领域,公开了一种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均包括有导向部和放置部,所述导向部包括进口侧和汇集侧,所述导向部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对称放置时,所述第一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的距离,由所述进口侧向汇集侧逐渐变小,所述放置部设置在所述导向部的所述进口侧上,实现切割丝导向安装进导轮内,节省安装时间和降低安装难度。

Wire cutting and winding cente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切割领域,特别是一种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线切割加工前必须确保钼丝安装在上下导轮的V型槽中,否则,加工过程中钼丝电极将会切断导轮安装轴,造成机床故障。为保证钼丝安装在上下导轮的V型槽中,一直以来都是靠目测来断定钼丝是否安装到位。靠目测来断定钼丝是否安装在导轮的V型槽中缺点很多,特别是由于下导轮处于机床工作台导轨下方,再加下导轮机架的视线阻挡问题,钼丝在下导轮上是否安装到位,目测很难保证,使用灯光照射也很困难,现有的线切割机床下导轮绕丝对中没有任何辅助装置,视力不好的机床操作人员在绕丝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实现切割丝导向安装进导轮内,节省安装时间和降低安装难度。其技术方案如下: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均包括有导向部和放置部,所述导向部包括进口侧和汇集侧,所述导向部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对称放置时,所述第一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的距离,由所述进口侧向汇集侧逐渐变小,所述放置部设置在所述导向部的所述进口侧上。所述汇集侧的侧面设置成圆弧面或圆弧面与平面的组合。所述汇集侧的圆弧面半径大于18mm。所述第一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在所述进口侧的距离为1.5mm至3mm,在所述汇集侧的距离为0.2mm至0.5mm。所述第一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在所述进口侧的距离为2mm,在所述汇集侧的距离为0.3mm。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放置部背向所述倾斜面向外突出。所述放置部靠近所述汇集侧的一侧设置有贴合面,所述贴合面设置成平面。所述贴合面上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放置有磁铁。所述放置孔设置有两个,且均为盲孔,所述放置孔的直径为8mm。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配合起作用,其中安装时将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安装在切割机的导轮固定架上,使得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对称设置,而且使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倾斜面是相对设置的,由于第一导向块的倾斜面和第二导向块的倾斜面的距离,由进口侧向汇集侧逐渐变小,所以起到一个漏斗效果,因此在切割丝需要安装在导轮上时,通过进口侧的较大宽度距离放置,然后顺着倾斜面向下滑动,在汇集侧实现对中,最后滑入到导轮的的V型槽中,实现辅助绕丝对中,降低了安装难度以及减少安装时间。2、汇集侧的侧面设置成圆弧面或者圆弧面与平面的组合,由于导轮是圆的,所以通过圆弧面的设置可以最大程度的接近导轮的外侧,降低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切割丝滑出导轮的情况,增加了安装的成功率。3、由于导轮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半径为18mm,所以汇集侧的圆弧面半径大于18mm,不会与导轮产生干涉,同时最大程度的接近导轮的外侧面。4、第一导向块的倾斜面和第二导向块的倾斜面,在进口侧的距离为1.5mm至3mm,方便切割丝的放置,而在汇集侧的距离为0.2mm至0.5mm,由于导轮的V型槽开口多数为0.6mm,所以在汇集侧进入的切割丝可以直接滑进导轮的V型槽内。具体地设置在进口侧的距离为2mm,在所述汇集侧的距离为0.3mm。5、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的放置部背向倾斜面向外突出,所以可以通过放置部卡在导轮固定架上,又不会对切割丝的安装产生干扰。6、放置部靠近所述汇集侧的一侧设置有贴合面,该贴合面设置为平面,通过平面与导轮固定架上的平面进行贴合,安装位置更加精确。7、贴合面上开设有放置孔,通过放置孔内放置有磁铁,通过磁铁的吸附作用,将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固定在导轮固定架上,也方便拆卸。8、放置孔设置有两个,而且都为盲孔,通过盲孔放置磁铁可以保证磁铁不易丢失,以及设置两个放置孔,两端均有固定,所以稳定性更强,具体地将放置孔的直径设置为8mm,该孔大小是根据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的尺寸进行设置,满足加工上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线切割绕线对中装置安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线切割绕线对中装置安装放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线切割绕线对中装置安装后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导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导向块;11、导向部;111、进口侧;112、汇集侧;113、倾斜面;12、放置部;121、贴合面;122、放置孔;20、第二导向块;30、导轮;31、导轮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块10和第二导向块20,所述第一导向块10和所述第二导向块20均包括有导向部11和放置部12,所述导向部11包括进口侧111和汇集侧112,所述导向部11设置有倾斜面113,所述第一导向块10和所述第二导向块20的所述倾斜面11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块10和所述第二导向块20对称放置时,所述第一导向块10的所述倾斜面113和所述第二导向块20的所述倾斜面113的距离,由所述进口侧111向汇集侧112逐渐变小,所述放置部12设置在所述导向部11的所述进口侧111上。所述汇集侧112的侧面设置成圆弧面或圆弧面与平面的组合,所述汇集侧112的圆弧面半径大于18mm。在本实施例汇中,优选为18.5mm。所述第一导向块10的所述倾斜面113和所述第二导向块20的所述倾斜面113,在所述进口侧111的距离为1.5mm至3mm,在所述汇集侧112的距离为0.2mm至0.5mm。具体地,所述第一导向块10的所述倾斜面113和所述第二导向块20的所述倾斜面113,在所述进口侧111的距离为2mm,在所述汇集侧112的距离为0.3mm。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导向块10和所述第二导向块20的所述放置部12背向所述倾斜面113向外突出,所述放置部12靠近所述汇集侧112的一侧设置有贴合面121,所述贴合面121设置成平面,所述贴合面121上开设有放置孔122,所述放置孔122内放置有磁铁,所述放置孔122设置有两个,且均为盲孔,所述放置孔122的直径为8mm。本实施例的优点和原理:1、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导向块10和第二导向块20,第一导向块10和第二导向块20配合起作用,其中安装时将第一导向块10和第二导向块20安装在切割机的导轮固定架31上,使得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对称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均包括有导向部和放置部,所述导向部包括进口侧和汇集侧,所述导向部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对称放置时,所述第一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的距离,由所述进口侧向汇集侧逐渐变小,所述放置部设置在所述导向部的所述进口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均包括有导向部和放置部,所述导向部包括进口侧和汇集侧,所述导向部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对称放置时,所述第一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的距离,由所述进口侧向汇集侧逐渐变小,所述放置部设置在所述导向部的所述进口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侧的侧面设置成圆弧面或圆弧面与平面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侧的圆弧面半径大于1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切割绕丝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的所述倾斜面,在所述进口侧的距离为1.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根华聂小春张鸿德陈伟业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