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前叉生产用端部压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78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前叉生产用端部压扁装置,包括底座、活动压座和固定装置,所述底座包括座体、连接耳和下压块,所述座体设置为水平的方形块,且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的自行车前叉压扁装置结构加以改进,有效的实现了对自行车前叉不同角度的压扁过程,同时给压扁装置单独配合一个固定装置,来有效的保证压扁过程中前叉的稳定性,通过对底座的结构设置来保证整个装置稳定性的同时,可以便于配合固定装置来控制需要压扁前叉的压扁距离,保证的压扁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移动而造成压扁偏差,并且通过下压块和上压块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压扁的角度调节和稳定压扁来使用。

An end flattening device for bicycle front fork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前叉生产用端部压扁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前叉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行车前叉生产用端部压扁装置。
技术介绍
前叉是自行车舒适度的决定性灵魂零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车行驶的作用,前叉部件的受力情况属悬臂梁性质,故前叉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等性质,全新前叉的安装最大的难题时截管问题,舵管过长还可以慢慢磨掉,但舵管截取过短就是完全导致的浪费,永远没有办法挽回,前叉基本只有一次截管的机会,在前叉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装夹车轴来使用,头部必须使用压扁设备对前叉的头部进行压扁来使用。本申请的技术人发现,现有的自行车前叉用压扁设备结构较为简单,无法跟随不同自行车的前叉进行压扁的过程中控制不同的压扁角度,同时在前叉压扁的过程中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前叉生产用端部压扁装置,包括底座(1)、活动压座(2)和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座体(11)、连接耳(12)和下压块(13),所述座体(11)设置为水平的方形块,且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1),所述连接耳(12)对称设置在座体(11)的左右两侧,且连接耳(12)与座体(11)一体成型,所述下压块(13)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1)的内部,且下压块(13)与第一安装槽(111)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压座(2)包括配重板(21)、液压杆(22)和上压块(23),所述液压杆(22)对称设置在配重板(21)的下端面上,且配重板(21)通过液压杆(22)与连接耳(12)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前叉生产用端部压扁装置,包括底座(1)、活动压座(2)和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座体(11)、连接耳(12)和下压块(13),所述座体(11)设置为水平的方形块,且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1),所述连接耳(12)对称设置在座体(11)的左右两侧,且连接耳(12)与座体(11)一体成型,所述下压块(13)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1)的内部,且下压块(13)与第一安装槽(111)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压座(2)包括配重板(21)、液压杆(22)和上压块(23),所述液压杆(22)对称设置在配重板(21)的下端面上,且配重板(21)通过液压杆(22)与连接耳(12)相连接,所述配重板(21)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11),且上压块(23)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槽(211)内部,所述固定装置(3)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生产用端部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1)侧面上开设有定位孔(112)和螺纹孔(113),所述定位孔(112)设置在座体(11)的中部,所述螺纹孔(113)对称设置在定位孔(11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生产用端部压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胜来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