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捡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554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羽毛球训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捡球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开设有进球口,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连接有扶手,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四个矩阵分布的轮子,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滚筒,第一滚筒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筒通过传动带连接有第二滚筒,第二滚筒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本装置,在空气吸力的作用下,将羽毛球吸附在球槽处,传动带带动羽毛球运动并将其收集在球框的内部,传动带转动,每个球槽处的吸力固定,吸附后的羽毛球会被及时运走,不会影响吸力大小,此装置,操作简单,收集效果好,速度快。

A picking up device for badminton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捡球装置
本技术涉及羽毛球训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捡球装置。
技术介绍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依据参与的人数,可以分为单打与双打、及新兴的3打3。在羽毛球的发球等训练时都会用到大量的羽毛球,大量的羽毛球散落到训练场地上,在进行捡球整理时要耗费较多时间。申请号为201820219439.7,专利名称为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的技术方案,通过真空自吸方式捡球排序,操作人员只需手持羽毛球捡球装置收集羽毛球即可,运动灵活,操作简单,效率高;可以实现羽毛球自动排序,并有序装入羽毛球筒中。但是,该技术方案只在主吸球管的上端设置有导向锥,当羽毛球吸附在一定的数量后,会逐渐将吸风口堵住,羽毛球的吸附效果会大大降低,影响捡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捡球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捡球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开设有进球口,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连接有扶手,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四个矩阵分布的轮子,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滚筒,第一滚筒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筒通过传动带连接有第二滚筒,第二滚筒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滚筒上开设有内腔和通孔,通孔使第二滚筒的内腔与外部贯通,所述第二滚筒的上方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与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电机的下方设有抽风机,抽风机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与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抽风机的进风端贯通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从第二滚筒的侧壁中心处活动插入第二滚筒的内腔中,所述传动带上开设有球槽,球槽贯通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上下俩端均通过连接板与壳体的侧壁连接,所述传动带的另一侧设置有球框,球框放置在壳体的内底壁上。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由平直段和弧形段组成,与传动带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抽风机的出风端贯通连接有第一出风管,第一出风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插入传动带的内部,所述第一出风管靠近球框的侧壁贯通连接有第二出风管,传动带上的羽毛球经抽风机排出的风吹落至球框内部,防止羽毛球不能顺利掉落至球框中。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端铰接有上盖,所述上盖包括外框和过滤网,过滤网对吸附起的尘土进行过滤,以免造成尘土飞扬的现象,所述外框的上端连接有魔术贴A,所述过滤网上连接有魔术贴B,魔术贴A和魔术贴B相互匹配,过滤网通过魔术贴A和魔术贴B与外框连接,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拆卸清洗。优选的,所述球框靠近传动带一侧高度为球框远离传动带一侧高度的三分之二,球框的右侧较高,对吹落的羽毛球进行阻挡,使之顺利进入球框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空气吸力的作用下,将羽毛球吸附在球槽处,传动带带动羽毛球运动并将其收集在球框的内部,传动带转动,每个球槽处的吸力固定,吸附后的羽毛球会被及时运走,不会影响吸力大小,此装置,操作简单,收集效果好,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电机;3-第一滚筒;4-传动带;5-第二滚筒;6-抽风机;7-进风管;8-通孔;9-挡风板;10-定位板;1001-平直段;1002-弧形段;11-球槽;12-球框;13-第一出风管;14-第二出风管;15-上盖;1501-外框;1502-魔术贴A;1503-魔术贴B;1504-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捡球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下端开设有进球口,壳体1的外侧壁连接有扶手,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四个矩阵分布的轮子,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滚筒3,第一滚筒3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滚筒3通过传动带4连接有第二滚筒5,第二滚筒5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滚筒5上开设有内腔和通孔8,通孔8使第二滚筒5的内腔与外部贯通,第二滚筒5的上方设置有挡风板9,挡风板9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电机2的下方设有抽风机6,抽风机6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抽风机6的进风端贯通连接有进风管7,进风管7从第二滚筒5的侧壁中心处活动插入第二滚筒5的内腔中,传动带4上开设有球槽11,球槽11贯通传动带4,传动带4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的上下俩端均通过连接板与壳体1的侧壁连接,定位板10由平直段1001和弧形段1002组成,传动带4的另一侧设置有球框12,球框12放置在壳体1的内底壁上。本案中,电机2、抽风机6、外部开关、外部电源通过导线组成一条串联电路,电机2、抽风机6通电并启动,以图2为标准,电机2带动第一滚筒3逆时针转动,第一滚筒3通过传动带4带动第二滚筒5同步转动,抽风机6启动,在挡风板9的作用下,空气由球槽11、通孔8、第二滚筒5的内腔经过进风管7进入抽风机6中,由抽风机6的出风端排出;将本装置推动前行至地面上散落羽毛球的地方,在抽风机6吸力的作用下,羽毛球被吸附在传动带4上的球槽11处,当传动带4带动羽毛球转动至定位板10处时,羽毛球与定位板10滑动接触,定位板10对羽毛球进行限位,防止在空气吸力控制不到的地方羽毛球掉落,当传动带4带动羽毛球运动到第一滚筒3的右侧,在羽毛球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球框12的内部;本装置,在空气吸力的作用下,将羽毛球吸附在球槽11处,传动带4带动羽毛球运动并将其收集在球框12的内部,传动带4转动,每个球槽11处的吸力固定,吸附后的羽毛球会被及时运走,不会影响吸力大小,此装置,操作简单,收集效果好,速度快。实施例2如图1-4所示,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捡球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下端开设有进球口,壳体1的外侧壁连接有扶手,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四个矩阵分布的轮子,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滚筒3,第一滚筒3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滚筒3通过传动带4连接有第二滚筒5,第二滚筒5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滚筒5上开设有内腔和通孔8,通孔8使第二滚筒5的内腔与外部贯通,第二滚筒5的上方设置有挡风板9,挡风板9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电机2的下方设有抽风机6,抽风机6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抽风机6的进风端贯通连接有进风管7,进风管7从第二滚筒5的侧壁中心处活动插入第二滚筒5的内腔中,传动带4上开设有球槽11,球槽11贯通传动带4,传动带4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捡球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开设有进球口,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连接有扶手,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四个矩阵分布的轮子,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滚筒(3),第一滚筒(3)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筒(3)通过传动带(4)连接有第二滚筒(5),第二滚筒(5)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滚筒(5)上开设有内腔和通孔(8),通孔(8)使第二滚筒(5)的内腔与外部贯通,所述第二滚筒(5)的上方设置有挡风板(9),挡风板(9)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n所述电机(2)的下方设有抽风机(6),抽风机(6)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抽风机(6)的进风端贯通连接有进风管(7),进风管(7)从第二滚筒(5)的侧壁中心处活动插入第二滚筒(5)的内腔中,所述传动带(4)上开设有球槽(11),球槽(11)贯通传动带(4),所述传动带(4)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的上下俩端均通过连接板与壳体(1)的侧壁连接,所述传动带(4)的另一侧设置有球框(12),球框(12)放置在壳体(1)的内底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捡球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开设有进球口,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连接有扶手,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四个矩阵分布的轮子,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滚筒(3),第一滚筒(3)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筒(3)通过传动带(4)连接有第二滚筒(5),第二滚筒(5)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滚筒(5)上开设有内腔和通孔(8),通孔(8)使第二滚筒(5)的内腔与外部贯通,所述第二滚筒(5)的上方设置有挡风板(9),挡风板(9)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
所述电机(2)的下方设有抽风机(6),抽风机(6)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抽风机(6)的进风端贯通连接有进风管(7),进风管(7)从第二滚筒(5)的侧壁中心处活动插入第二滚筒(5)的内腔中,所述传动带(4)上开设有球槽(11),球槽(11)贯通传动带(4),所述传动带(4)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的上下俩端均通过连接板与壳体(1)的侧壁连接,所述传动带(4)的另一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