鳍状攀人工晶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42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鳍状攀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区,光学区外缘设有多个攀,其特征在于,所述攀为方向相同的鳍状,攀通过支撑部件与光学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攀从睫状体平坦部插入巩膜并由鳍状攀构成的倒扣固定于巩膜层内,因此,无需缝合便能够可靠地固定于晶状体摘除后的眼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晶状体囊袋异常、无法提供对人工晶状体正常支撑的白内障患者,此型人工晶状体无需缝合,即能可靠地固定于巩膜。

Flipper climbing intraocular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鳍状攀人工晶状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鳍状攀人工晶状体,用于无晶状体眼、晶状体囊袋受损的晶状体或混浊晶状体的人工晶状体植入。
技术介绍
现有人工晶状体包括圆盘形的光学区1及其外缘的2~4个C形晶状体的攀2(如图1所示,为双攀人工晶状体),其用于晶状体替换,植入晶状体囊袋内。现有人工晶状体的缺陷在于,若手术过程中发现晶状体囊袋异常,比如后囊不完整,则难以支撑该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可能发生脱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人工晶状体不适用于晶状体囊袋缺陷的患者,植入后易发生脱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鳍状攀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区,光学区外缘设有多个攀,其特征在于,所述攀为方向相同的鳍状,攀通过支撑部件与光学区连接。优选地,所述光学区为圆盘形,其外缘均布有2~4个攀。优选地,所述攀的尺寸为3×6mm。光学区上的鳍状攀呈齿梳状。本技术中的攀从睫状体平坦部插入巩膜并由鳍状攀构成的倒扣固定于巩膜层内,因此,无需缝合便能够可靠地固定于晶状体摘除后的眼内。本技术适用于晶状体囊袋异常、无法提供对人工晶状体正常支撑的白内障患者,此型人工晶状体无需缝合,即能可靠地固定于巩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鳍状攀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鳍状攀人工晶状体,其包括圆盘形的光学部1,在其外缘均匀分布3个攀2,攀2通过支撑部件3与光学区1连接。光学区1优选记忆材料,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羟乙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羟基苯酚及乙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交联聚合而成的三维共价网状结构等。支撑部件3的一端埋藏于光学区1的边缘内,另一端为齿梳状结构,支撑部件3的材质优选为高强度高弹性的聚丙烯材料。本产品的工作过程:摘除晶状体后,将上述人工晶状体注入眼球的前房,调整位置使人工晶状体的光学区1居中位正,检查位置稳定,人工晶状体植入即告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鳍状攀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区(1),光学区(1)外缘设有多个攀(2),其特征在于,所述攀(2)为方向相同的鳍状,攀(2)通过支撑部件(3)与光学区(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鳍状攀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区(1),光学区(1)外缘设有多个攀(2),其特征在于,所述攀(2)为方向相同的鳍状,攀(2)通过支撑部件(3)与光学区(1)连接。


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非牛蔚然董春琼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