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社红专利>正文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热泵空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88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热泵空调系统,其中的换热装置包括三介质换热器、循环泵、控制阀及外接口,同时实现冷媒_水_空气三种介质通道的切换控制及高效换热;其中的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换热装置、室内空调末端、蓄能换热末端,该系统集分体机、多联氟机、多联水机系统优点于一体,简单实现热泵空调系统的环保节能、快速调温、低噪音、高舒适度要求目的。

Heat exchanger and its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热泵空调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热泵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结构形式一般为1拖1的分体空调和1拖多的中央空调;其中,分体空调室内机为冷媒_空气两介质换热器结构的单联冷媒机,中央空调管路换热介质又分为氟系统和水系统两种:氟系统是室外机空气_冷媒两介质换热、室内机冷媒_空气两介质换热的多末端相变直膨式多联机,水系统是室外机空气(或水)_冷媒一次换热然后冷媒_水二次换热、室内机水_空气两介质换热的多末端液体循环式多联机;上述三类空调系统中:单联冷媒机安装容易、室温调节速度快、运行控制简单、稳定高效,但室外机多、安装分散、噪音影响大,室内舒适度差;多联冷媒机室外机集中安装、室温调节速度快、噪音控制好、室内舒适度较好,但现场安装要求高、制冷剂充注量大、易泄露、运行控制复杂、稳定性较低;多联水机室外机集中安装、现场安装要求较低、制冷剂不易泄露、环保安全、噪音控制好、室内舒适度最好,但因存在二次换热,泵阀部件多、运行效率较低、室温调节速度较慢;如何克服现有三类空调系统的缺点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介质换热器、第一外接口、第二外接口、第三外接口、第四外接口、循环泵,所述三介质换热器包括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第三介质通道,这三条介质通道中的两两通道之间均直接换热,所述第一外接口、第二外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三外接口与所述循环泵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口连通,第四外接口与所述第三介质通道的第二端口对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介质换热器、第一外接口、第二外接口、第三外接口、第四外接口、循环泵,所述三介质换热器包括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第三介质通道,这三条介质通道中的两两通道之间均直接换热,所述第一外接口、第二外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三外接口与所述循环泵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口连通,第四外接口与所述第三介质通道的第二端口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外接口、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五外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循环泵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五外接口还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循环泵的第二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泵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三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四控制阀串联设置在所述循环泵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外接口、第一三通控制阀,所述第一三通控制阀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循环泵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五外接口、所述循环泵的第二接口对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三通控制阀,所述第二三通控制阀串联设置在所述循环泵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介质通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光袁振红李社红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李社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