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488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废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调速泵、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储液容器、阀门组件和控制器,冷凝器为逆流式换热器且通过水在第一工作水路或第二工作水路流通的方式散热,调速泵能够根据压缩机和/或电子膨胀阀的工作状态调整第一工作水路和/或第二工作水路的水流速度,控制器通过切换阀门组件的开关状态使冷凝器与储液容器连通形成第一工作水路,以便将冷凝器中的冷媒散发的热量储存至储液容器;或者使冷凝器与供水端、外部排水口连通形成第二工作水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通过第一工作水路和第二工作水路的设置在保证冷凝器正常散热的前提下,实现了冷凝器热量的回收利用。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废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空调已经基本进入到每个家庭,现有的空调器的冷凝器通常采用风冷的方式向外界排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的排放不仅会造成城市气温升高,造成“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大气环境的温度恶化,导致全球变暖,而且热量的散失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夏季天气热,人们的用水也相应的会增多,城市的用水用电供应就会加大,由于夏季用水的温度要求不是很高,在能源紧缺的时代,如果将空调产生的废热用来加热生活用水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既可免除用热水对燃气等能源的消耗,对改善地球温室效应也具有一定的贡献。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现有的空调器的冷凝器产生的热量无法被回收利用而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调速泵、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储液容器、阀门组件和控制器,所述冷凝器为逆流式换热器且通过水在第一工作水路或第二工作水路流通的方式散热,所述调速泵能够根据所述压缩机和/或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工作状态调整所述第一工作水路和/或所述第二工作水路的水流速度,所述控制器通过切换所述阀门组件的开关状态使所述空调系统处于仅所述第一工作水路或者所述第二工作水路连通的状态,具体地:使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形成所述第一工作水路,以便将所述冷凝器中的冷媒散发的热量储存至所述储液容器;或者使所述冷凝器与供水端、外部排水口连通形成所述第二工作水路,以便使得所述冷凝器中的冷媒散发的热量能够被及时吸收。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储液容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通过第一管组相连接,所述第一管组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二管组相连接,所述第二管组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第三管段和第四管段,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四管段,所述控制器通过使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同时开启的方式使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形成所述第一工作水路。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供水端之间通过第三管组相连接,所述第三管组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第五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外部排水口之间通过第四管组相连接,所述第四管组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三管段和第六管段,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其中,所述第三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五管段,所述第四阀门设置于所述第六管段,所述控制器通过使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所述第三阀门打开、所述第四阀门打开的方式使所述冷凝器与所述供水端、所述外部排水口连通从而使空调系统仅形成第二工作水路。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阀门为单向阀。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液容器内设置有温度检测构件,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温度检测构件检测到的温度不高于设定温度的情形下,开启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且关闭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以使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从而使空调系统仅形成第一工作水路。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所述储液容器的顶部。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液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用于排出所述储液容器内的气体。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调速泵的工作参数以使得所述空调系统仅形成所述第一工作水路时的流速与所述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和/或电子膨胀阀的变化趋势相同。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液容器设置有第一排水阀,热水需求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排水阀获取所述储液容器内的热量。在上述空调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五管路处设置有第二排水阀,冷水需求端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排水阀获取所述供水端内的水。本技术的空调系统通过使冷凝器与储液容器连通形成第一工作水路,使得储液容器内的水能够被加热,实现了空调系统的冷凝热的回收利用;通过使冷凝器与供水端、外部排水口连通形成第二工作水路,使得供水端的冷水能够流经冷凝器以带走冷凝器的热量,最后直接排入外部排水口,从而保证了冷凝器的正常散热。本技术的空调系统通过对阀门组件的开关状态的控制以实现第一工作水路和第二工作水路的切换,使得两条水路不会产生干涉,避免了第二工作水路的水进入储液容器而对储液容器内的水温造成影响,保证了储液容器内水温的稳定性。并且,本技术的空调系统通过变频调速泵的设置使得第一工作水路和/或第二工作水路内的水流速度能够根据空调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的工作状态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保证了冷凝器的散热效果。此外,通过将冷凝器设置为逆流式换热器以便提高第一工作水路和第二工作水路内的水与冷媒之间的换热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了储液容器内的水的加热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壁挂式空调器来描述本技术的空调系统。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1、压缩机;12、蒸发器;13、贯流风扇;14、电子膨胀阀;15、冷凝器;2、水箱;21、温度检测构件;22、自动排气阀;31、第一管段;32、第二管段;33、第三管段;34、第四管段;35、第五管段;36、第六管段;37、热水出水管段;38、冷水出水管段;41、第一阀门;42、第二阀门;43、第三阀门;44、第四阀门;45、第一截止阀;46、第二截止阀;47、三通阀a;48、三通阀b;51、变频调速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首先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调速泵、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储液容器、阀门组件和控制器,所述冷凝器为逆流式换热器且通过水在第一工作水路或第二工作水路流通的方式散热,所述调速泵能够根据所述压缩机和/或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工作状态调整所述第一工作水路和/或所述第二工作水路的水流速度,/n所述控制器通过切换所述阀门组件的开关状态使所述空调系统处于仅所述第一工作水路或者所述第二工作水路连通的状态,具体地:/n使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形成所述第一工作水路,以便将所述冷凝器中的冷媒散发的热量储存至所述储液容器;或者/n使所述冷凝器与供水端、外部排水口连通形成所述第二工作水路,以便使得所述冷凝器中的冷媒散发的热量能够被及时吸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调速泵、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储液容器、阀门组件和控制器,所述冷凝器为逆流式换热器且通过水在第一工作水路或第二工作水路流通的方式散热,所述调速泵能够根据所述压缩机和/或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工作状态调整所述第一工作水路和/或所述第二工作水路的水流速度,
所述控制器通过切换所述阀门组件的开关状态使所述空调系统处于仅所述第一工作水路或者所述第二工作水路连通的状态,具体地:
使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形成所述第一工作水路,以便将所述冷凝器中的冷媒散发的热量储存至所述储液容器;或者
使所述冷凝器与供水端、外部排水口连通形成所述第二工作水路,以便使得所述冷凝器中的冷媒散发的热量能够被及时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储液容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通过第一管组相连接,所述第一管组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
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二管组相连接,所述第二管组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第三管段和第四管段,
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四管段,
所述控制器通过使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同时开启的方式使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形成所述第一工作水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供水端之间通过第三管组相连接,所述第三管组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第五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
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外部排水口之间通过第四管组相连接,所述第四管组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亚东王若峰乔光宝张振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