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57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刮粉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端面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延伸至凹槽的外侧,且转动杆水平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分别于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插设有出料管,且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进口端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本装置使用时,能够有效的刮粉,且刮粉过程中粉尘不易扩散,有效的保护了操作环境。

A scraping mechanism for 3D prin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
本技术涉及刮粉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
技术介绍
3D打印也称快速成型,是一种通过连续熔合一个以上薄层的材料来构建三维物体的制造技术。粉床式增材制造是增材制造技术路线的一种,其基本的工艺步骤如下:三维模型储存在计算机中,并将模型进行分层,得到每一层的截面数据。粉末装置将粉末材料在工作平台上铺展成薄层,高能量密度的射线束(激光或电子束)在粉末层上扫描三维模型的一个截面;之后,工作平台下降一个粉末层厚度的距离,在工作平台上铺一层新的粉末,射线扫描三维模型的下一个截面;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该三维物体制造完成。目前增材制造装置大多是通过刮刀实现对粉末材料的刮粉,刮粉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粉尘的扩散,对于操作环境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刮粉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粉尘的扩散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端面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延伸至凹槽的外侧,且转动杆水平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分别于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插设有出料管,且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进口端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内壁的顶端相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出口端与废料槽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壁的上端还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与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之间放置有弹簧,且刀片的下端与所述转动杆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刀片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动杆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废料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内壁上通过卡槽安装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且转动杆的外侧包裹有硅胶。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橡胶软管,且连接管上安装有截止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使用时,通过第一安装板将本装置安装在打印设备上,并将出料管的上端与打印设备中粉末装置的出口端相连接,此时出料管能够进行铺粉操作,转动杆的下端能够实现刮粉操作,启动引风机,此时固定块上的凹槽内产生负压,连接管能够对转动杆上粉末进行吸引,避免了粉末的任意扩散。2、装置使用过程中,刀片能够对转动杆进行清理,清理产生的粉尘会被吸入到连接管中,最终进入到废料槽中,避免了粉末在转动杆上的堆积,保证粉末铺设的质量。综上所述,本装置使用时,能够有效的刮粉,且刮粉过程中粉尘不易扩散,有效的保护了操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的固定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的固定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的转动杆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的废料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安装板、2连接杆、3第二安装板、4固定块、5活动块、6转动杆、7连接管、8引风机、9废料槽、10出料管、11弹簧、12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7,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1,第一安装板1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下端焊接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焊接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所述第二安装板3的下端面通过螺丝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下端延伸至凹槽的外侧,且转动杆6水平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分别于活动块5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5与所述固定块4的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3上插设有出料管10,出料管10与第三安装板3胶接连接,且第二安装板3的上端面安装有引风机8,所述引风机8的进口端与连接管7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内壁的顶端相连通,所述引风机8的出口端与废料槽9相连通。进一步的,凹槽内壁的上端还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放置有刀片12,所述刀片12与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之间放置有弹簧11,且刀片12的下端与所述转动杆6相接触,刀片12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动杆6的长度,刀片12在弹簧11的作用下与转动杆6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压力,方便将转动杆6上的粉末清除。进一步的,废料槽9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内壁上通过卡槽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够避免粉尘的二次污染。进一步的,转动杆6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且转动杆6的外侧包裹有硅胶。进一步的,连接管7为橡胶软管,且连接管7上安装有截止阀。本实施例中,本装置使用时,通过第一安装板1将本装置安装在打印设备上,并将出料管10的上端与打印设备中粉末装置的出口端相连接,此时出料管10能够进行铺粉操作,通过打印设备来控制转动杆6的位置,使得转动杆6的下端正好与粉末相接触,转动杆6的下端能够实现刮粉操作,转动杆6能够围绕转动块转动,启动引风机8,此时固定块4上的凹槽内产生负压,连接管7能够对转动杆6上粉末进行吸引,避免了粉末的任意扩散,装置使用过程中,刀片12能够对转动杆6进行清理,清理产生的粉尘会被吸入到连接管7中,最终进入到废料槽9中,避免了粉末在转动杆6上的堆积,保证粉末铺设的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所述第二安装板(3)的下端面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下端延伸至凹槽的外侧,且转动杆(6)水平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分别于活动块(5)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5)与所述固定块(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3)上插设有出料管(10),且第二安装板(3)的上端面安装有引风机(8),所述引风机(8)的进口端与连接管(7)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内壁的顶端相连通,所述引风机(8)的出口端与废料槽(9)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所述第二安装板(3)的下端面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下端延伸至凹槽的外侧,且转动杆(6)水平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分别于活动块(5)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5)与所述固定块(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3)上插设有出料管(10),且第二安装板(3)的上端面安装有引风机(8),所述引风机(8)的进口端与连接管(7)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内壁的顶端相连通,所述引风机(8)的出口端与废料槽(9)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刮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觉灵杨海西刘博郄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敬业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