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虫产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28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虫产卵装置,包括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左侧框架与右侧框架的上下端分别与上部框架、下部框架相连,上部框架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上横杆,上横杆沿前后方向设置,下部框架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下横杆,下横杆沿前后方向设置,上横杆与下横杆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一尼龙绳两端先分别绕过最左侧的上横杆、下横杆,后依次交叉后绕过右侧的上横杆、下横杆,直至分别绕过最右侧上横杆、下横杆后连接在一起;该装置只需一根尼龙绳交叉绕在所有上下横杆上,操作方便,取下时只需将两端分开,拉尼龙绳中部即可拆下。

A oviposition device of armyw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虫产卵装置
本技术涉及昆虫饲养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粘虫产卵装置。
技术介绍
蠋蝽属于半翅目蝽科,是一种捕食范围广的天敌昆虫,可捕食叶甲、棉铃虫、银纹夜蛾、刺蛾、金龟子、蚜虫等40余种农林害虫。蠋蝽繁育需要养殖大量粘虫作为饲料,而粘虫变成蛾子后需要在尼龙绳上产卵,通常做法将尼龙绳剪成若干小段杂乱拴在养虫笼里,需要花费较多人工来栓绳和取绳,很麻烦,或使一卷尼龙绳的自由端横穿整个产卵装置,定时剪去产卵后的尼龙绳自由端,直接扔掉,会产生较多垃圾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虫产卵装置,可减少人工栓绳环节,尼龙绳取卵后可重复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粘虫产卵装置,包括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所述左侧框架与右侧框架的上下端分别与上部框架、下部框架相连,所述上部框架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上横杆,所述上横杆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下部框架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下横杆,所述下横杆沿前后方向设置,上横杆与下横杆在竖直方向上两两相对,一尼龙绳两端先分别绕过最左侧的上横杆、下横杆,后依次交叉后绕过右侧的上横杆、下横杆,直至分别绕过最右侧上横杆、下横杆后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上部框架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板,上横杆设置在两竖直板间,所述下部框架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竖直板,下横杆设置在两竖直板间。进一步,所述上部框架与下部框架均为位于水平面内的矩形架,上横杆两端分别设置在矩形上部框架内的前后侧上,下横杆两端分别设置在矩形下部框架内的前后侧上。进一步,所述左侧框架包括连接板,所述左侧框架的连接板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右延伸的竖直板,所述左侧框架的竖直板上下端分别与上部框架、下部框架的竖直板相连,所述右侧框架包括连接板,所述右侧框架的连接板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竖直板,所述右侧框架的竖直板上下端分别与上部框架、下部框架的竖直板相连。进一步,上部框架的连接板四角上分别设置有穿线孔,四根绳索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穿线孔处,四根绳索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并固定在挂钩上,所述挂钩挂于养虫笼内的笼顶上。更进一步,所述上横杆、下横杆的一端固定在竖直板上,另一端与另一竖直板间呈间隙设置。再进一步,所述尼龙绳一端设置有子粘扣,所述尼龙绳另一端设置有可与子粘扣粘在一起的母粘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粘虫产卵装置,只需一根尼龙绳交叉绕在所有上下横杆上,操作方便,取下时只需将两端分开,拉尼龙绳中部即可拆下,尼龙绳取卵后,可重复使用,不污染环境,该产卵装置在养虫笼中固定方便。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粘虫产卵装置,包括上部框架1、下部框架2、左侧框架3和右侧框架4,左侧框架3与右侧框架4的上下端分别与上部框架1、下部框架2相连,上部框架1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上横杆5,上横杆5沿前后方向设置,下部框架2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下横杆6,下横杆6沿前后方向设置,上横杆5与下横杆6在竖直方向上两两相对,一尼龙绳7两端先分别绕过最左侧的上横杆5、下横杆6,后依次交叉后绕过右侧的上横杆6、下横杆6,直至分别绕过最右侧上横杆5、下横杆6后连接在一起。优选的,上部框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板,上横杆设置在两竖直板间,下部框架2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竖直板,下横杆设置在两竖直板间,使该装置结构更牢靠。另一种优选,上部框架与下部框架均为位于水平面内的矩形架,上横杆两端分别设置在矩形上部框架内的前后侧上,下横杆两端分别设置在矩形下部框架内的前后侧上,尼龙绳缠绕更方便。优选的,左侧框架3包括连接板,左侧框架3的连接板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右延伸的竖直板,左侧框架3的竖直板上下端分别与上部框架1、下部框架2的竖直板相连,右侧框架4包括连接板,右侧框架4的连接板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竖直板,右侧框架4的竖直板上下端分别与上部框架1、下部框架2的竖直板相连。上部框架1的连接板四角上分别设置有穿线孔,四根绳索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四个穿线孔处,四根绳索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并固定在挂钩上,挂钩挂于养虫笼内的笼顶上,使该产卵装置固定更方便。上横杆5、下横杆6的一端固定在竖直板上,另一端与另一相对的竖直板间呈间隙设置,使尼龙绳的缠绕更方便。尼龙绳7一端设置有子粘扣,尼龙绳7另一端设置有可与子粘扣粘在一起的母粘扣,当然也可以将尼龙绳两端打结连接在一起,方式很多。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虫产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框架(1)、下部框架(2)、左侧框架(3)和右侧框架(4),所述左侧框架(3)与右侧框架(4)的上下端分别与上部框架(1)、下部框架(2)相连,所述上部框架(1)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上横杆(5),所述上横杆(5)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下部框架(2)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下横杆(6),所述下横杆(6)沿前后方向设置,上横杆(5)与下横杆(6)在竖直方向上两两相对,一尼龙绳(7)两端先分别绕过最左侧的上横杆(5)、下横杆(6),后依次交叉后绕过右侧的上横杆、下横杆(6),直至分别绕过最右侧上横杆(5)、下横杆(6)后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虫产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框架(1)、下部框架(2)、左侧框架(3)和右侧框架(4),所述左侧框架(3)与右侧框架(4)的上下端分别与上部框架(1)、下部框架(2)相连,所述上部框架(1)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上横杆(5),所述上横杆(5)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下部框架(2)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下横杆(6),所述下横杆(6)沿前后方向设置,上横杆(5)与下横杆(6)在竖直方向上两两相对,一尼龙绳(7)两端先分别绕过最左侧的上横杆(5)、下横杆(6),后依次交叉后绕过右侧的上横杆、下横杆(6),直至分别绕过最右侧上横杆(5)、下横杆(6)后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虫产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框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板,上横杆设置在两竖直板间,所述下部框架(2)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竖直板,下横杆设置在两竖直板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虫产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框架与下部框架均为位于水平面内的矩形架,上横杆两端分别设置在矩形上部框架内的前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川喻会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