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野外的蝙蝠蛾卵孵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71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野外的蝙蝠蛾卵孵化装置,其包括:上下相连的壳体,壳体的下部开设有卵孵化槽,卵孵化槽内连接有网格板,网格板与卵孵化槽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卵投放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把不锈钢壳体嵌入野外土壤表层,在网格板下方撒少量的天然饲料,卵卡倒扣在网格板上,可有效保护卵不受下层土壤的挤压爆裂死亡;将螺旋盖锁紧,可有效避免天敌对卵的捕食,同时螺旋盖上的保湿材料可对卵进行保湿,提高卵的孵化率;卵孵化后幼虫通过网格自行向下爬行寻找食物,幼虫通过地下土层的活动向周围扩散,无需挖坑投放,利于保护冬虫夏草产区的生态环境,有效提高卵的孵化率,可以广泛应用于昆虫释放技术领域。

A hatching device for bat moth eggs in the wi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野外的蝙蝠蛾卵孵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昆虫卵孵化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野外的蝙蝠蛾卵孵化装置。
技术介绍
蝙蝠蛾是冬虫夏草的专性寄主,虫源规模化饲养是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的首要关键点,通过室内世代繁殖以解决虫源问题,是规模化饲养蝙蝠蛾幼虫的关键步骤。国内从1979年开始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目前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可成功地进行小规模饲养部分种类蝙蝠蛾,仅个别可以在高海拔试验基地或实验室内完成1个世代饲养,也有不少学者报道冬虫夏草幼虫饲养工具或冬虫夏草菌培养装置,但有关于野外释放蝙蝠蛾卵的设计及使用的报道尚未可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野外的蝙蝠蛾卵孵化装置,其可以实现蝙蝠蛾卵在野外环境的释放,以及卵在适宜小环境中的孵化过程,提高野外条件下卵的孵化率,实现增加冬虫夏草产区蝙蝠蛾幼虫虫口密度的目的。(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适用于野外的蝙蝠蛾卵孵化装置,其包括:上下相连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下部开设有卵孵化槽,所述卵孵化槽内连接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与卵孵化槽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卵投放室。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四周设有若干下空槽,所述下空槽内填充有保湿材料,所述下空槽上连接有可开合的门板。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有螺旋盖,所述螺旋盖内开设有用于填充保湿材料的上空槽,上空槽上连接有可开合的门板。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盖内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位于网格板的正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网格板的网格孔径为1.5-3.0mm。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盖上连接有拉环手柄。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材质为不锈钢材料,其形状呈圆锥形,上下相连通的通道为圆柱形。进一步地,所述可开合的门板上设有圆孔,圆孔的孔径为0.1-0.3mm。(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把不锈钢壳体嵌入野外土壤表层,在网格板下方撒少量的天然饲料,卵卡倒扣在网格板上,可有效保护卵不受下层土壤的挤压爆裂死亡;将螺旋盖锁紧,可有效避免天敌对卵的捕食,同时螺旋盖上的保湿材料可对卵进行保湿,创造有利于卵存活的适宜小环境,提高卵的孵化率;卵孵化后幼虫通过网格板自行向下爬行寻找食物,随着幼虫长大及其对事物的需求,通过地下土层的活动向周围扩散,避免了原来的挖坑投放操作,利于保护冬虫夏草产区的生态环境,卵的投放简单方便,有效提高卵的孵化率,提高冬虫夏草产区的蝙蝠蛾虫口密度,可以广泛应用于昆虫释放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螺旋盖;2:壳体;3:保湿材料;11:隔热层;12:拉环手柄;13:下空槽;21:卵孵化槽;22:网格板;23:卵投放室;24:上空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野外的蝙蝠蛾卵孵化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上下相连的壳体2,所述壳体2的材质为不锈钢材料,其形状呈圆锥形,上下相连通的通道为圆柱形;所述壳体2的下部开设有卵孵化槽21,所述卵孵化槽21内连接有网格板22,网格板22的网格孔径为1.5-3.0mm;所述网格板22与卵孵化槽21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卵投放室23;为了保证卵投放室23内的湿度,所述壳体2的内四周设有若干下空槽13,下空槽13的形状为以下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长方形、正方形或梯形等,所述下空槽13内填充有保湿材料3,所述保湿材料3为以下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新鲜苔藓、浸湿的海绵或浸湿的棉花等。其中,为了防止幼虫爬入滞留在保湿材料内造成死亡,所述下空槽13上连接有可开合的门板,可开合的门板连接方式采用常见的门板连接结构,如合页、铰链等,可开合的门板的开关隐藏在壳体2内壁。其中,为了使网格板22上的卵不被外界所干扰,所述壳体2的上端连接有螺旋盖1,所述螺旋盖1内开设有用于填充保湿材料3的上空槽24,上空槽24上连接有可开合的门板,可开合的门板上设有圆孔,圆孔的孔径为0.1-0.3mm。其中,为了使网格板22上的卵不被太阳直晒或间接加热造成死亡,所述螺旋盖1内设有隔热层11,所述隔热层11位于网格板22的正上方;所述隔热层11内填充聚乙烯泡沫材料或其他具有隔热保温效果的材料。其中,为了使壳体2能携带和使用方便,所述螺旋盖1上连接有拉环手柄12,拉环手柄12可以向侧面放下,隐藏起来。实施时,先在投放位置撒少量的天然饲料,把壳体2嵌入野外土壤表层,卵卡倒扣在网格板22上,可有效保护卵不受下层土壤的挤压爆裂死亡;而后将螺旋盖1锁紧,可有效避免天敌对卵的捕食,同时螺旋盖1上的保湿材料可对卵进行保湿,创造有利于卵存活的适宜小环境,提高卵的孵化率;卵孵化后幼虫通过网格自行向下爬行寻找食物,随着幼虫长大,通过地下土层的活动向周围扩散,避免了原来的挖坑投放操作,利于保护冬虫夏草产区的生态环境,卵的投放简单方便,有效提高卵的孵化率,提高冬虫夏草产区的蝙蝠蛾虫口密度,可以广泛应用于昆虫释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野外的蝙蝠蛾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下相连的壳体(2),所述壳体(2)的下部开设有卵孵化槽(21),所述卵孵化槽(21)内连接有网格板(22),所述网格板(22)与卵孵化槽(21)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卵投放室(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野外的蝙蝠蛾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下相连的壳体(2),所述壳体(2)的下部开设有卵孵化槽(21),所述卵孵化槽(21)内连接有网格板(22),所述网格板(22)与卵孵化槽(21)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卵投放室(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野外的蝙蝠蛾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内四周设有若干下空槽(13),所述下空槽(13)内填充有保湿材料(3),所述下空槽(13)上连接有可开合的门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野外的蝙蝠蛾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上端连接有螺旋盖(1),所述螺旋盖(1)内开设有用于填充保湿材料(3)的上空槽(24),上空槽(24)上连接有可开合的门板。


4.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益槐王忠黄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