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97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属于国土空间规划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步骤S1:生成区域地貌遥感地图;步骤S2:将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与行政区域地图重叠拟合,生成行政区域边界线;步骤S3: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生成地貌边界线;步骤S4: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进行边界点标记,相邻边界点之间生成矢量线段;步骤S5:对矢量线段的曲率进行调整,形成区域边界线;步骤S6:对区域边界线的长度和区域边界线之间的划分区域的面积进行计算;解决了单一采用当前的区域的卫星地图进行划分,对区域界的划分的影响因素参考不够全面,且操作繁琐复杂的问题;能够使用工作人员更加合理方便的进行空间规划以及区域边界确定。

A method of land spatial planning and regional boundary deter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国土空间规划
,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土地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场所,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土地利用变化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全球气候、生态系统、经济利益和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导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土地利用空间规划预测与模拟在指导土地利用科学规划以及评估带来的区域气候、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多时相、多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和模型在土地利用监测、评价与预测中的不断应用,土地利用空间预测与模拟的空间尺度问题解决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的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240272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土地利用空间规划预测与模拟空间尺度转换方法,具体包括将土地利用类型现状或动态变化数据进行矢量到栅格成份比例数据的自动化转换;各亚区内不同土地利用现状或动态变化面积统计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或动态空间数据的多尺度网格转换;或者参考申请公开号为CN10991938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其公开了一种一种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首先建立沿海岸线区域的空间规划数据集合;将所述沿海岸线区域空间规划数据集合输入Arcgis软件进行分析,获得冲突图斑数据表;根据所述冲突图斑数据表确定冲突图斑空间分布;其次构建冲突图斑约束表;然后根据所述冲突图斑约束表对所述冲突图斑空间分布进行优化,获得第一优化区域;确定第二优化区域;最后根据所述第一优化区域和所述第二优化区域确定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区。现有的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在进行空间划分以及区域边界确定时,往往单一采用当前的区域的卫星地图进行划分,对区域边界的话划分的影响因素参考布不够全面,且操作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能够使用工作人员更加合理方便的进行空间规划以及区域边界确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步骤S1: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划分区域进行遥感成像,生成区域地貌遥感地图;步骤S2:将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与行政区域地图重叠拟合,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生成行政区域边界线;步骤S3:对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的地貌特征进行识别,生成地貌边界线;步骤S4: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进行边界点标记,相邻边界点之间生成矢量线段;步骤S5:对矢量线段的曲率进行调整,形成平顺的区域边界线;步骤S6:根据区域边界线对区域边界线的长度和区域边界线之间的划分区域的面积进行计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划分区域进行遥感成像,生成区域地貌遥感地图,并且通过将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与行政区域地图重叠拟合,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生成行政区域边界线,从而在对空间区域划分时,能够综合考虑现有的行政影响因素以及地貌影响因素,从而在进行区域划分时更加合理;工作人员通过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进行边界点标记,相邻边界点之间生成矢量线段,进而对矢量线段的曲率进行调整,形成平顺的区域边界线,从而方便快捷的完成对土地进行空间规划和区域边界确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步骤S7:采用多台设置有GPS定位功能的无人机,根据区域边界线的轨迹进行巡航,并且根据多台无人机巡航距离生成边界长度修正因子,通过边界长度修正因子对区域边界线的理论长度进行修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无人机按照区域边界线的轨迹进行巡航进行实际测量,进而通过多次测量的数值对区域边界线的理论长度进行修正,使对区域边界线的长度评估更加准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边界长度修正因子的求取包括以下步骤:S71,将多台无人机巡航距离分别与区域边界线的理论长度进行作差,生成多个偏差值;S72,将多个偏差值的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形成偏差值数列;S73,排除偏差值数列前端百分之二十和尾端的百分之二十的数据,剩余的偏差值做加权平均数,得到边界长度修正因子;S74,将边界长度修正因子与区域边界线的理论长度相加,得到修正后的区域边界线长度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多个偏差值的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对偏离区域边界线较大的偏差值进行排除,从而进一步采用求加权平均数的方法求取边界长度修正因子,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对区域边界线长度的评估值进行修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6中,在划分区域上生成网格,每个网格与区域边界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生成面积计算边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划分区域上生成网格,进而通过网格数量对划分区域的面积进行评估,在区域边界线件附近,将每个网格与区域边界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生成面积计算边界,进而对区域边界线处的面积进行评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6中根据区域地貌遥感地图的对划分区域的尺寸级别进行确定,网格的比例尺精度小于等于万分之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划分区域的面积评估精度取决于将网格的尺寸,网格的尺寸越小,则对划分区域的面积评估越准确;通过区域地貌遥感地图的对划分区域的尺寸级别进行确定,进而决定采用的网格的尺寸级别,从而从而保证对划分区域面积的评估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行政区域边界线和地貌边界线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行政区域边界线和地貌边界线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行政区域边界线和地貌边界线进行直观的区分,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3中,根据区域地貌遥感地图的上建筑物区域对人类经常活动区域进行标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地貌遥感地图的上建筑物区域,从而对人类经常活动区域进行判断标记,从而在对区域便捷进行换分时,能够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因素,使对区域的划分更加合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6,根据区域边界长度以及划分区域的面积生成区域信息列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区域边界长度以及划分区域的面积生成区域信息列表,从而通过区域信息列表方便人们对各个区域的信息进行查看。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划分区域进行遥感成像,生成区域地貌遥感地图,并且通过将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与行政区域地图重叠拟合,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生成行政区域边界线,从而在对空间区域划分时,能够综合考虑现有的行政影响因素以及地貌影响因素,从而在进行区域划分时更加合理;工作人员通过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进行边界点标记,相邻边界点之间生成矢量线段,进而对矢量线段的曲率进行调整,形成平顺的区域边界线,从而方便快捷的完成对土地进行空间规划和区域边界确定;2.采用多台的无人机沿区域边界线轨迹进行巡航,将巡航的长度距离数据与区域边界线的理论长度进行作差,并且将偏差值进行筛选以及做加权平均数,更加请准的对区域边界线长度理论值进行修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n步骤S1: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划分区域进行遥感成像,生成区域地貌遥感地图;/n步骤S2:将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与行政区域地图重叠拟合,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生成行政区域边界线;/n步骤S3:对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的地貌特征进行识别,生成地貌边界线;/n步骤S4: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进行边界点标记,相邻边界点之间生成矢量线段;/n步骤S5:对矢量线段的曲率进行调整,形成平顺的区域边界线;/n步骤S6:根据区域边界线对区域边界线的长度和区域边界线之间的划分区域的面积进行计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步骤S1: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划分区域进行遥感成像,生成区域地貌遥感地图;
步骤S2:将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与行政区域地图重叠拟合,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生成行政区域边界线;
步骤S3:对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的地貌特征进行识别,生成地貌边界线;
步骤S4:在区域地貌遥感地图上进行边界点标记,相邻边界点之间生成矢量线段;
步骤S5:对矢量线段的曲率进行调整,形成平顺的区域边界线;
步骤S6:根据区域边界线对区域边界线的长度和区域边界线之间的划分区域的面积进行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7:采用多台设置有GPS定位功能的无人机,根据区域边界线的轨迹进行巡航,并且根据多台无人机巡航距离生成边界长度修正因子,通过边界长度修正因子对区域边界线的理论长度进行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空间规划与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边界长度修正因子的求取包括以下步骤:S71,将多台无人机巡航距离分别与区域边界线的理论长度进行作差,生成多个偏差值;S72,将多个偏差值的按照从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戎奕林乃发王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学联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