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柱与地下室逆作法钢立柱的连接构造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上部钢管柱在地下室与逆作法立柱的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钢框架结构的钢管柱须插入地下室混凝土柱一定长度,以保证上部钢框架在平时工况荷载作用下的正常工作,没有考虑逆作法施工荷载,只适用于顺作法施工。而逆作法施工需要在地下室先设置钢立柱,钢立柱插入底部桩内,传递地下室逆作法施工荷载,最后才在钢立柱位置浇捣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承担平时工况的荷载。目前钢框架结构的钢管柱下插地下室混凝土柱节点没有考虑下插钢管柱与逆作法钢立柱的连接,无法满足逆作法的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节点和技术的空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柱在地下室与逆作法立柱的连接构造,解决了逆作法情况下钢管柱在地下室与逆作法立柱可靠连接,传递逆作法荷载和平时工况荷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管柱与地下室逆作法钢立柱的连接构造,上部的钢管柱在地下室同轴套入下部的逆作法立柱外,钢管柱和逆作法立柱在互套部分设置同轴的十字轴力传递板,互套部分和十字轴力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柱与地下室逆作法钢立柱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部的钢管柱(1)在地下室同轴套入下部的逆作法立柱(2)外,所述钢管柱(1)和所述逆作法立柱(2)在互套部分设置同轴的十字轴力传递板(3),所述互套部分和所述十字轴力传递板(3)形成连接段(5),所述十字轴力传递板(3)的四肢穿过所述逆作法立柱(2)的外壁延伸至所述钢管柱(1)的外壁;所述十字轴力传递板(3)与所述逆作法立柱(2)和所述钢管柱(1)的连接采用等强或超强焊接连接;所述钢管柱(1) 的地下室段、所述逆作法立柱(2)含所述连接段(5)形成地下室整体钢柱,所述地下室整体钢柱内外后浇钢筋混凝土,共同形成地下室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柱与地下室逆作法钢立柱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部的钢管柱(1)在地下室同轴套入下部的逆作法立柱(2)外,所述钢管柱(1)和所述逆作法立柱(2)在互套部分设置同轴的十字轴力传递板(3),所述互套部分和所述十字轴力传递板(3)形成连接段(5),所述十字轴力传递板(3)的四肢穿过所述逆作法立柱(2)的外壁延伸至所述钢管柱(1)的外壁;所述十字轴力传递板(3)与所述逆作法立柱(2)和所述钢管柱(1)的连接采用等强或超强焊接连接;所述钢管柱(1)的地下室段、所述逆作法立柱(2)含所述连接段(5)形成地下室整体钢柱,所述地下室整体钢柱内外后浇钢筋混凝土,共同形成地下室型钢混凝土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柱与地下室逆作法钢立柱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整体钢柱外壁设置抗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青,花炳灿,曾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