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滩涂地基上回填土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62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弱滩涂地基上回填土施工方法,涉及滩涂地基施工领域。在滩涂上回填塘渣时,土方回填过程中由于挤淤效应,会造成实际回填土方量较理论回填方量有成倍增加,产生大量淤泥需要外弃。本方法步骤包括:1)对施工滩涂进行围堰,然后排干积水和去除表层浮泥;2)在填方区内按等间距在纵横两个方向挖排水明沟;3)对施工滩涂铺设土工布;4)在土工布上铺设毛竹条网格,毛竹条之间绑扎牢固;5)在毛竹条网格上铺设毛竹加强网并绑扎固定;6)在毛竹加强网上分层回填铺设土方;7)按照常规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原则继续回填土方。本方法可有效减少后期回填土方时的大量挤淤,解决了由于软弱滩涂地基承载力低,回填土施工困难的难题。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ackfill on soft beach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弱滩涂地基上回填土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滩涂地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弱滩涂地基上回填土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沿海地区变电站等电力建设工程日益增多,但是沿海、沿江、沿湖地区往往广泛分布着广泛的软弱滩涂地基,其下分布有深厚的软土层,土层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差,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等不利工程特性。同时由于工程建设需要在滩涂上回填土层,以解决施工机具的行走及场地垫高问题。如果直接在滩涂上回填塘渣,一方面由于淤泥厚度大,抗剪强度极低,承载力特征值较低,回填过程中机械无法行走,势必用人工搬运,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直接回填后,快速加载容易造成地基失稳破坏。还有土方回填过程中由于挤淤效应,会造成实际回填土方量较理论回填方量有成倍增加,产生大量淤泥需要外弃,不符合环保政策,现场施工管理困难。因此找到一种在不增加回填土方量,不用预先对滩涂进行预先采取地基处理的回填方法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软弱滩涂地基上回填土施工方法,以解决由于软弱滩涂地基承载力低,回填土施工困难及回填料方量难以控制的难题为目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弱滩涂地基上回填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施工滩涂进行围堰,然后排干积水,并去除干净表层浮泥;2)在场地填方区内按等间距在纵横方向挖明沟用于降水排水,以提高表层淤泥的承载力;3)对施工滩涂铺设土工布;4)在土工布上铺设纵横交错的毛竹条网格,毛竹条之间绑扎牢固;5)在纵横交错的毛竹条网格上铺设毛竹加强网,毛竹加强网与毛竹条之间绑扎固定,使毛竹加强网连接成片;6)在毛竹加强网上分层回填铺设土方,土方回填时按照从中间往外围的次序回填;7)按照常规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原则继续回填土方。本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后期回填土方时的大量挤淤,降低淤泥层的回填沉降量,连成片的毛竹加强网更加减少了回填土对表层淤泥的挤压,使填土荷载更均匀地分摊到表层淤泥,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软弱滩涂地基承载力低,回填土施工困难及回填料方量难以控制的难题。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步骤1)中,去除表层浮泥时,利用压力水枪将表层浮泥冲到沟槽中,然后利用泥浆泵将表面浮泥抽到运输船上,将浮泥外运到指定地点堆放。表层浮泥无法承压,通过去除层浮泥,可有效提升滩涂表面的承压能力。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步骤2)中,明沟间距在28-32m之间,明沟宽0.8-1.2m之间。明沟间距及沟宽和沟深需根据具体视场地实际情况和当地降水情况确定具体值,以方便排水的同时有效降低施工工作量。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步骤3)中,所述的土工布顶破强度不小于2.4kN/m2,梯型撕破强度不小于0.45kN/m2,土工布搭接长度大于1000mm,搭接范围采用机械三道缝接。承压效果好,也便于人员在上面进行施工。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步骤4)中,所述的毛竹条为扁平条,毛竹条之间用铁丝绑扎。采用扁平条,一根毛竹可切割成3-5条,材料使用少,有效降低成本,降低材料的运输量,铁丝绑扎快速牢固。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步骤6)中,回填土方时采用轮压荷载小的小型机具回填和分层压实。使降低毛竹加强网的承载能力不超负荷,保证机具不下沉,实现有效施工。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步骤6)中,所铺设的土方厚度在0.9-1.1m之间。该厚度能够有效实现土石方的正常施工,便于大型施工机具的行走。有益效果:能有效减少后期回填土方时的大量挤淤,降低淤泥层的回填沉降量,连成片的毛竹加强网更加减少了回填土对表层淤泥的挤压,使填土荷载更均匀地分摊到表层淤泥,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软弱滩涂地基承载力低,回填土施工困难及回填料方量难以控制的难题,便于大型施工机具的后续行走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软弱滩涂地基上回填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施工滩涂进行围堰,然后排干积水,并去除干净表层浮泥;2)在场地填方区内按等间距在纵横方向挖明沟用于降水排水,以提高表层淤泥的承载力;3)对施工滩涂铺设土工布;4)在土工布上铺设纵横交错的毛竹条,毛竹条之间绑扎牢固;5)在纵横交错的毛竹条上铺设毛竹加强网,每个单片毛竹加强网与每个毛竹条网格对应铺设,毛竹加强网与毛竹条之间绑扎固定,使毛竹加强网连接成片;6)在毛竹加强网上分层回填铺设土方,土方回填时按照从中间往外围的次序回填;7)按照常规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原则继续回填土方。为了提升承压能力,步骤1)中,在去除表层浮泥时,利用压力水枪将表层浮泥冲到沟槽中,然后利用泥浆泵将表面浮泥抽到运输船上,将浮泥外运到指定地点堆放。表层浮泥无法承压,通过去除层浮泥,可有效提升滩涂表面的承压能力。为了便于排雨水,步骤2)中,明沟间距为30m,明沟宽1m。明沟间距及沟宽和沟深需根据具体视场地实际情况和当地降水情况确定具体值,以方便排水的同时有效降低施工工作量。为了获得较好的承压效果,步骤3)中,土工布顶破强度不小于2.4kN/m2,梯型撕破强度不小于0.45kN/m2,土工布搭接长度大于1000mm,搭接范围采用机械三道缝接。承压效果好,也便于人员在上面进行施工。为了降低成本,步骤4)中,毛竹条为扁平条,毛竹条之间用铁丝绑扎。采用扁平条,一根毛竹可切割成3-5条,材料使用少,有效降低成本,降低材料的运输量,便于施工,铁丝绑扎快速牢固。为了在回填土方时保证机具不下沉,步骤6)中,回填土方时采用轮压荷载小的小型机具回填和分层压实。使降低毛竹加强网的承载能力不超负荷,保证机具不下沉,实现有效施工。为了便于大型施工机具的后续行走施工,步骤6)中,土方厚度按1m标准铺设。该厚度能够有效实现土石方的正常施工,便于大型施工机具的行走施工。本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后期回填土方时的大量挤淤,降低淤泥层的回填沉降量,连成片的毛竹加强网更加减少了回填土对表层淤泥的挤压,使填土荷载更均匀地分摊到表层淤泥,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软弱滩涂地基承载力低,回填土施工困难及回填料方量难以控制的难题。本实例中,毛竹加强网的单片规格采用1200mm×1200mm的尺寸规格。以上图1所示的一种软弱滩涂地基上回填土施工方法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专利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弱滩涂地基上回填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对施工滩涂进行围堰,然后排干积水,并去除干净表层浮泥;/n2)在场地填方区内按等间距在纵横两个方向挖明沟用于降水排水,以提高表层淤泥的承载力;/n3)对施工滩涂铺设土工布;/n4)在土工布上铺设纵横交错的毛竹条网格,毛竹条之间绑扎牢固,形成毛竹条整体网格;/n5)在纵横交错的毛竹条网格上铺设毛竹加强网,毛竹条之间绑扎固定,使毛竹加强网连接成片;/n6)在毛竹加强网上分层回填铺设土方,土方回填时按照从中间往外围的次序回填;/n7)按照常规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原则继续回填土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滩涂地基上回填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施工滩涂进行围堰,然后排干积水,并去除干净表层浮泥;
2)在场地填方区内按等间距在纵横两个方向挖明沟用于降水排水,以提高表层淤泥的承载力;
3)对施工滩涂铺设土工布;
4)在土工布上铺设纵横交错的毛竹条网格,毛竹条之间绑扎牢固,形成毛竹条整体网格;
5)在纵横交错的毛竹条网格上铺设毛竹加强网,毛竹条之间绑扎固定,使毛竹加强网连接成片;
6)在毛竹加强网上分层回填铺设土方,土方回填时按照从中间往外围的次序回填;
7)按照常规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原则继续回填土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滩涂地基上回填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去除表层浮泥时,利用压力水枪将表层浮泥冲到沟槽中,然后利用泥浆泵将表面浮泥抽到运输船上,将浮泥外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军凯谭勇锋周峥栋徐斌方靖宇郭华廖玉龙冯仁祥田效军王恒宇扶达鸿姜维杰蔡广生武丙洋崔鹏程王希求吴燕单立许卓彦汪忱一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