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晓轻专利>正文

一种核酸分子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3552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34
一种核酸分子分析系统,用于识别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其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标签直径;纳米孔,其具有第二宽度的直径,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标签直径,所述纳米孔下方设置第一电极;还包括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设置第三电极;根据通过第一电极的电流确定样本中的核酸序列;其中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的标签离开所述纳米孔时的路线与所述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的标签流向所述纳米孔的路线没有重叠部分,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A nucleic acid molecular analysis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酸分子分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酸分子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纳米孔为嵌在生物膜上的或在固态膜上制备的纳米尺度的孔隙。当在纳米孔两端施加电压时,纳米孔内及其周围会形成场。而离子、DNA、RNA、多肽以及其他生物大分子通常都会带有表面电荷,当它们扩散到纳米孔附近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通过纳米孔。采用检测通过纳米孔的电流的方法,当有物质通过纳米孔时,会引起离子电流的变化,从而可以得到被检测物质分子的信息。在DNA测序方面,当DNA通过纳米孔时候,由于每个碱基的化学性质不一样,通过纳米孔会产生不同的信号,通过这些信号的差异来获得DNA的碱基序列,这样就能实现快速测序。然而DNA分子过孔速度过快,单个碱基通过纳米孔时产生的电流变化很难捕捉到。现有技术中的主要技术手段是降低通过改变电压或者溶液减低核酸分子穿孔速度,如北京大学在CN102621214A专利技术专利中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该方法能够改善时间分辨,然而还是需要对于确定每个碱基通过纳米孔的电流变化,对于传感器的灵敏度要求很高。CN107110817A以及CN109863391A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酸分子分析系统,用于识别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其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标签直径;纳米孔,其具有第二宽度的直径,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标签直径,所述纳米孔下方设置第一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流体通道,其具有第三宽度;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位于所述纳米孔侧方,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纳米孔相对的一侧设置极性不变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极性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位于所述纳米孔上方,所述第三宽度大于所述标签直径;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设置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流向纳米孔的第一通道的前部时以及所述述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离开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分子分析系统,用于识别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其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标签直径;纳米孔,其具有第二宽度的直径,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标签直径,所述纳米孔下方设置第一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流体通道,其具有第三宽度;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位于所述纳米孔侧方,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纳米孔相对的一侧设置极性不变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极性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位于所述纳米孔上方,所述第三宽度大于所述标签直径;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设置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流向纳米孔的第一通道的前部时以及所述述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离开所述纳米孔时不通电;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流向纳米孔的第一流体通道的后部时的极性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反;所述第三电极在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流向所述纳米孔的第一流体通道的前部以及在所述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离开所述纳米孔时的极性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反;所述第三电极在偶联有标签的核酸分子流向所述纳米孔的第一流体通道的后部时不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轻
申请(专利权)人:贾晓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