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41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控制柜安装平台等,控制柜安装平台安装在大车框架的一端,多个立杆的顶端与大车框架的底端固定,驱动轮与立杆的底端滚动连接,液压转向机构安装在立杆上且与前轮连接,第一液压马达与驱动轮连接,小车机构、卷扬机防雨护罩都安装在大车框架的另一端上面,三级导轨、吊笼都安装在大车框架的另一端下面,三级导轨与吊笼相连,卷扬机位于卷扬机防雨护罩的下面且与吊笼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当前邮轮码头对货物装卸的高效、快速、简便、安全的要求。

Gantry ship handling equipment and its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卸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国际邮轮旅游市场最近几年持续火热,逐渐越来越多的游客出游选择,随之而来的是国际邮轮码头停靠国际邮轮数量的增加以及与日剧增的游客数量,而游客数量的增加也为码头行货物的装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国际邮轮码头的行货物的吊运装卸主要是采用大叉车加吊笼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叉车司机的操作视野不好,对叉车司机的技术有求高,面对当前货物数量日益增加的局面越来越难以满足工作需求。目前邮轮码头货物装卸采用的主要方式为采用叉车提吊吊笼的方式(比如专利名称为“邮轮停靠后装卸旅客行李吊笼”、专利号为201320754765.5的中国专利),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吊笼与叉车分离,不易于设备同意管理与停放;工作时,大叉车在码头一侧装卸货时占用空间太大;叉车司机只能通过吊笼上的摄像头观察吊笼位置,司机操作视野有限,存在危险性;工作人员要求高,必须用叉车司机来操作;效率不够高,越来越难以满足现场要求。专利名称为“全电动行李吊机”、专利号为201620521390.1的中国专利采用的折臂架,结构不稳定,工作时出线歪斜情况,造价成本高。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的邮轮货物装卸设备用于邮轮船供货物的装卸,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设备来满足邮轮码头对高效率邮轮船供货物装卸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满足当前邮轮码头对货物装卸的高效、快速、简便、安全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柜安装平台、驱动轮、大车框架、液压转向机构、第一液压马达、小车机构、卷扬机防雨护罩、三级导轨、吊笼、立杆、前轮、卷扬机,控制柜安装平台安装在大车框架的一端,多个立杆的顶端与大车框架的底端固定,驱动轮与立杆的底端滚动连接,液压转向机构安装在立杆上且与前轮连接,第一液压马达与驱动轮连接,小车机构、卷扬机防雨护罩都安装在大车框架的另一端上面,三级导轨、吊笼都安装在大车框架的另一端下面,三级导轨与吊笼相连,卷扬机位于卷扬机防雨护罩的下面且与吊笼相连。优选地,所述驱动轮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控制柜安装平台上设有液压泵站。优选地,所述液压转向机构的转向角度为-60度到60度。优选地,所述控制柜安装平台上设有不间断电源。优选地,所述控制柜安装平台上设有系统控制柜。优选地,所述大车框架上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导轨。优选地,所述小车机构包括小车运行机构和小车架,小车运行机构安装在小车架上,小车运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和车轮,驱动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与车轮连接,小车架上面固定有吊笼升降用的卷扬机及吊笼三级导轨的第一级导轨。优选地,所述卷扬机、三级导轨以及吊笼组成一个吊笼机构。优选地,所述三级导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导轨、第二级导轨、第三级导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备移动及货物装卸两部分,设备移动的具体过程如下:设备移动依靠不间断电源提供动力,驱动液压泵站工作,液压泵站驱动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液压马达工作,第二液压马达通过回转支撑轴承下部与前轮连接,通过第二液压马达提供动力实现转向;驱动轮采用第一液压马达驱动,实现设备的前后驱动,在需要转向时,安装在两个前轮上的液压转向机构工作,带动前轮在-60度到60度范围内自由转动,以实现设备转向;货物装卸的具体过程如下:在设备移动到合适位置后进行货物装卸操作,控制卷扬机使吊笼下降至货物点进行货物装载,装好货物后控制卷扬机提升吊笼至极限点;启动小车机构的驱动电机,小车机构移动,从而带动吊笼由极限点运动至卸货点,再由卸货点控制卷扬机将吊笼下降至货船点,卸下货物;卸完行李后,控制卷扬机将吊笼由货船点提升至卸货点,小车机构由卸货点运动至极限点,卷扬机再由极限点将吊笼下降至货物点,完成一次货物装卸。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满足当前邮轮码头对货物装卸的高效、快速、简便、安全的要求,工作空间小,易于管理停放,操作简单安全,工作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设备操作简单,效率高、稳定性高,工作时操作人员视野开阔,能够准确控制吊笼位置,提高了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占用空间小该设备工作时设备整体不需要移动,工作所占空间仅为车身整体空间,长度不超过8m、宽度不超过4m、高度不超过4m。二、便于设备管理该设备为整体式结构,统一停放,方便设备管理。三、工作视角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工作时的吊笼位置,便于调整。四、操作简单通过操作面板及遥控器直接控制吊笼动作,操作人员简单培训即可工作,不需要类似叉车司机这样的专业人员。五、工作效率高吊笼升降、前进、后退动作均通过电机实现,减少人工干预。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三级导轨和吊笼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包括控制柜安装平台1、驱动轮2、大车框架3、液压转向机构4、第一液压马达5、小车机构6、卷扬机防雨护罩7、三级导轨8、吊笼9、立杆10、前轮11、卷扬机13,控制柜安装平台1安装在大车框架3的一端,多个立杆10的顶端与大车框架3的底端固定,驱动轮2与立杆10的底端滚动连接,液压转向机构4安装在立杆10上且与前轮11连接,第一液压马达5与驱动轮2连接,小车机构6、卷扬机防雨护罩7都安装在大车框架3的另一端上面,三级导轨8、吊笼9都安装在大车框架3的另一端下面,三级导轨8与吊笼9相连,卷扬机位于卷扬机防雨护罩7的下面且与吊笼9相连。液压转向机构由回转支撑轴承及第二液压马达组成,回转支撑轴承上部通过法兰与大车框架的前腿连接,第二液压马达通过回转支撑轴承下部与前轮连接,通过第二液压马达提供动力实现转向;驱动轮采用第一液压马达驱动,控制柜安装平台上设有液压泵站,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液压马达都通过安装在控制柜安装平台上的液压泵站提供动力。液压泵站由不间断电源模块提供动力。液压转向机构的转向角度为-60度到60度,动力由液压泵站提供,用来实现大车移动时的转向。控制柜安装平台上设有不间断电源,这样能保证给驱动电机等进行供电。控制柜安装平台上设有系统控制柜,这样方便进行控制。大车框架上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导轨,为小车机构在横梁上的移动提供导向。小车机构包括小车运行机构和小车架,小车运行机构安装在小车架上,小车运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和车轮,驱动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与车轮连接,小车架上面固定有吊笼升降用的卷扬机及吊笼三级导轨的第一级导轨,小车机构的作用是实现吊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柜安装平台、驱动轮、大车框架、液压转向机构、第一液压马达、小车机构、卷扬机防雨护罩、三级导轨、吊笼、立杆、前轮、卷扬机,控制柜安装平台安装在大车框架的一端,多个立杆的顶端与大车框架的底端固定,驱动轮与立杆的底端滚动连接,液压转向机构安装在立杆上且与前轮连接,第一液压马达与驱动轮连接,小车机构、卷扬机防雨护罩都安装在大车框架的另一端上面,三级导轨、吊笼都安装在大车框架的另一端下面,三级导轨与吊笼相连,卷扬机位于卷扬机防雨护罩的下面且与吊笼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柜安装平台、驱动轮、大车框架、液压转向机构、第一液压马达、小车机构、卷扬机防雨护罩、三级导轨、吊笼、立杆、前轮、卷扬机,控制柜安装平台安装在大车框架的一端,多个立杆的顶端与大车框架的底端固定,驱动轮与立杆的底端滚动连接,液压转向机构安装在立杆上且与前轮连接,第一液压马达与驱动轮连接,小车机构、卷扬机防雨护罩都安装在大车框架的另一端上面,三级导轨、吊笼都安装在大车框架的另一端下面,三级导轨与吊笼相连,卷扬机位于卷扬机防雨护罩的下面且与吊笼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转向机构由回转支撑轴承及第二液压马达组成,回转支撑轴承上部通过法兰与大车框架的前腿连接,第二液压马达通过回转支撑轴承下部与前轮连接;控制柜安装平台上设有液压泵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转向机构的转向角度为-60度到6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安装平台上设有不间断电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安装平台上设有系统控制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框架上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导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架式邮轮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机构包括小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明王友农王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