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二次污染型垃圾处理清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38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二次污染型垃圾处理清运车,包括支撑装置、压缩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内部右侧安装有压缩装置,支撑装置内部左侧安装有收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垃圾清运车在垃圾收集车厢内会产生垃圾渗滤液,由于没有垃圾渗滤液收集措施,渗滤液通过缝隙流向地面,造成路面污染,产生的恶臭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为垃圾清运工作带来不便等现象,而且可以解决现有的垃圾清运车采用单侧液压压缩装置,将垃圾压缩清运,易使另一侧的车厢体产生变形,长期使用易导致车体损坏,降低清运效率等问题。

A kind of garbage disposal vehicle without secondary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二次污染型垃圾处理清运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清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二次污染型垃圾处理清运车。
技术介绍
垃圾清运是指垃圾的收集和运输。清运各种垃圾,如社区生活垃圾清运、建筑垃圾清运、渣土清运,同时对公司、企业、工厂、商场、酒店、建筑工地、学校、娱乐场所、培训中心等场所进行垃圾清运。运输方式是指将收集到的物品按下一阶段工作的要求以一定的途径和交通设施将其运往不同的场所以备处理的运输模式。它分为直接运输和间接运输两种。针对垃圾清运过程中的运输车辆,目前现有的垃圾清运车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垃圾清运车在垃圾收集车厢内会产生垃圾渗滤液,由于没有垃圾渗滤液收集措施,渗滤液通过缝隙流向地面,造成路面污染,产生的恶臭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为垃圾清运工作带来不便;2、现有的垃圾清运车采用单侧液压压缩装置,将垃圾压缩清运,易使另一侧的车厢体产生变形,长期使用易导致车体损坏,降低清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垃圾清运车在垃圾收集车厢内会产生垃圾渗滤液,由于没有垃圾渗滤液收集措施,渗滤液通过缝隙流向地面,造成路面污染,产生的恶臭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为垃圾清运工作带来不便等现象,而且可以解决现有的垃圾清运车采用单侧液压压缩装置,将垃圾压缩清运,易使另一侧的车厢体产生变形,长期使用易导致车体损坏,降低清运效率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二次污染型垃圾处理清运车,包括支撑装置、压缩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内部右侧安装有压缩装置,支撑装置内部左侧安装有收集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底盘、车厢、车厢门、转辊和把手,所述的底盘上端面上安装有车厢,车厢右端面上通过轴承对称安装有转辊,转辊上安装有车厢门,车厢门上安装有把手;人工带动把手,通过转辊打开车厢门。所述的压缩装置包括储存槽、液压缸、往复杆、横板、支撑架、限位板、连杆一、连杆二和压缩板机构,所述的车厢内部右侧设置有储存槽,储存槽右端面上侧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活动端上安装有往复杆,往复杆端头上安装有横板,横板前后两侧通过销轴安装有连杆一,连杆一通过销轴安装有连杆二,连杆二上安装有压缩板机构,往复杆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通过固定方式与车厢连接,支撑架截面呈T型结构,支撑架上对称均匀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连杆二上下两侧,限位板左侧通过固定方式与车厢连接,限位板通过销轴与连杆二连接,上侧限位板内侧面贴紧连杆一;通过液压缸带动往复杆往右运动,通过横板带动连杆一向右运动,利用限位板使连杆一保持竖直状态,连杆一使连杆二绕限位板销轴转动,利用连杆二转动,带动压缩板机构向内相向运动。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污水槽、收集孔槽、污水管、电动水泵、输送管、抽水盖和水泵座,所述的车厢内部左侧设置有污水槽,污水槽上侧通过卡槽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抽水盖,污水槽下端面上安装有输送管,底盘上端面上安装有水泵座,水泵座上安装有电动水泵,电动水泵输出口与输送管连接,储存槽下端面上均匀设置有收集孔槽,收集孔槽下端安装有污水管,污水管与电动水泵输入口连接;储存槽内的垃圾产生的渗滤液,通过收集孔槽将渗滤液收集起来,汇集到污水管中,通过电动水泵将污水管中的渗滤液通过输送管输送至污水槽内,打开抽水盖将内部渗滤液抽出进行后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缩板机构包括滑动槽、滑动块、移动板、压缩限位板、压缩板、压缩弹簧、滑动杆和移位槽,所述的储存槽两侧对称均匀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上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压缩限位板,压缩限位板外端面上安装有压缩板,压缩板与移动板之间均匀安装有压缩弹簧,移动板上设置有移位槽,移位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杆,滑动杆通过固定方式与连杆二连接;连杆二上的滑动杆向左运动,带动移动板沿滑动槽相向移动,移动板上的压缩板相互挤压,达到压缩垃圾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收集孔槽截面呈漏斗型结构,收集孔槽上端面上安装有筛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污水管为向左倾斜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上侧限位板截面呈凸型结构,凸出部分与连杆一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滑动槽截面呈凸字结构,滑动块形状与滑动槽相契合。(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二次污染型垃圾处理清运车,采用收集孔槽对垃圾产生的渗滤液进行收集,由电动水泵通过污水管将污水输送至污水槽,实现垃圾渗滤液的收集措施,使渗滤液不会通过缝隙流向地面,造成路面污染,消除恶臭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垃圾清运工作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二次污染型垃圾处理清运车,利用对称安装的压缩板,通过液压缸带动连杆二绕限位板销轴转动,压缩板相向移动,使垃圾由双侧挤压压缩,达到垃圾压缩清运的目的,避免由于单侧液压压缩装置导致的另一侧的车厢体产生变形,防止车体损坏,提高清运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车厢门、转辊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无二次污染型垃圾处理清运车,包括支撑装置1、压缩装置2和收集装置3,所述的支撑装置1内部右侧安装有压缩装置2,支撑装置1内部左侧安装有收集装置3。所述的支撑装置1包括底盘11、车厢12、车厢门13、转辊14和把手15,所述的底盘11上端面上安装有车厢12,车厢12右端面上通过轴承对称安装有转辊14,转辊14上安装有车厢门13,车厢门13上安装有把手15;人工带动把手15,通过转辊14打开车厢门13。所述的压缩装置2包括储存槽21、液压缸22、往复杆23、横板24、支撑架25、限位板26、连杆一27、连杆二28和压缩板机构29,所述的车厢12内部右侧设置有储存槽21,储存槽21右端面上侧安装有液压缸22,液压缸22活动端上安装有往复杆23,往复杆23端头上安装有横板24,横板24前后两侧通过销轴安装有连杆一27,连杆一27通过销轴安装有连杆二28,连杆二28上安装有压缩板机构29,往复杆23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架25,支撑架25通过固定方式与车厢12连接,支撑架25截面呈T型结构,支撑架25上对称均匀安装有限位板26,限位板26位于连杆二28上下两侧,限位板26左侧通过固定方式与车厢12连接,限位板26通过销轴与连杆二28连接,上侧限位板26截面呈凸型结构,凸出部分与连杆一27贴合;通过液压缸22带动往复杆23往右运动,通过横板24带动连杆一27向右运动,利用限位板26使连杆一27保持竖直状态,连杆一27使连杆二28绕限位板26销轴转动,利用连杆二28转动,带动压缩板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二次污染型垃圾处理清运车,包括支撑装置(1)、压缩装置(2)和收集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1)内部右侧安装有压缩装置(2),支撑装置(1)内部左侧安装有收集装置(3);其中:/n所述的支撑装置(1)包括底盘(11)、车厢(12)、车厢门(13)、转辊(14)和把手(15),所述的底盘(11)上端面上安装有车厢(12),车厢(12)右端面上通过轴承对称安装有转辊(14),转辊(14)上安装有车厢门(13),车厢门(13)上安装有把手(15);/n所述的压缩装置(2)包括储存槽(21)、液压缸(22)、往复杆(23)、横板(24)、支撑架(25)、限位板(26)、连杆一(27)、连杆二(28)和压缩板机构(29),所述的车厢(12)内部右侧设置有储存槽(21),储存槽(21)右端面上侧安装有液压缸(22),液压缸(22)活动端上安装有往复杆(23),往复杆(23)端头上安装有横板(24),横板(24)前后两侧通过销轴安装有连杆一(27),连杆一(27)通过销轴安装有连杆二(28),连杆二(28)上安装有压缩板机构(29),往复杆(23)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架(25),支撑架(25)通过固定方式与车厢(12)连接,支撑架(25)截面呈T型结构,支撑架(25)上对称均匀安装有限位板(26),限位板(26)位于连杆二(28)上下两侧,限位板(26)左侧通过固定方式与车厢(12)连接,限位板(26)通过销轴与连杆二(28)连接,上侧限位板(26)内侧面贴紧连杆一(27);/n所述的收集装置(3)包括污水槽(31)、收集孔槽(32)、污水管(33)、电动水泵(34)、输送管(35)、抽水盖(36)和水泵座(37),所述的车厢(12)内部左侧设置有污水槽(31),污水槽(31)上侧通过卡槽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抽水盖(36),污水槽(31)下端面上安装有输送管(35),底盘(11)上端面上安装有水泵座(37),水泵座(37)上安装有电动水泵(34),电动水泵(34)输出口与输送管(35)连接,储存槽(21)下端面上均匀设置有收集孔槽(32),收集孔槽(32)下端安装有污水管(33),污水管(33)与电动水泵(34)输入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二次污染型垃圾处理清运车,包括支撑装置(1)、压缩装置(2)和收集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1)内部右侧安装有压缩装置(2),支撑装置(1)内部左侧安装有收集装置(3);其中:
所述的支撑装置(1)包括底盘(11)、车厢(12)、车厢门(13)、转辊(14)和把手(15),所述的底盘(11)上端面上安装有车厢(12),车厢(12)右端面上通过轴承对称安装有转辊(14),转辊(14)上安装有车厢门(13),车厢门(13)上安装有把手(15);
所述的压缩装置(2)包括储存槽(21)、液压缸(22)、往复杆(23)、横板(24)、支撑架(25)、限位板(26)、连杆一(27)、连杆二(28)和压缩板机构(29),所述的车厢(12)内部右侧设置有储存槽(21),储存槽(21)右端面上侧安装有液压缸(22),液压缸(22)活动端上安装有往复杆(23),往复杆(23)端头上安装有横板(24),横板(24)前后两侧通过销轴安装有连杆一(27),连杆一(27)通过销轴安装有连杆二(28),连杆二(28)上安装有压缩板机构(29),往复杆(23)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架(25),支撑架(25)通过固定方式与车厢(12)连接,支撑架(25)截面呈T型结构,支撑架(25)上对称均匀安装有限位板(26),限位板(26)位于连杆二(28)上下两侧,限位板(26)左侧通过固定方式与车厢(12)连接,限位板(26)通过销轴与连杆二(28)连接,上侧限位板(26)内侧面贴紧连杆一(27);
所述的收集装置(3)包括污水槽(31)、收集孔槽(32)、污水管(33)、电动水泵(34)、输送管(35)、抽水盖(36)和水泵座(37),所述的车厢(12)内部左侧设置有污水槽(31),污水槽(31)上侧通过卡槽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抽水盖(36),污水槽(31)下端面上安装有输送管(35),底盘(11)上端面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文龙李梦然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米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