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丹丹专利>正文

一种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180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分离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制备的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具有良好抗菌性和亲水性,当二氧化钛受一定能量的光子激发后,会发生光催化反应并产生许多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这些强氧化性物质能与有机物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将有机物降解,由于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在内的微生物都是由有机物构成的,所以二氧化钛能在光的激发下降解微生物的有机组分而损伤甚至杀死细菌、真菌、病毒;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改性醋酸纤维素和改性聚偏氟乙烯粉末共混,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改性添加制备具有良好亲水性和透过性的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functional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分离膜

技术介绍
分离膜是一种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膜材料,它可以使流体内的一种或者几种物质透过,而其他物质不透过,从而起到浓缩和分离纯化的作用。由于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等多项功能,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显著的体现出高效、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尤其是在节约能源以及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在当今分离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世界上,能源紧缺、水资源的荒废以及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膜分离技术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人士的普遍重视。到目前为止,膜分离技术已在食品、生化制药、海水淡化、石油能源、航天等多个行业领域成功的应用。偏氟乙烯是(PVDF)一类白色粉末状半结晶态聚合物,通常是由偏二氟乙烯聚合而成,密度为1.76~1.77g/cm3一般氟含量可达60wt%左右,氢含量是3wt%,结晶度是35%~70%,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9℃,热分解温度在316℃之上。聚偏氟乙烯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n取改性聚偏氟乙烯粉末、改性醋酸纤维、聚乙烯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将改性聚偏氟乙烯粉末、改性醋酸纤维、聚乙烯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在温度为80~90℃下搅拌3~4h,静置脱泡1~2h,得铸膜液,将铸膜液倒在干净水平的玻璃板上刮平,并置于40~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冷却至室温,揭膜即得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取改性聚偏氟乙烯粉末、改性醋酸纤维、聚乙烯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将改性聚偏氟乙烯粉末、改性醋酸纤维、聚乙烯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在温度为80~90℃下搅拌3~4h,静置脱泡1~2h,得铸膜液,将铸膜液倒在干净水平的玻璃板上刮平,并置于40~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冷却至室温,揭膜即得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聚偏氟乙烯粉末的制备步骤为:
(1)按质量比1∶20将淀粉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糊化处理,得糊化淀粉液;
(2)在糊化淀粉液中加入聚偏氟乙烯粉末,在温度为60~70℃,氮气气氛下继续搅拌1~2h,冷却至室温,得改性聚偏氟乙烯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醋酸纤维的制备步骤为:
(1)将醋酸纤维素浸泡在抗菌剂中,在温度为40~50℃,转速为120~160r/min下振荡1~2h,过滤得滤渣;
(2)将滤渣置于60℃的烘箱中干燥40~50min,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洗至清洗液为中性,继续干燥至恒重,得改性醋酸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聚偏氟乙烯粉末、改性醋酸纤维、聚乙烯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之间的比例为: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20~28份改性聚偏氟乙烯粉末、5~15份改性醋酸纤维、1~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0~60份N,N-二甲基乙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搅拌糊化处理步骤为:按质量比1∶20将淀粉和去离子水混合,在氮气气氛下温度为90~95℃,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周丹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