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降低患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026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患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应用碳量子点纳米颗粒制备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并树干注射于黄龙病罹病柑橘植株。所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的制备在于碳量子点纳米颗粒制备和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制备。所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具有尺寸小的优点,小于筛管的孔径,而病原菌寄生于植物的筛管中,因此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且相应的溶液性质稳定,均一,符合注射要求。所提供的降低患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对于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在农业中具有大规模应用的潜力。

A method to reduce the clas content of the pathogen of Citrus Yellow Dragon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患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患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柑橘黄龙病(CitrusHuanglongbing,HLB)全球肆虐,对于台风地区或需要保护的柑橘品种,仍缺治疗之法,树体一旦感染,只能砍除。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家们进行了激素、营养干预、渗透胁迫耐受性的小分子靶标CLas毒力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防治黄龙病的研究,效果依然不够理想。虽然美国迫于压力,放开了土霉素(Oxytetracycline,土霉素)和链霉素在佛州柑橘园的使用,但目前抗生素类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滞后,亟需寻找新型抗菌药物来解决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土霉素因不易使病原菌产生抗性而备受关注,目前广泛应用于防治对链霉素产生抗性的苹果和梨火疫病病原菌Erwiniaamylovora、桃穿孔病原菌Xanthomonasarboricola和蔬菜上病原菌Pseudomonasspp.、Xanthomonasspp.等病原菌。另外,土霉素也通过注射树干用于防治由植原体引起的棕榈和榆树韧皮部坏死病。并且,土霉素是目前唯一允许使用树干注射方法进行病害防治的抗生素。荧光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尺寸1~10nm,具有荧光优异、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和制备成本廉价等特点。碳量子点表面有较多的悬空键,显示不饱和性,容易与周围原子结合形成更稳定状态,目前在生物传感成像和显示技术方面皆被广泛应用,其荧光颜色可通过改变激发波长进行简单调整。Huetal.制备b-PEI包被的碳量子点,可在血浆中均匀分布,表明碳量子点可用于生物体内的标记。碳量子点颗粒用于荧光探针优势明显,水溶性高、毒性小且光稳定性强,其表面覆盖有羧基和羟基等亲水基团,导致水溶性极高,Zhaoetal.研究表明碳量子点不破坏人类肾细胞,经聚丙烯酸(PAA)、聚乙二醇(PEG)等功能化的碳量子点细胞毒性也很小,Yangetal.通过PL衰减曲线测定表明碳量子点荧光强度72h内稳定。因此,为提高土霉素在柑橘黄龙病中的应用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患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黄龙病柑橘品种的病原菌CLas(CandidatusLiberibacterasisticus,CLas)含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使用了所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对比氧化铁纳米土霉素,其尺寸小,易进入筛管,在植株中的转移速度快并显著降低患柑橘黄龙病柑橘品种的CLas含量,有着较好的抑菌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所述降低患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为在离地10~15cm处钻孔0.6~1.5cm深,应用注射器注入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所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的制备在于以下步骤:1)碳量子点纳米颗粒制备:采用水热法制备,称取柠檬酸和量取乙二胺溶解于去离子水中,200℃加热过夜,反应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10%聚丙烯酸加入碳量子点溶液中,在80℃下加热4h,获得碳量子点-聚丙烯酸,经透析,真空干燥得碳量子点纳米颗粒;2)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制备:将已制备的碳量子点纳米颗粒分散于水中,并加入土霉素分散,80℃搅拌1h,之后搅拌至常温,即得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进一步,碳量子点纳米颗粒与土霉素吸附连接。进一步,所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的注射浓度为0.1~0.2g/株。优选的,所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的注射浓度为0.1g/株。进一步,所述柑橘品种为伏令夏橙植株。进一步,所述柠檬酸与乙二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05:0.335。进一步,所述乙二胺与聚丙烯酸的体积比为0.335:1。进一步,所述碳量子点纳米颗粒的尺寸为4nm。进一步,所述碳量子点纳米颗粒表面有亲水基团-OH和-COOH。进一步,注射所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24h后在植株茎、根和叶片中的含量比为219:173:8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具有尺寸小的优点,小于筛管的孔径,而病原菌寄生于植物的筛管中,因此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且相应的溶液性质稳定,均一,符合注射要求。所提供的降低患柑橘黄龙病柑橘品种的CLas含量的方法对于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在农业中大规模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碳量子点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图2为氧化铁纳米颗粒透射电镜图。图3为不同激发波长下碳量子点纳米颗粒的荧光光谱图。图4为碳量子点纳米颗粒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5为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溶液。图6为氧化铁纳米土霉素溶液。图7为三种土霉素制剂在5年生伏令夏橙茎组织的转移及分布,a、b代表在0.05%水平差异显著性(P<0.05)。图8为三种土霉素制剂在5年生伏令夏橙根组织的转移及分布,a、b代表在0.05%水平差异显著性(P<0.05)。图9为三种土霉素制剂在5年生伏令夏橙叶组织的转移及分布,a、b代表在0.05%水平差异显著性(P<0.05)。图10为不同土霉素制剂处理4年生伏令夏橙后叶片中的黄龙病菌含量变化。具体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仅局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的制备碳量子点纳米颗粒制备:采用水热法制备,称取柠檬酸1.0507g和量取乙二胺335μL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将溶液转移到烧瓶上(50mL),200℃加热过夜,反应之后,反应器自然冷却至室温,生产收率为50%,将1mL10%聚丙烯酸(PAA,Sigma)加入碳量子点溶液溶液中,在80℃下加热4h,获得碳量子点-聚丙烯酸,在透析袋中透析,真空干燥得碳量子点纳米颗粒;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制备:将已制备的碳量子点纳米颗粒分散于水中,并加入土霉素分散,80℃搅拌1h,之后搅拌至常温,即得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制剂呈红棕色、溶液均一稳定、久置后无沉淀产生(图5)。实施例2氧化铁纳米土霉素的制备氧化铁纳米颗粒制备:共沉淀方法制备氧化铁纳米颗粒,将8.1g的FeCl3·6H2O溶解在适量去离子水中,将得到的溶液转移到三颈烧瓶,搅拌加热到70℃。4.4gFeCl2·4H2O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过滤后,取75mL加入三颈烧瓶中,在剧烈搅拌下,加入18mL25%浓缩氨水,1min后,滴加4.66g油酸,在70℃下搅拌1h,反应完成后得到黑色果冻状沉淀物,通过外加磁场从反应体系中分离,乙醇洗涤两次洗去过量的油酸,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氧化铁纳米土霉素的制备:将已制备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分散于水中,并分别加入土霉素分散,80℃搅拌1h,之后搅拌至常温,即得到氧化铁纳米土霉素。氧化铁纳米土霉素制剂为深棕色、溶液较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患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离地10~15cm处钻孔0.6~1.5cm深,树干注射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所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的制备在于以下步骤:/n1)碳量子点纳米颗粒制备:采用水热法制备,称取柠檬酸和量取乙二胺溶解于去离子水中,200℃加热过夜,反应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10%聚丙烯酸加入碳量子点溶液中,在80℃下加热4h,获得碳量子点-聚丙烯酸,经透析,真空干燥得碳量子点纳米颗粒;/n2)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制备:将已制备的碳量子点纳米颗粒分散于水中,并加入土霉素分散,80℃搅拌1h,之后搅拌至常温,即得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患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离地10~15cm处钻孔0.6~1.5cm深,树干注射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所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的制备在于以下步骤:
1)碳量子点纳米颗粒制备:采用水热法制备,称取柠檬酸和量取乙二胺溶解于去离子水中,200℃加热过夜,反应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10%聚丙烯酸加入碳量子点溶液中,在80℃下加热4h,获得碳量子点-聚丙烯酸,经透析,真空干燥得碳量子点纳米颗粒;
2)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制备:将已制备的碳量子点纳米颗粒分散于水中,并加入土霉素分散,80℃搅拌1h,之后搅拌至常温,即得到碳量子点纳米土霉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量子点纳米颗粒与土霉素吸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廷山钱坤胡军华周彦周常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