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35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属于园艺栽培技术领域。所述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培育艾草丛;释放七星瓢虫或者草蛉;定植农作物;悬挂黄色粘虫板;采收农作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艾草、七星瓢虫或草蛉、黄色粘虫板三者共同作用来防控蚜虫,具体是:一是利用蚜虫对艾草嫩叶的趋食性,将其诱集到艾草嫩叶上;二是释放七星瓢虫或草蛉捕食蚜虫;三是在艾草上方悬挂黄色粘虫板,利用蚜虫趋黄色的特点,将有翅蚜虫诱至黄色粘虫板上使之无法逃脱。三者共同作用,防治蚜虫效果好,能避免作物遭到蚜虫危害,同时还能迅速、有效降低田间蚜虫的虫口密度,且不会造成农药残留和蚜虫抗药性,达到物理和生物防治蚜虫的目的。

A control method of vegetable aphid in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属于园艺栽培

技术介绍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蚜虫可通过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的汁液造成直接为害,也可通过传播病毒病等造成间接为害。大棚蔬菜蚜虫包含蚜虫中的几个为害蔬菜的种类,一种是菜蚜,又名萝卜蚜、菜缢管蚜,常与桃蚜混合发生,主要为害乌塌菜、菜薹、白菜、萝卜、芥菜、青菜、甘蓝、花椰菜、芜菁等十字科蔬菜,偏嗜白菜及芥菜,为害蔬菜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受害幼叶向下畸形卷缩,使植株矮小,留种菜受害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和结籽,同时传播病毒病。另一种是瓜蚜,又叫棉蚜,主要为害瓜类以及茄果类蔬菜,成虫及若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植物汁液,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植株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前枯落,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目前,大棚蔬菜生产中通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蚜虫,会造成农作物药物污染,还会消耗人力,支出成本高,而且长时间采用农药灭杀蚜虫,会使蚜虫产生抗药性。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艾草、七星瓢虫或草蛉、黄色粘虫板三者共同作用来防控蚜虫,具体是:一是利用蚜虫对艾草嫩叶的趋食性,将其诱集到艾草生长点附近嫩叶上;二是释放七星瓢虫或草蛉捕食蚜虫;三是在艾草上方悬挂黄色粘虫板,利用蚜虫趋黄色的特点,将有翅蚜虫诱至黄色粘虫板上使之无法逃脱。三者共同作用,防治蚜虫效果好,能迅速、有效控制田间蚜虫的数量,且不会造成农药残留和蚜虫抗药性,达到物理和生物防治蚜虫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培育艾草丛按照每亩大棚面积种植15m2-20m2艾草丛的比例,划分出多个艾草丛种植区域,翻土整成条状畦并浇透水;取新鲜的艾草老根,分别剪成根段均匀放入条状畦内,覆土、浇透水后覆盖塑料薄膜,待7d-20d有新叶长出时将塑料薄膜去除;之后,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拔除杂草,控制艾草的长度≤60cm且≥15cm;步骤2:释放七星瓢虫或者草蛉当艾草生长点附近开始聚集蚜虫时,按每平方米艾草丛释放20只-40只七星瓢虫或草蛉的比例,向艾草丛释放七星瓢虫或草蛉;步骤3:定植农作物将大棚艾草丛种植区域以外的土地进行整地、施肥后整成畦床,当艾草的长度≥6cm时种植农作物,常规管理;步骤4:悬挂黄色粘虫板在释放七星瓢虫或草蛉后7d-10d,按照每平方米艾草丛面积悬挂1张黄色粘虫板的比例,在步骤1的艾草丛上方10cm-15cm处悬挂黄色粘虫板;步骤5:采收农作物农作物采收结束后,清洁大棚并对艾草丛进行修剪、维护,用于下季农作物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第一点,艾草,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现有技术中未见有将艾草用于蚜虫防治的相关报道。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常年从事农业研究工作,通过试验发现蚜虫对艾草嫩叶具有强烈的趋食性。其中,步骤1中,及时拔除杂草,可避免其它杂草影响到艾草对蚜虫的诱集效果。控制艾草的长度≤60cm且≥15cm,既达到了诱集蚜虫的效果,又避免艾草过高影响到大棚内作物的生长。第二点,利用蚜虫对艾草生长点附近嫩叶的强烈趋食性,成功将蚜虫从整个生产区域的作物上聚集到艾草丛里,既避免农作物遭受蚜虫为害又便于将蚜虫集中消灭。第三点,七星瓢虫或草蛉是蚜虫的天敌,在蚜虫发生初期释放七星瓢虫或草蛉,可以捕食蚜虫,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蚜虫的虫口密度,有效控制蚜虫数量。第四点,在艾草上方悬挂黄色粘虫板,利用蚜虫趋黄色的特点,将有翅蚜虫诱至黄色粘虫板上使之无法逃脱。综上,艾草、七星瓢虫或草蛉、黄色粘虫板三者共同作用,诱杀蚜虫效果好,能避免作物遭到蚜虫为害,还能迅速、有效控制田间蚜虫的数量,且不会造成农药残留和蚜虫抗药性,达到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蚜虫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艾草、七星瓢虫或草蛉、黄色粘虫板三者共同作用来防控蚜虫,具体是:一是利用蚜虫对艾草嫩叶的趋食性,将其诱集到艾草生长点附近嫩叶上;二是释放七星瓢虫或草蛉捕食蚜虫;三是在艾草丛上方悬挂黄色粘虫板,利用蚜虫趋黄色的特点,将有翅蚜虫诱至黄色粘虫板上使之无法逃脱。三者共同作用,诱杀蚜虫效果好,能避免作物遭到蚜虫为害,还能迅速有效控制田间蚜虫的数量,且不会造成农药残留和蚜虫抗药性,达到物理和生物防治蚜虫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更环保。本专利技术是采用物理和生物相结合来防治蚜虫,相对于喷施农药的方法而言,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健康。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更节省成本。与喷施农药的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省去了多次施药的人工成本与农药成本,且每亩大棚面积悬挂15-20张黄色粘虫板的成本在20元左右,远远低于反复喷药所需的人工和农药成本。而七星瓢虫或者草蛉可人工繁殖或购买,艾草丛只需种植一次便可长久有效,成本可忽略。4、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效率更高。采用药剂防治方法,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施药,且往往会因为蚜虫对药剂产生耐药性、抗药性以及喷药操作方面人为因素的影响,农作物依然会受到蚜虫的为害。本专利技术可以在蚜虫发生初期将其从农作物上诱集到艾草丛里,再利用天敌捕食和黄板诱捕,使蚜虫完全没有机会危害作物的同时,还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被消灭,不会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也不为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能给农作物提供一个更友好的生长环境。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艾草丛种植区域设置在大棚内的四周边和/或中间位置。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大棚内的四周边和/或中间位置分别设置艾草种植区域,既能形成有效的艾草丛,也能避免对大棚农作物种植造成不便。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单个艾草种植区域的面积为≥0.5m2。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更好地集中艾草散发的味道,形成有效的蚜虫诱集区域,达到高效诱集蚜虫的效果。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根段的长度为3cm-5cm,且带两个节以上。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根段的长度3cm-5cm可给新芽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且带两个节以上能增加根段长出至少一个新芽的机率。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条状畦的宽度为15cm-20cm,长度为5m-10m。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形成有效的艾草丛,也能避免对大棚农作物种植造成不便。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根段均匀放入条状畦内的间距为3cm×3cm,可以在艾草发芽以后形成密集的艾草丛。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覆土的厚度为2cm-3cm,可以起到保温、保湿效果,以促进新芽萌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培育艾草丛/n按照每亩大棚面积种植1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培育艾草丛
按照每亩大棚面积种植15m2-20m2艾草丛的比例,划分出多个艾草丛种植区域,翻土整成条状畦并浇透水;
取新鲜的艾草老根,分别剪成根段均匀放入条状畦内,覆土、浇透水后覆盖塑料薄膜,待7d-20d有新叶长出时将塑料薄膜去除;之后,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拔除杂草,控制艾草的长度≤60cm且≥15cm;
步骤2:释放七星瓢虫或者草蛉
当艾草生长点附近开始聚集蚜虫时,按每平方米艾草丛释放20-40只七星瓢虫或草蛉的比例,向艾草丛释放七星瓢虫或草蛉;
步骤3:定植农作物
将大棚艾草丛种植区域以外的土地进行整地、施肥后整成畦床,当艾草的长度≥6cm时种植农作物,常规管理;
步骤4:悬挂黄色粘虫板
在释放七星瓢虫或草蛉后7d-10d,按照每平方米艾草丛面积悬挂1张黄色粘虫板的比例,在步骤1的艾草丛上方10cm-15cm处悬挂黄色粘虫板;
步骤5:采收农作物
农作物采收结束后,清洁大棚并对艾草丛进行修剪、维护,用于下季农作物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艾草丛种植区域设置在大棚内的四周边和/或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蔬菜蚜虫的防控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琼李海炎万保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