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013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及方法,用于将电机内部的引出线引出至电机的机壳外部,电机出线结构包括:固定于机壳外部表面的接线盒,接线盒同时位于机壳的边角位置;自电机内部经设置在机壳上的出线孔进入接线盒内部的引出线;布置于接线盒内部用于固定引出线的线缆固定架;引出线在接线盒内形成电缆线,电缆线通过开设在接线盒上的螺孔引出至机壳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电机出线结构占用空间体积大,在某些特定场合无法满足电机安装要求的技术问题,出线结构合理紧凑、工艺操作性好、可靠性高。

A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otor outgo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机的出线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电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机的功率密度、空间限制、散热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车辆牵引电机中,由于车辆内部空间的限制,对牵引电机的外形尺寸要求极为苛刻。在功率较大的电机中,电机通常采用成型绕组,而线圈采用扁铜线绕制,嵌装于定子铁心槽内。电机内部的引出线通过接线盒20及接线板30引出。接线盒20的位置一般位于电机的机壳10顶部或侧部,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接线板30位于接线盒20的内部,外部的电缆线2与电机内部的引出线1通过接线板30相连,并采用螺栓固定在接线板30上,如附图3所示。在传统结构中,电机内部的引出线1通过出线孔引出,并固定在接线板30上,接线板30通过螺栓固定在接线盒20的内部,外部的电缆线2与内部的引出线1通过接线板30相连,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接线板30上。这种出线方式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由于内部的引出线1与外部的电缆线2需要通过接线板30进行连接,接线板30需要考虑自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出线结构,用于将电机内部的引出线(1)引出至所述电机的机壳(10)外部,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于所述机壳(10)外部表面的接线盒(20),所述接线盒(20)同时位于所述机壳(10)的边角位置,并靠近电机的端盖安装;/n自所述电机内部经设置在所述机壳(10)上的出线孔(4)进入所述接线盒(20)内部的引出线(1);/n布置于所述接线盒(20)内部用于固定所述引出线(1)的线缆固定架(5);/n所述引出线(1)在所述接线盒(20)内形成电缆线(2),所述电缆线(2)通过开设在所述接线盒(20)上的螺孔引出至所述接线盒(20)的外部;/n所述引出线(1)与所述电缆线(2)相连的一端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出线结构,用于将电机内部的引出线(1)引出至所述电机的机壳(10)外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于所述机壳(10)外部表面的接线盒(20),所述接线盒(20)同时位于所述机壳(10)的边角位置,并靠近电机的端盖安装;
自所述电机内部经设置在所述机壳(10)上的出线孔(4)进入所述接线盒(20)内部的引出线(1);
布置于所述接线盒(20)内部用于固定所述引出线(1)的线缆固定架(5);
所述引出线(1)在所述接线盒(20)内形成电缆线(2),所述电缆线(2)通过开设在所述接线盒(20)上的螺孔引出至所述接线盒(20)的外部;
所述引出线(1)与所述电缆线(2)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接线端子一(12),所述电缆线(2)与所述引出线(1)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接线端子二(13);所述电机出线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一(12)和接线端子二(13)的连接螺栓(11);
所述线缆固定架(5)焊接固定在所述接线盒(20)的内部,所述引出线(1)通过绑扎带固定在所述线缆固定架(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出线结构还包括包裹在所述接线端子一(12)和接线端子二(13)外部的外包绝缘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出线结构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接线盒(20)上的电缆旋紧件(3),所述电缆线(2)通过所述电缆旋紧件(3)固定在所述接线盒(20)上,并引出至所述接线盒(20)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旋紧件(3)通过所述螺孔安装在所述接线盒(20)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江华罗英露何思源王健陈致初刘春秀李伟业李坤刘雄盛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