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插USB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89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34
一种正反插USB插座,包括金属中板、分列于所述金属中板上下两侧的第一、第二端子组、将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与金属中板成型于一体的绝缘本体及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遮蔽壳体在所述基部或基部前方位置处向内冲压形成若干前挡部,所述前挡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在插拔方向上存在间隙;本申请可有效防止插头过插破坏焊接结构。

Plug the USB socket forward and backw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反插USB插座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正反插USB插座。
技术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01510840281.6号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正反插USB插座,包括插接件及套设于所述插接件上的金属外壳,所述插接件包括第一、第二端子组及将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成型于一体的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筒状体及由所述筒状体围设成的插接空间,所述对接舌部位于所述插接空间内以与插头对接。所述金属外壳在所述基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夹持所述基部的前挡部与后挡部,所述前挡部承受来自对接插头的力量,防止插坏绝缘本体。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当对接插头力量过大时,所述插头的插入力会使所述前挡部变形,进而推动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使绝缘本体产生位移,由此会导致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与印刷电路板的焊锡出现松脱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承受插头的过插力量,同时保证导电端子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焊接结构稳定的正反插USB插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反插USB插座,包括金属中板、分列于所述金属中板上下两侧的第一、第二端子组、将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与金属中板成型于一体的绝缘本体及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遮蔽壳体在所述基部或基部前方位置处向内冲压形成若干前挡部,所述前挡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在插拔方向上存在间隙。优选地,所述基部的后端缘设有卡扣孔,所述遮蔽壳体对应所述卡扣孔位置处设有卡持于所述卡扣孔内的卡扣片。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自所述基部向后延伸形成的尾部,所述尾部上侧及所述基部下侧后端缘设有卡扣孔,所述遮蔽壳体对应所述卡扣孔位置处设有卡持于所述卡扣孔内的卡扣片。优选地,所述基部后部分的外径增大,所述遮蔽壳体的后端缘向后插入时抵持于所述基部外径增大部分的前端面上。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的尾部横向两侧的前端面设有限位部,所述遮蔽壳体的后端缘抵持于所述限位部上。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前端缘上设有避位槽,所述前挡部收容于所述避位槽内,所述前挡部的后端与所述避位槽的后端面之间存在间隙。优选地,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外围体、通过所述外围体围设成的插接空间及自所述外围体向后延伸形成的覆盖于所述尾部上方的覆盖部。优选地,所述外围体前部分横向两侧向下延伸形成有焊脚,所述覆盖部横向两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有焊接部。优选地,所述尾部下方形成有卡孔,所述覆盖部横向两侧设有卡入所述卡孔内的卡接片。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遮蔽壳体的前挡部与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之间存在间隙,即在对接插头过度插入导致所述前挡部变形时不会进而推动所述绝缘本体并导致导电端子组焊点断裂的问题发生。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插接件的立体图;图3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插接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沿图1所示A-A虚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包括插接件A及套设于所述插接件A外的遮蔽壳体10。所述插接件包括金属中板50、分列于所述金属中板50上下两侧的第一、第二端子组30,40及将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30,40与金属中板50成型于一体的绝缘本体20。重点参阅图3所示,所述第一端子组30通过注塑成型第一绝缘体31并固持为一体;所述第二端子组40与所述金属中板50分离层叠注塑成型形成将所述第二端子组40与所述金属中板50成型为一体的第二绝缘体41。所述第一、第二绝缘体31,41组合后再次进过注塑成型形成所述绝缘本体20。重点参阅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0包括基部21、自所述基部21前向延伸形成的加厚部22、自所述加厚部22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23及自所述基部21后向延伸形成的尾部24。所述基部21的外径大于所述加厚部22的外径,所述加厚部22的外径大于所述对接舌部23的外径。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30,40分别裸露于所述对接舌部23的上下两侧表面。所述基部21靠近所述加厚部22一侧的前端缘开设有若干避位槽211。所述尾部24的后端缘或所述基部21的后端缘开设有若干卡扣槽241。所述尾部24位于横向外侧形成有抵挡于所述基部21后端缘212的限位部242。所述尾部24是自所述基部21的上侧部分向后延伸形成的,所述尾部24的底部开设有卡孔243。上侧的卡扣槽241位于所述尾部24的后端缘,下侧的卡扣槽241则位于所述基部21的后端缘。重点参阅图1、图4所示,所述遮蔽壳体10包括外围体11、通过所述外围体11围设成的插接空间12、自所述外围体11后向延伸形成的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20的尾部24上方的覆盖部13及自所述覆盖部13横向两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焊接部17。所述遮蔽壳体10的外围体11的上下侧面对应所述绝缘本体20的避位槽211位置处向下冲压形成延伸入所述避位槽211内的前挡部14;所述外围体11或所述覆盖部14在对应所述绝缘本体20的卡扣槽241位置处冲压形成延伸入所述卡扣槽241内的卡扣片15。所述外围体11前部分的横向两侧还向下延伸形成有焊脚16。所述遮蔽壳体10的覆盖部13的横向两侧还折弯延伸形成有卡入所述卡孔243内卡接片19。在组装时,所述遮蔽壳体10自所述绝缘本体20的前端套入,所述前挡部14收容于所述避位槽211内,所述外围体11的后端缘18抵接于所述绝缘本体20的尾部24前端面的限位部242上以限制所述遮蔽壳体10向后移动的位置;随后,折弯所述卡扣片15使所述卡扣片15卡入所述卡扣槽241内限制所述遮蔽壳体10向前移动的位置,同时折弯所述卡接片19卡入所述卡孔243内,所述卡接片19还可以作为焊脚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以增加强度。所述前挡部14用于抵挡并承受来自对接插头的插入力,所述前挡部14与所述避位槽211的后端面之间存在间隙70,当所述对接插头过度插入时,纵使所述前挡部14产生部分变形,也不会向后推挤所述绝缘本体20而造成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30,40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焊点断裂。而前限位可以通过外围体11的后端缘18抵持于所述尾部24前端的限位部242上予以解决。在实际实施中,所述前挡部14也可以是不收容于所述避位槽211内,可以位于所述基部21的前端并与所述基部21的前端面之间存在间隙即可。所述外围体11与所述限位部242的限位,所述限位部242可以设于所述基部21后端,即所述基部21后端部分外径增大使所述外围体11的后端缘18抵持于外径增大部分即可。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遮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反插USB插座,包括金属中板、分列于所述金属中板上下两侧的第一、第二端子组、将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与金属中板成型于一体的绝缘本体及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遮蔽壳体在所述基部或基部前方位置处向内冲压形成若干前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在插拔方向上存在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插USB插座,包括金属中板、分列于所述金属中板上下两侧的第一、第二端子组、将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与金属中板成型于一体的绝缘本体及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遮蔽壳体在所述基部或基部前方位置处向内冲压形成若干前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在插拔方向上存在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后端缘设有卡扣孔,所述遮蔽壳体对应所述卡扣孔位置处设有卡持于所述卡扣孔内的卡扣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自所述基部向后延伸形成的尾部,所述尾部上侧及所述基部下侧后端缘设有卡扣孔,所述遮蔽壳体对应所述卡扣孔位置处设有卡持于所述卡扣孔内的卡扣片。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后部分的外径增大,所述遮蔽壳体的后端缘向后插入时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华张少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