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87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通过所述机器人快换母头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使得机器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自适应夹具抓取电池模组的过程中,可以吸收机器人自身的震动以及运动过程产生的震动,具有缓冲避震的功能,使得抓取电池模组的过程更平稳、安全,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滑动方向为相向或背离滑动,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爪组可以采用抱夹或者吊装的方式进行抓取电池模组;通过在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的外侧端各设置一所述缓冲限位保护装置,可以在所述第一气缸或第二气缸的因意外发生断气失效后,起缓冲保护作用,避免刚性碰撞以及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从所述支撑座底部脱离而造成安全隐患。

An adaptive fixture for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的电池组装设备
,特别是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领域,电池模组要组装成电池包作为新能源动力使用。在电池包装配流水线上,需要将电池模组搬运至电池包箱体上。目前常使用半自动化工装,由人工使用工装进行抓取,夹紧,起吊,平移等动作,这种通过人工使用工装的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危险性高以及精度差的缺点。因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0366093.3,公布号为106981678A,公告日为2017.07.25,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入箱的抓手夹具,包括机器人快换母头、支撑板、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以及尺寸检测板等,可以采用工业机器人配合抓手夹具对模组进行抓取,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危险性,提高了工作精度。但是,还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机器人在工作是自身存在震动,且在抓取移动过程也存在震动或晃动,而抓手夹具与机器人是非柔性连接的,无法缓冲或者吸收这些震动,使得抓取及放置动作不够平稳,抓取风险大;(2)、采用尺寸检测板进行检测,不够精准,抓取模组识别误差大,精度还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具有缓冲、避震功能,可以采用机器人配合该夹具,实现自动化抓取或搬运电池模组,且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电池模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包括机器人快换母头,还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夹爪组、第二夹爪组、支撑座、两缓冲限位保护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是否有电池模组和抓取电池模组是否到位的传感器;所述机器人快换母头能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两者呈对称布置,同时滑动方向为相向或背离滑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夹爪组;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夹爪组;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之间,同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背离布置;两所述缓冲限位保护装置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位于两所述缓冲限位保护装置之间;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分别通过滑轨和滑块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爪组包括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一夹爪;每所述第一夹爪的底部凸设有一第一吊装插销;两所述第一夹爪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且两所述第一夹爪的第一吊装插销平行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杆的内侧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夹爪组包括第二横杆和两个第二夹爪;每所述第二夹爪的底部凸设有一第二吊装插销;两所述第二夹爪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且两所述第二夹爪的第二吊装插销平行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杆的内侧面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每所述缓冲限位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缓冲件、支撑杆以及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横杆或第二横杆是否和缓冲件接触的接近开关;两个所述固定板一一对应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两端中间位置;两所述缓冲件一一对应且相向固定安装在两所述固定板上,同时两所述缓冲件的端部分别向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凸进并超过所述滑轨的两端;两所述接近开关一一对应对称且相向固定安装在两所述固定板上;两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对称且相向固定安装在两所述固定板上,且两所述支撑杆相向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缓冲件自然状态的位置和最大压缩量的位置之间。进一步地,每所述缓冲件为液压缓冲器。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机器人快换母头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呈前后水平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呈左右水平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且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至少布置有一个第一缓冲组,且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每所述第一缓冲组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进行柔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至少布置有一个第二缓冲组,且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每所述第二缓冲组和所述支撑座进行柔性连接。进一步地,每所述第一缓冲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螺栓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和第一螺栓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一螺栓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所述第一螺栓还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一弹簧后伸进所述第一沉孔内,所述第一弹簧分别抵住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固定座;每所述第二缓冲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螺栓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和第二螺栓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二螺栓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且所述第二螺栓还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座、第二弹簧后伸进所述第二沉孔内,所述第二弹簧分别抵住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座。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气缸、锁止销和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并竖直向下;所述锁止销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且所述锁止销随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后,伸进所述第一衬套的内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通过所述机器人快换母头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使得机器人在使用本技术所述的自适应夹具抓取电池模组的过程中,可以吸收机器人自身的震动以及运动过程产生的震动,具有缓冲避震的功能,使得抓取电池模组的过程更平稳、安全,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滑动方向为相向或背离滑动,使得本技术的夹爪组可以采用抱夹或者吊装的方式进行抓取电池模组;采用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电池模组和抓取电池模组是否到位相比于
技术介绍
采用尺寸检测板来检测,精度更高,且受电池模组的结构影响更小,从而使得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广。通过在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的外侧端各设置一所述缓冲限位保护装置,可以在所述第一气缸或第二气缸的因意外发生断气失效后,可以对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起缓冲保护作用,避免刚性碰撞以及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从所述支撑座底部脱离而造成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机器人和本技术所述的自适应夹具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自适应夹具的立体图。图4为机器人和本技术所述的自适应夹具连接的分解示意图。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包括机器人快换母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夹爪组、第二夹爪组、支撑座、两缓冲限位保护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是否有电池模组和抓取电池模组是否到位的传感器;/n所述机器人快换母头能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座;/n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两者呈对称布置,同时滑动方向为相向或背离滑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夹爪组;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夹爪组;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之间,同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背离布置;/n两所述缓冲限位保护装置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位于两所述缓冲限位保护装置之间;/n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包括机器人快换母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夹爪组、第二夹爪组、支撑座、两缓冲限位保护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是否有电池模组和抓取电池模组是否到位的传感器;
所述机器人快换母头能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座;
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两者呈对称布置,同时滑动方向为相向或背离滑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夹爪组;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夹爪组;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之间,同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背离布置;
两所述缓冲限位保护装置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位于两所述缓冲限位保护装置之间;
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分别通过滑轨和滑块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组包括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一夹爪;每所述第一夹爪的底部凸设有一第一吊装插销;两所述第一夹爪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且两所述第一夹爪的第一吊装插销平行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杆的内侧面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二夹爪组包括第二横杆和两个第二夹爪;每所述第二夹爪的底部凸设有一第二吊装插销;两所述第二夹爪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且两所述第二夹爪的第二吊装插销平行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杆的内侧面的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使用的自适应夹具,其特征在于:每所述缓冲限位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缓冲件、支撑杆以及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横杆或第二横杆是否和缓冲件接触的接近开关;两个所述固定板一一对应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两端中间位置;两所述缓冲件一一对应且相向固定安装在两所述固定板上,同时两所述缓冲件的端部分别向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凸进并超过所述滑轨的两端;两所述接近开关一一对应对称且相向固定安装在两所述固定板上;
两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对称且相向固定安装在两所述固定板上,且两所述支撑杆相向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缓冲件自然状态的位置和最大压缩量的位置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斌汤平涂广森欧兆锴黄国勇张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