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感应控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86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感应控制灯包括灯头、容置体、外壳体、壳罩及光感应器。容置体内缘设有突起和下凹,并容置基座和电路板。基座上固定灯管,其周缘设置螺纹和导线开口,并由该导线末端设置光感应器,其螺纹下端设有对应突起。电路板基础是节电型灯具电路,其上经集成电路装置光感应开关。外壳体大直径端设置固定孔和固定槽,其小直径端孔部设有内螺纹。外壳体与壳罩之间卡扣接合。借助于光感应器响应灯外环境亮度来控制电路,使灯具能自动呈现明/灭状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感应控制灯,即其灯具结构能响应外界亮度自动起到控制其明/灭的作用。省电型灯具很适合作为长期的照明使用;然而它容易受到损伤,因而需要壳罩来保护;一般以光感应控制器作为响应外在环境是否明亮而自动明/灭的灯具已成为已有技术;然而,当两者要合而为一时,也即在省电型灯具的外壳体上要装置光感应器时,虽则有其盲点,但重要的仍具有显著的省电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感应控制灯,通过设置简单的结构使省电型灯具能有自动控制明/灭的功能,从而扩大其使用范围。实施本技术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所述其构成包括一灯头、一容置体、一外壳体、一壳罩及一光感应器,该容置体上侧内缘设有多个突起和下凹,容置体内容置一基座和一电路板,该基座上固定一灯管,其周缘上设置一螺纹和一导线开口,并由该导线末端设置一包含光感应开关在内的光感应器,而其螺纹下端则设有多个相对应的突起,电路板的基础是节电型灯具电路,其上经由一集成电路装置一光感应开关;外壳体呈喇叭形,其大直径端的外缘上设置一光感应器固定孔和多个固定槽,其小直径端的孔部则设有一内螺纹;壳罩呈上突弧面设有许多透光孔,其平面端则伸出多个扣件;容置体与基座之间为卡扣接合,外壳体与基座之间为螺纹接合,光感应器与外壳体之间为粘固接合以及外壳体与壳罩之间为卡扣接合。现在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光感应控制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图(部份剖示);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中件号说明灯头 10容置体 20内缘21外壳体 30孔 31内螺纹 32周缘 33固定槽 34壳罩40扣件 41光感应器 50基座60开口 61螺纹 62电路板 70导线 71导线 72灯管80光感应开关90 灯座 100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外形图例,其构成包括一灯头10、一容置体20、一外壳体30、一壳罩40及一光感应器50。其中灯头10、容置体20与已有结构相同,灯头10用以装置在灯座(未示出)上,容置体20则供内部灯管等结构的装置。如图2所示为分解图,更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构成,除了灯头10与容置体20外,在容置体20上装置一基座60,一电路板70及一灯管80,外壳体30上设置一孔31、一内螺纹32及多个固定槽34,该孔31可供光感应器50以粘固等方式密合,固定槽34可与壳罩40的扣件41相配而接合。容置体20内部可容置基座60及电路板70,并供导线71固定在灯头10内部,容置体20与基座60固定接合,基座60提供灯管80的固定,在基座60上设置开口61,提供另一组导线72穿出,在该基座60的周缘上设置一螺纹62,该螺纹62与外壳体30的内螺纹32配合,使外壳体30接合在基座60上,且外壳体30的外部周缘33密合于容置体20的内缘21。在组装本技术时,先将电路板70的导线71焊接在灯头10内部,将导线72穿过开口61并设置包含光感应开关90在内的光感应器50,再将基座60及灯管80固定在容置体20上,将外壳体30接合在基座60上,将光感应器50固定在孔31上,最后将壳罩40接合在外壳体30上。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电路的实施例,其上大部分为已有的节电型灯具电路,故不再赘述其工作原理,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下方装置有光感应开关90、集成电路(IC)和光感应器50的控制电路,其工作原理为1.当集成电路第2脚电压Va低于线路电压(VDD)1/3时,集成电路输出为高电压。2.当IC第6脚电Vb高于线路电压2/3时,集成电路输出为低电压。3.光感应开关会因光线强弱改变其内部电阻值。4.当光线增强时,光感应开关阻值下降,使Va及Vb值因之而下降,当Va值降至低于线路电压1/3时,集成电路输出转态为低电压,控制输出装置,使灯管熄灭。5.当光线减弱时,光感应开关阻值上升,使Va及Vb值因之而上升,当Vb值上升高于线路电压2/3时,集成电路输出转态为高电压,控制输出装置,使灯管点亮。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使用状态,此时将本技术光感应控制灯装置在具有电源的灯座100上。当外界环境的光亮程度改变时,使光感应器50内的光感应开关90的电阻值改变,因而使灯具开/关。综上所述可知,本技术光感应控制灯设置一具有光感应开关的光感应器在电路板上,并以导线穿过基座而设置在外壳体的固定孔上,以透光壳罩卡扣在外壳体的前方,借助于光感应器响应灯外环境的亮度来控制其电路,使灯其呈现明/灭的状态。上述灯具结构简单而易于实施,实为该领域的一大改进创举。无可否认,这种装有光感应器的节能型灯具在所有公共场所例如宾馆、医院、火车和公共汽车站,大型停车场等都能长期使用并节电显著。本技术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之一,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改而源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并为熟悉该项技术人员所易于推知的,均不脱离本技术专利权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光感应控制灯,其构成包括一灯头、一容置体、一外壳体、一壳罩及一光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容置体上侧内缘设有多个突起和下凹,容置体内容置一基座和一电路板,该基座上固定一灯管,其周缘上设置一螺纹和一导线开口,并由该导线末端设置一包含光感应开关在内的光感应器,而其螺纹下端则设有多个相对应的突起,电路板的基础是节电型灯具电路,其上经由一集成电路装置一光感应开关;外壳体呈喇叭形,其大直径端的外缘上设置一光感应器固定孔和多个固定槽,其小直径端的孔部则设有一内螺纹;壳罩呈上突弧面设有许多透光孔,其平面端则伸出多个扣件。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应控制灯,其特征在于,容置体与基座之间为卡扣接合,外壳体与基座之间为螺纹接合,光感应器与外壳体之间为粘固接合以及外壳体与壳罩之间为卡扣接合。专利摘要一种光感应控制灯包括灯头、容置体、外壳体、壳罩及光感应器。容置体内缘设有突起和下凹,并容置基座和电路板。基座上固定灯管,其周缘设置螺纹和导线开口,并由该导线末端设置光感应器,其螺纹下端设有对应突起。电路板基础是节电型灯具电路,其上经集成电路装置光感应开关。外壳体大直径端设置固定孔和固定槽,其小直径端孔部设有内螺纹。外壳体与壳罩之间卡扣接合。借助于光感应器响应灯外环境亮度来控制电路,使灯具能自动呈现明/灭状态。文档编号F21V23/04GK2432439SQ0023592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亚伯 申请人:戊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感应控制灯,其构成包括一灯头、一容置体、一外壳体、一壳罩及一光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容置体上侧内缘设有多个突起和下凹,容置体内容置一基座和一电路板,该基座上固定一灯管,其周缘上设置一螺纹和一导线开口,并由该导线末端设置一包含光感应开关在内的光感应器,而其螺纹下端则设有多个相对应的突起,电路板的基础是节电型灯具电路,其上经由一集成电路装置一光感应开关;外壳体呈喇叭形,其大直径端的外缘上设置一光感应器固定孔和多个固定槽,其小直径端的孔部则设有一内螺纹;壳罩呈上突弧而设有许多透光孔,其平面端则伸出多个扣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伯
申请(专利权)人:戊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