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一键启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861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27
汽车一键启动安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汽车一键启动结构不方便接入导线的技术问题,包括有两端开口的绝缘安装壳体,该壳体内从一端开口至另一端开口依次设有一键启动按钮、触发导体、两块带接线孔的接线块和绝缘封板,所述按钮带动所述触发导体向所述封板方向同步移动并复位,该触发导体向所述封板方向移动后将两块所述接线块导通,两块所述接线块均与所述封板卡接并通过该封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封板与所述壳体卡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简单,安装操作方便,主要用于对汽车一键启动结构的生产。

One key star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一键启动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结构中的一键启动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一键启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一键启动是装置在智能汽车的一部分,是实现简约打火过程的一个按钮装置,同时也可以用于熄火,这种一键启动的智能汽车出现后,给有车一族带来了更好的操作体验,从而这种汽车也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导向的主流。现有技术中的一键启动结构,主要包括有以下部件,如图7所示,包括有竖向且两端开口的绝缘外壳(17),外壳(17)的腔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操作按钮(18)、触发金属块(19)、套设有回位弹簧(22)的固定柱(23)和两个带导线接孔(37)的导线接入块(20)。具体工作过程是:两根具有电势差的导线(21)分别与两个导线接孔(37)导通连接,操作时需人工按下操作按钮(18),此时操作按钮(18)带动触发金属块(19)向两个导线接入块(20)方向移动,当触发金属块(19)移动至将两个导线接入块(20)导通时,此时两根导线(21)导通可以触发汽车启动或者熄灭,之后回位弹簧(22)回弹,且触发金属块(19)回位。现有技术中的一键启动结构在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先将两块导线接入块(20)预先焊接安装在外壳(17)内部,然后再采用人工将两根导线(21)分别穿入导线接入块(20)的导线接孔(37)内,并与导线接孔(37)连接牢固,之后再将两根导线(21)穿过外壳(17)侧壁从而引到绝缘外壳(17)外,从而在外壳(17)外部形成具有电势差的正负接线端,这种结构方式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由于外壳(17)本身的空间有限,因此在装入导线接入块(20)的过程中受空间限制致使操作麻烦,并且在装入导线接入块(20)之后才将导线(21)接入导线接孔(37)内,此时外壳(17)的空间同样限制了对导线(21)的接入,给汽车一键启动结构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推出一种汽车一键启动的安装结构,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传统一键启动结构不利于将导线接入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汽车一键启动安装结构,包括有两端开口的绝缘安装壳体,该壳体内从一端开口至另一端开口依次设有一键启动按钮、触发导体、两块带接线孔的接线块和绝缘封板,所述按钮带动所述触发导体向所述封板方向同步移动并复位,该触发导体向所述封板方向移动后将两块所述接线块导通,两块所述接线块均与所述封板卡接并通过该封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封板与所述壳体卡接固定。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安装前,首先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导线接入接线孔内,之后将所述封板与两个接线块卡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最后将卡接安装在一起的接线块、封板作为一个整体卡接在壳体的腔体内。本技术结构简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两个所述接线块与壳体设置为可拆卸的分体式结构,最后通过封板将接入导线的接线块一起卡接安装在壳体内,在接入导线之前,两个接线块均位于所述壳体之外,因此可以顺利、快速地将导线接入到接线块上,提高了对导线的接入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所述接线块、壳体设为拆卸式安装的分体式结构,从而在接入导线时,可以将接线块单独拆卸下来,从而为接入导线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提高了对导线的接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盖圈结构示意图;图4为接线块、封板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中E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壳体的下部结构示意图及壳体下部C-C截面处的断面示意图;图7为
技术介绍
中汽车一键启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按钮,3触发导体,4接线孔,5接线块,6封板,7第一卡接槽,8第一卡接片,9敞开部,10第二卡接槽,11第二卡接片,12盖圈,13防撞垫圈,14凸沿,15第三卡接槽,16卡接块,17外壳,18操作按钮,19触发金属块,20导线接入块,21导线,22回位弹簧,23固定柱,24矩形安装腔,25导向孔,26导向柱,27触发杆,28导向杆,29倒钩,30导向槽,31限位片,32安装竖槽,33复位弹簧,34抵接板,35第四卡接槽,36第三卡接片,37导线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图2所示:汽车一键启动安装结构,由两端开口的竖向绝缘安装壳体1组成,该壳体1上部为圆柱形空腔结构、下部为矩形空腔结构,该壳体1内固定有一块两端开口的矩形安装腔24,该壳体1内从一端开口至另一端开口依次设有一键启动按钮2、触发导体3、两块带接线孔4的接线块5和绝缘封板6,所述壳体1在装入按钮2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盖圈12,所述盖圈12与壳体1开口之间的安装方式如下:在所述壳体1对应的开口端设置凸沿14,并在凸沿14上均布第三卡接槽15,在所述盖圈12上设置卡接块16,并通过卡接块16与第三卡接槽15进行卡扣式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盖圈12底部开有均布且竖向的导向孔25,所述凸沿14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向孔25一一对应的竖向导向柱26,所述盖圈12、壳体1卡接安装时,通过所述导向孔25、导向柱26之间的导向对位,从而能够快速地将盖圈12、壳体1对准,能够提高所述盖圈12、壳体1之间卡接安装的效率和安装精度。所述盖圈12与壳体1开口对应安装后通过一防撞垫圈13将按钮2始终限位在壳体1内,该防撞垫圈13为弹性材质加工而成。所述按钮2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竖向的触发杆27,该按钮2底部且在触发杆27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竖向的导向杆28,每根该导向杆28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弹性材质加工而成的防脱离倒钩29;所述矩形安装腔24侧壁上设有两条分别与所述导向杆28一一对应的竖向导向槽30,每条该导向槽30上端均开口,且每条该导向槽30上端开口处均固定连接有一块水平的限位片31,两根所述导向杆28在两条所述导向槽30内上下移动,且导向杆28向上移动后该导向杆28底端的倒钩29与对应的所述限位片31抵接,从而防止按钮2从所述壳体1内脱出。所述矩形安装腔24内设有一条竖向的弹簧安装竖槽32,该安装竖槽32上端开口,该安装竖槽32内安装有一根竖向的复位弹簧33,该复位弹簧3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触发导体3,该触发导体3为菱形框架结构,该触发导体3同样竖向设置,该触发导体3其中一个转角与所述复位弹簧33固定连接,该触发导体3上与所述复位弹簧33相对的另一个转角被水平切削,从而在水平切削的缺口处填补了一块水平的抵接板34,当所述触发杆27向下移动时正好与所述抵接板34抵接,从而带动所述触发导体3向下移动。如图4-图6所示,两块所述接线块5上相对的内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一卡接槽7,所述封板6上设有两块与两个所述第一卡接槽7一一对应卡接的竖向第一卡接片8,当安装所述接线块5、封板6时,通过所述第一卡接槽7、第一卡接片8之间的卡接固定实现安装。所述壳体1底端的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汽车一键启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端开口的绝缘安装壳体(1),该壳体(1)内从一端开口至另一端开口依次设有一键启动按钮(2)、触发导体(3)、两块带接线孔(4)的接线块(5)和绝缘封板(6),所述按钮(2)带动所述触发导体(3)向所述封板(6)方向同步移动并复位,该触发导体(3)向所述封板(6)方向移动后将两块所述接线块(5)导通,两块所述接线块(5)均与所述封板(6)卡接并通过该封板(6)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封板(6)与所述壳体(1)卡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一键启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端开口的绝缘安装壳体(1),该壳体(1)内从一端开口至另一端开口依次设有一键启动按钮(2)、触发导体(3)、两块带接线孔(4)的接线块(5)和绝缘封板(6),所述按钮(2)带动所述触发导体(3)向所述封板(6)方向同步移动并复位,该触发导体(3)向所述封板(6)方向移动后将两块所述接线块(5)导通,两块所述接线块(5)均与所述封板(6)卡接并通过该封板(6)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封板(6)与所述壳体(1)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接线块(5)上均设有第一卡接槽(7),所述封板(6)上设有两块与两个所述第一卡接槽(7)一一对应卡接的第一卡接片(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在装入封板(6)一端的壳面上开设有可使两块所述接线块(5)上接线孔(4)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铭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