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可重组小麦赤霉病田间专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74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可重组小麦赤霉病田间专用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单元、可伸缩套管、底座、伸缩臂以及处理单元;所述的底座和摄像单元分别固定在可伸缩套管的下端和上端,可伸缩套管的长度可调;伸缩臂用于连接处理单元和底座;摄像单元包括两个扇面,扇面上安装有摄像头,扇面可展开或收拢;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摄像单元采集到的麦穗图像并进行传输或处理。本装置采用扇面构成摄像单元,其结构非常简单、可靠,扇面张开时可实现较大范围麦田麦穗图像采集,扇面收拢后,可以进行单个麦穗的图像采集,两种模式切换非常方便;同时,扇面在收拢后又可以当成外壳,保护在装置的外侧,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可重组小麦赤霉病田间专用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作物病害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可重组小麦赤霉病田间专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小麦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赤霉病作为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江淮流域发病尤为严重,由于不能准确地对病害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常导致过量施药,这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因此,研究小麦赤霉病病害分级方法及诊断装置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装置普遍笨重且不具有同时对单个麦穗以及麦穗群体病害进行智能诊断的装置,市场上已出现的数码相机、高光谱成像仪等是普适性的,且价格偏高,不适合大面积组网进而推广应用,在农作物病害调查时无法实时给出诊断结果导致防治措施制定滞后,影响到小麦赤霉病这种爆发周期短,危害巨大的病害及时防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且低成本的多功能可重组小麦赤霉病田间专用检测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可重组小麦赤霉病田间专用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单元、可伸缩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可重组小麦赤霉病田间专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单元(11)、可伸缩套管(12)、底座(13)、伸缩臂(14)以及处理单元(15);所述的可伸缩套管(1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3)上且摄像单元(11)固定在可伸缩套管(12)的顶部,可伸缩套管(12)的长度可调;伸缩臂(14)的一端固定在可伸缩套管(12)或底座(13)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处理单元(15);摄像单元(11)包括两个扇面(111),扇面(111)上安装有摄像头(112),扇面(111)展开时摄像头(112)朝向外侧用于采集田间麦穗图像,扇面(111)收拢时摄像头(112)朝向内侧用于采集扇面(111)围合而成的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可重组小麦赤霉病田间专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单元(11)、可伸缩套管(12)、底座(13)、伸缩臂(14)以及处理单元(15);所述的可伸缩套管(1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3)上且摄像单元(11)固定在可伸缩套管(12)的顶部,可伸缩套管(12)的长度可调;伸缩臂(14)的一端固定在可伸缩套管(12)或底座(13)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处理单元(15);摄像单元(11)包括两个扇面(111),扇面(111)上安装有摄像头(112),扇面(111)展开时摄像头(112)朝向外侧用于采集田间麦穗图像,扇面(111)收拢时摄像头(112)朝向内侧用于采集扇面(111)围合而成的区域内的单个麦穗图像;处理单元(15)用于接收摄像单元(11)采集到的麦穗图像并进行传输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重组小麦赤霉病田间专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面(111)为半圆形,两个扇面(111)收拢时呈圆筒状,摄像头(112)安装在朝向扇面(111)曲率中心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重组小麦赤霉病田间专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3)内呈镂空状用于供麦穗通过,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彦王道勇梁栋尹勋梁洪弋杜世州陈雨赵晋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