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组合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802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组合及其应用,所述药剂组合采用将戊唑醇和水杨菌胺进行复配,并将其制备成水悬浮剂,将其用于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使用药剂组合,相对于单剂来说,杀菌谱广、高效,且能有效的降低使用成本,降低病菌抗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组合,更特别涉 及将药剂组合配制成悬浮剂,用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技术背景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该病害主 要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病原真菌引起,导致小麦穗枯,严重影响小 麦的产量。同时,病菌在侵染过程中,可产生对人体和动物有害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eoxynivalenol,NOD)单端抱霉稀醇(Trichothecenes)和玉米赤霉稀酮(Zearelanone) 等真菌毒素,污染谷粒,严重影响小麦使用价值。 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目前主要通过抗品品种的选择和化学药剂防治。但在实 际生产应用中,抗小麦赤霉病的品种极其缺乏,公认的仅为苏麦3号和忘水白两个品种,且 这两个品种农艺性状差,难以被种植户所接受。目前在抗小麦赤霉病的品种选育方面,多集 中在新抗源的筛选及苏麦3号和其它品种的杂交和聚合上,但仍处于研宄阶段,离生产实 际应用尚远。 对于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可供选择的药剂较少,其中戊唑醇是主要使用的药 剂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戊唑醇与水杨菌胺的复配组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为1:4~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杨开烈杨春平陈华保龚国淑李沛利常小丽蒋春先王海建邱小燕周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