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道门型侧向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59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30
一种综合管道门型侧向抗震支架,第一直撑槽钢、第二直撑槽钢、第一斜撑槽钢、第二斜撑槽钢组成支撑部,第一垂直槽钢、第二垂直槽钢、上水平槽钢、下水平槽钢组成门型支撑部,通过水平移动架与第一垂直槽钢、第二垂直槽钢固定连接,垂直移动架与上水平槽钢、下水平槽钢连接,水平辅助架之间与垂直移动架连接,从而分隔门型支撑部的内部空间;在水平移动架、水平辅助架上下两侧安装管道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充分的利用空间且节省材料,且易于安装,减少管线安装的工程量。

A door type lateral seismic support for composite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道门型侧向抗震支架
本技术属于设备抗震
,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道门型侧向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抗震支架是通过与建筑结构体固定连接,是对建筑物铺设的管线提供抗震保护的重要部件。现代建筑体中管线错综复杂,不同的工艺管线大小也不尽相同,大小不同的管线通常采用并排铺设,此方法通常需要安装大量的抗震支架,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空间的浪费以及材料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管线施工的难度及工程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综合管道门型抗震支架,从而解决空间浪费、材料浪费以及施工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综合管道门型侧向抗震支架,包括与结构体相连接的第一直撑槽钢、第二直撑槽钢,所述第一直撑槽钢、第二直撑槽钢下部与上水平槽钢相连接,第一斜撑槽钢、第二斜撑槽钢上部与结构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槽钢、第二斜撑槽钢下部与上水平槽钢相连接,所述上水平槽钢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垂直槽钢、第二垂直槽钢,所述第一垂直槽钢、第二垂直槽钢下部均与下水平槽钢相连接;所述第一垂直槽钢、第二垂直槽钢为C型槽钢且开口侧朝内,所述第一垂直槽钢、第二垂直槽钢的前后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上水平槽钢、下水平槽钢均为C型槽钢且开口侧设置在同侧水平方向,所述上水平槽钢、下水平槽钢上下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第一垂直槽钢、第二垂直槽钢之间设置有任意个水平移动架,所述水平移动架通过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水平移动架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垂直槽钢、第二垂直槽钢相连接;所述上水平槽钢、下水平槽钢之间设置有任意个垂直移动架,所述垂直移动架通过设置在上下两端的垂直移动架连接块与所述上水平槽钢、下水平槽钢连接,所述垂直移动架的凹槽面有开口,所述垂直移动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螺孔;两垂直移动架之间连接有任意个水平辅助架,所述水平辅助架通过设置在左右两端设的辅助架连接块与所述垂直移动架连接;所述水平移动架、水平辅助架的上下两侧,均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上可连接任意大小的管道固定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垂直槽钢、第二垂直槽钢、垂直移动架的开口处均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两端预设有安装口。进一步地,所述上水平槽钢、下水平槽钢的开口处设置有限位挡板。进一步地,所述上水平槽钢、下水平槽钢的两端设置有保护帽,所述保护帽为橡胶材质,所述保护帽与上水平槽钢、下水平槽钢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移动架与所述水平移动架连接块水平连接,所述水平移动架连接块的前后侧设置有连接螺孔。进一步地,所述垂直移动架与所述垂直移动架连接块直角连接,所述垂直移动架连接块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连接螺孔。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辅助架与所述水平辅助架连接块直角连接,所述水平辅助架连接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螺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撑槽钢、第二直撑槽钢、第一斜撑槽钢、第二斜撑槽钢上部均通过膨胀螺栓与结构体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由上水平槽钢、下水平槽钢、第一垂直槽钢、第二垂直槽钢组成的门型结构内,根据实际施工时的管线铺设实际需求,设计水平移动架、垂直移动架、水平辅助架的安装位置及数量,从而充分的利用空间且节省材料;水平移动架、垂直移动架、水平辅助架之间连接结构简单,从而易于安装,减少管线安装的工程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水平移动架与第二垂直槽钢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垂直移动架与下水平槽钢连接结构侧视图。图4为水平辅助架与垂直移动架连接结构俯视图。图5为垂直移动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下水平槽钢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直撑槽钢,2-第二直撑槽钢,3-第一斜撑槽钢,4-第二斜撑槽钢,5-上水平槽钢,6-下水平槽钢,7-第一垂直槽钢,8-第二垂直槽钢,9-限位挡板,91-安装口,10-管道固定架,11-水平移动架,111-水平移动架连接块,12-垂直移动架,121-垂直移动架连接块,13-水平辅助架,131-辅助架连接块,14-保护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6,一种综合管道门型侧向抗震支架,包括与结构体相连接的第一直撑槽钢1、第二直撑槽钢2,所述第一直撑槽钢1、第二直撑槽钢2下部与上水平槽钢5相连接,第一斜撑槽钢3、第二斜撑槽钢4上部与结构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槽钢3、第二斜撑槽钢4下部与上水平槽钢5相连接,所述上水平槽钢5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下部均与下水平槽钢6相连接;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为C型槽钢且开口侧朝内,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的前后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均为C型槽钢且开口侧设置在同侧水平方向,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上下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之间设置有任意个水平移动架11,所述水平移动架11通过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水平移动架连接块111与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相连接;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之间设置有任意个垂直移动架12,所述垂直移动架12通过设置在上下两端的垂直移动架连接块121与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连接,所述垂直移动架12的凹槽面有开口,所述垂直移动架1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螺孔;两垂直移动架12之间连接有任意个水平辅助架13,所述水平辅助架13通过设置在左右两端设的辅助架连接块131与所述垂直移动架12连接;所述水平移动架11、水平辅助架13的上下两侧,均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上可连接任意大小的管道固定架10。第一直撑槽钢1、第二直撑槽钢2、第一斜撑槽钢3、第二斜撑槽钢4作为主要部件与结构体相连。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分别与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相连接形成一个门型支撑部件;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相互对应的内侧作为C型槽钢的开口侧,通过开口侧上部预留的安装口将水平移动架12的水平移动固定块121放置于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的C型槽钢内部,通过上下移动选择合适的位置,螺栓通过连接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与水平移动固定块121,从而将水平移动架12固定在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上;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的开口侧设置在同侧的水平方向,垂直移动架12上下两端与其垂直设置的垂直移动架固定块121通过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上的安装口放置在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的C型槽钢内部,通过左右移动选择适当的位置,在使用螺栓通过连接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与垂直移动架固定块121,从而将垂直移动架12固定在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上;垂直移动架12在凹槽面侧设置开口从而使得水平辅助架13上的辅助架连接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道门型侧向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结构体相连接的第一直撑槽钢(1)、第二直撑槽钢(2),所述第一直撑槽钢(1)、第二直撑槽钢(2)下部与上水平槽钢(5)相连接,第一斜撑槽钢(3)、第二斜撑槽钢(4)上部与结构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槽钢(3)、第二斜撑槽钢(4)下部与上水平槽钢(5)相连接,所述上水平槽钢(5)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下部均与下水平槽钢(6)相连接;/n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为C型槽钢且开口侧朝内,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的前后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均为C型槽钢且开口侧设置在同侧水平方向,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上下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螺孔;/n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之间设置有任意个水平移动架(11),所述水平移动架(11)通过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水平移动架连接块(111)与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相连接;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之间设置有任意个垂直移动架(12),所述垂直移动架(12)通过设置在上下两端的垂直移动架连接块(121)与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连接,所述垂直移动架(12)的凹槽面有开口,所述垂直移动架(1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螺孔;两垂直移动架(12)之间连接有任意个水平辅助架(13),所述水平辅助架(13)通过设置在左右两端设的辅助架连接块(131)与所述垂直移动架(12)连接;/n所述水平移动架(11)、水平辅助架(13)的上下两侧,均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上可连接任意大小的管道固定架(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道门型侧向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结构体相连接的第一直撑槽钢(1)、第二直撑槽钢(2),所述第一直撑槽钢(1)、第二直撑槽钢(2)下部与上水平槽钢(5)相连接,第一斜撑槽钢(3)、第二斜撑槽钢(4)上部与结构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槽钢(3)、第二斜撑槽钢(4)下部与上水平槽钢(5)相连接,所述上水平槽钢(5)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下部均与下水平槽钢(6)相连接;
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为C型槽钢且开口侧朝内,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的前后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均为C型槽钢且开口侧设置在同侧水平方向,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上下两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螺孔;
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之间设置有任意个水平移动架(11),所述水平移动架(11)通过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水平移动架连接块(111)与所述第一垂直槽钢(7)、第二垂直槽钢(8)相连接;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之间设置有任意个垂直移动架(12),所述垂直移动架(12)通过设置在上下两端的垂直移动架连接块(121)与所述上水平槽钢(5)、下水平槽钢(6)连接,所述垂直移动架(12)的凹槽面有开口,所述垂直移动架(1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螺孔;两垂直移动架(12)之间连接有任意个水平辅助架(13),所述水平辅助架(13)通过设置在左右两端设的辅助架连接块(131)与所述垂直移动架(12)连接;
所述水平移动架(11)、水平辅助架(13)的上下两侧,均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上可连接任意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忠奎李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泓奇航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