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丝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39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热丝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热丝抛光机。电热丝抛光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并行延伸的两个导轨,机架上于导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填充抛光液的抛光池,两个导轨之间导向安装有用于放置电热丝的放置框,机架上安装有驱动所述放置框沿导轨移动的驱动电机,放置框上设置有供抛光液流通的流通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座,所述抛光池布置在升降座上,升降座用于在带动抛光池上升时使所述放置框浸入抛光池内。在机架上布置抛光池,放置框用于放置电热丝,抛光池随升降座上升时,放置框浸入抛光液内,利用抛光液对电热丝进行抛光,抛光液与电热丝全面接触,使电热丝的内圈位置也可以被抛光,增强了电热丝的抛光效果。

A polishing machine of electric hot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丝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电热丝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热丝抛光机。
技术介绍
电热丝是加热装置中的关键部件,电热丝表面的光滑度和抗氧化能力对其质量、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在制作电热丝时,工序的最后需要对电热丝进行抛光,以保证电热丝表面的平滑度,同时可消除电热丝表面的破损。授权公告号为CN203863485U,授权公告日为2014.10.0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热丝抛光机,该电热丝抛光机包括抛光槽,抛光槽的两端分别通过缓冲装置架设在固定座上,跑官曹的底部外侧与离心电机相连,抛光槽内设有硅胶垫,抛光槽内填充有耐磨石;抛光槽的外周设有消声罩。上述的电热丝抛光机在使用时,抛光槽在离心电机的带动下产生震动,带动抛光槽内的耐磨石震动,耐磨石与抛光槽内的电热丝之间摩擦,对电热丝进行抛光处理。但是电热丝在最后工序中通常情况下为螺旋状结构,抛光槽震动时,电热丝的内圈的孔径较小,且电热丝的绕圈之间的轴向间隔较小,耐磨石对电热丝的内圈摩擦不均匀,电热丝的抛光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丝抛光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热丝在采用耐磨石摩擦抛光时,耐磨石对电热丝的内圈摩擦不均匀,抛光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电热丝抛光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热丝抛光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并行延伸的两个导轨,机架上于导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填充抛光液的抛光池,两个导轨之间导向安装有用于放置电热丝的放置框,机架上安装有驱动所述放置框沿导轨移动的驱动电机,放置框上设置有供抛光液流通的流通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座,所述抛光池布置在升降座上,升降座用于在带动抛光池上升时使所述放置框浸入抛光池内。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机架上布置抛光池,放置框用于放置电热丝,抛光池随升降座上升时,放置框浸入抛光液内,利用抛光液对电热丝进行抛光,抛光液与电热丝全面接触,使电热丝的内圈位置也可以被抛光,增强了电热丝的抛光效果。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槽,放置框上固定有用于插入滑槽内的轴承,放置框通过轴承导向装配在滑槽上,所述导轨由滑槽形成。轴承与滑槽之间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放置框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轴承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条驱动所述放置框移动。驱动电机通过链条驱动放置框移动,制作方便,成本低。所述放置框为由横梁和纵梁间隔布置形成的格栅结构,格栅结构的格栅孔形成所述流通孔。格栅结构的放置框的重量轻,且便于抛光液进入放置框内。所述机架上还布置有喷淋管,喷淋管的下方安装有用于承接废水的废水池,喷淋管位于所述抛光池沿放置框移动方向的下游。喷淋管对放置框进行喷水,便于清除电热丝上残余的抛光液以及废料,废水池对废水进行收集,减少污染。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位于所述废水池沿放置框移动方向的下游。烘干装置可以烘干喷淋后的电热丝,避免电热丝处于湿润状态而出现腐蚀损坏。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下侧布置有风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热丝抛光机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电热丝抛光机的局部左视图。其中,1-机架,11-立板,12-滑槽,2-放置框,21-销轴,22-轴承,23-连接头,3-抛光池,4-喷淋管,5-废水池,6-烘干装置,61-电加热棒,62-风扇,7-驱动电机,8-链条,9-升降座,91-交叉连杆,92-升降板,93-导向槽,94-导向块,95-传动杆,96-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电热丝抛光机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该电热丝抛光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布置有导轨、放置框2、抛光池3、喷淋管4、废水池5和烘干装置6。机架1整体为框架型结构,以减轻抛光机的整体重量。机架1整体为长方体形状,机架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布置有两个立板11,两个立板11上分别开设有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12,两个立板11上的滑槽12并行布置形成导轨。两个导轨之间安装有用于放置电热丝的放置框2,放置框2为由横梁和纵梁间隔布置形成的格栅结构,放置框2上的格栅孔形成放置框2上的抛光液进出放置框2的流通孔。放置框2的横梁和纵梁上分别布置有陶瓷涂层,以避免放置框2被腐蚀。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布置有驱动电机7,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布置有与链轮,链轮共有两个且对称布置在机架1的两侧,两个链轮之间连接有传动轴以使两个链轮同步转动,两个链轮与驱动电机7之间分部通过链条8连接,驱动电机7用于驱动放置框2沿滑槽12移动。放置框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销轴21,销轴21上连接有固定有轴承22,滑槽12为由内之外内径减小的T形槽,轴承22插入在滑槽12的大径段内,轴承22与滑槽12之间为滚动摩擦,减小放置框2移动时受到的阻力。销轴21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与链条8连接的连接头23,链条8的内侧布置翻边,连接头23与翻边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链条8移动时通过连接头23带动放置框2在滑槽12内移动,布置有翻边的链条8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详细叙述。机架1于导轨的下侧设置有升降座9,抛光池3固定在升降座9上,抛光池3可随升降座9上下移动,在抛光池3上行时,放置框2可进入抛光池3内的抛光液中,抛光液对放置框2内的电热丝进行抛光作业。抛光液与电热丝全面接触,使电热丝的内圈位置也可以被抛光,增强了电热丝的抛光效果。升降座9包括与机架1连接的交叉连杆91和布置在交叉连杆91的顶部的升降板92,交叉连杆91的两端与机架1以及升降板92均为铰接,交叉连杆91共有两组并对称布置在机架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每组交叉连杆91的其中一个为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槽93的第一连杆,另一个为固定有用于插入导向槽93内的导向块94的第二连杆,两个第二连杆之间连接有传动杆95,升降座9的下侧还布置有液压缸96,液压缸96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另一端与传动杆95铰接。液压缸96伸缩时带动传动杆95移动,并通过传动杆95使第二连杆的导向块94在导向槽93内移动,改变两个交叉连杆91之间的角度,实现升降板92的升降。废水池5和烘干装置6沿导轨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废水池5位于抛光池3的下游,烘干装置6位于废水池5的下游,喷淋管4布置在废水池5的上方。放置框2沿导轨移动至喷淋管4的下方时,喷淋管4用于向放置框2内喷水以清洗电热丝表面残留的抛光液和废料,废水池5用于收集废水,减少污染。烘干装置6设置在导轨的下方以用于烘干喷淋后的电热丝,避免电热丝处于湿润状态而出现腐蚀损坏。烘干装置6包括壳体,壳体内布置有电加热棒61,电加热棒61的下方设置有风扇62,壳体的顶部布置有通风孔。在放置框2沿导轨移动至烘干装置6的上方时,风扇62吹动的气流经过电加热棒61的加热形成热风,热风吹过放置框2对电热丝进行烘干。...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丝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并行延伸的两个导轨,机架上于导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填充抛光液的抛光池,两个导轨之间导向安装有用于放置电热丝的放置框,机架上安装有驱动所述放置框沿导轨移动的驱动电机,放置框上设置有供抛光液流通的流通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座,所述抛光池布置在升降座上,升降座用于在带动抛光池上升时使所述放置框浸入抛光池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丝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并行延伸的两个导轨,机架上于导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填充抛光液的抛光池,两个导轨之间导向安装有用于放置电热丝的放置框,机架上安装有驱动所述放置框沿导轨移动的驱动电机,放置框上设置有供抛光液流通的流通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座,所述抛光池布置在升降座上,升降座用于在带动抛光池上升时使所述放置框浸入抛光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丝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槽,放置框上固定有用于插入滑槽内的轴承,放置框通过轴承导向装配在滑槽上,所述导轨由滑槽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丝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金星镍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