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杆热处理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386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扭力杆热处理用工装,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相对设置的底层垫板、中间扶板和顶层扶板,以及相接于所述中间扶板且顶撑设置在所述底层垫板和顶层扶板之间的多根立柱;所述底层垫板、中间扶板和顶层扶板均为丝网板且形状、尺寸一一匹配对应,所述底层垫板与所述中间扶板的纵向间距为18mm‑30mm,所述底层垫板、中间扶板、顶层扶板与所述立柱一体铸造或焊接成型。所述扭力杆热处理用工装采用三点定位式丝网板实现扭力杆的纵向支撑和定位,便于数据统计,且使用该工装经热处理后的扭力杆变形量可达0.01mm‑0.1mm,变形量显著降低,减小了加工余量,提高了加工效率。

Heat treatment tooling for torsion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力杆热处理用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扭力杆热处理用工装,属于热处理辅助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热处理工艺是提高机械产品性能的有效方法,扭力杆作为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中的重要组件,经等温淬火热处理后,其机械性能大幅提高。扭力杆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或外加应力大于其自身屈服强度时,扭力杆将产生塑性畸变,形成一定的变形量。对扭力杆进行热处理时,传统的平铺和吊挂装料方式使得扭力杆变形较大,变形量可达0.4mm-0.8mm,为弥补此较大的变形量缺陷,机加工时需增大零件的加工余量,而加工余量的增大不仅降低了机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还增加了加工成本。此外,生产人员常采用人工统计每批次热处理扭力杆零件的数量,难免出现错误,造成统计数据的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杆热处理用工装,采用三点定位式丝网板实现扭力杆的纵向支撑和定位,便于数据统计,且使用该工装经热处理后的扭力杆变形量可达0.01mm-0.1mm,变形量显著降低,减小了加工余量,提高了加工效率。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力杆热处理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相对设置的底层垫板、中间扶板和顶层扶板,以及相接于所述中间扶板且顶撑设置在所述底层垫板和顶层扶板之间的多根立柱;所述底层垫板、中间扶板和顶层扶板均为丝网板且形状、尺寸一一匹配对应,所述底层垫板与所述中间扶板的纵向间距为18mm-30mm,所述底层垫板、中间扶板、顶层扶板与所述立柱一体铸造或焊接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杆热处理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相对设置的底层垫板、中间扶板和顶层扶板,以及相接于所述中间扶板且顶撑设置在所述底层垫板和顶层扶板之间的多根立柱;所述底层垫板、中间扶板和顶层扶板均为丝网板且形状、尺寸一一匹配对应,所述底层垫板与所述中间扶板的纵向间距为18mm-30mm,所述底层垫板、中间扶板、顶层扶板与所述立柱一体铸造或焊接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杆热处理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垫板包括底层丝网和焊接在所述底层丝网外周的扁钢边框,所述底层丝网由直径为2.5mm的高合金耐热不锈钢网丝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杆热处理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丝网的网孔径为4mm-6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杆热处理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扶板和所述顶层扶板均包括所述扁钢边框和内接于所述扁钢边框内的限位丝网,所述限位丝网与所述扁钢边框一体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勇常帅邱乾学
申请(专利权)人:艾普零件制造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