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件翻孔的斜楔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018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件翻孔的斜楔组件,包括上下移动的上模驱动块,上模驱动块的左侧设置有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块,上模驱动块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导板,该斜坡面上垂直设置有第三导板,第二驱动块滑动抵触到该第三导板上,第二驱动块的左侧面设置有翻孔模具;第一驱动块的下部设置有用于给第一驱动块移动复位的第一回程气缸;第二驱动块上设置有用于给第二驱动块移动复位的第二回程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巧妙且结构合理,针对冲压方向和取件操作方向不一致的情况,通过设置上模驱动块、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配合驱动,使得动作方向改变,能够很好地完成翻孔。

An inclined wedge assembly for workpiece tur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件翻孔的斜楔组件
本技术属于冲压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工件翻孔的斜楔组件。
技术介绍
翻孔是冲压模具成形工序的一种,用于将孔边缘翻成竖立边。是翻边的一种。现有的翻孔冲压是竖直动作完成,且取件也是竖直动作完成,但是在一些工件的加工操作中,翻孔冲压的方向是倾斜的,而取件操作依然是竖直的,两者的轨迹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因此现有的竖直运动的取件工件无法直接进行取件,需要对翻孔工具进行调整,以满足后续的取件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的翻孔工具在冲压方向与取件方向不一致,且有夹角的情况下,不方便取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工件翻孔的斜楔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方便在倾斜方向进行翻孔,并有利于后续取件。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工件翻孔的斜楔组件,包括上下移动的上模驱动块,所述上模驱动块的左侧设置有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块,所述上模驱动块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导板,所述第一导板左表面上部平直,下部向右倾斜,所述第一驱动块右侧面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导板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板,所述第二导板右表面下部平直,上部向左倾斜,所述第一驱动块左侧设置有向左上方移动的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的左侧面为上端朝右,下端朝左的斜坡面,该斜坡面上垂直设置有第三导板,所述第二驱动块滑动抵触到该第三导板上,所述第二驱动块的左侧面设置有翻孔模具;所述第一驱动块的下部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第一驱动块移动复位的第一回程气缸;所述第二驱动块上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第二驱动块移动复位的第二回程气缸。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上模驱动块1通过竖直移动来横向驱动第一驱动块,第一导板的作用是直接作用到第一驱动块上,具体是通过下部设置向右的倾斜结构来抵触配合。第二导板和第一导板通过斜楔结构,并相互滑动抵触来实现横向的相互作用。第一驱动块的移动再通过第三导板来驱动第二驱动块移动,如此就完成了整个动作的传递。翻孔模具的作用是直接进行翻孔,第一回程气缸的作用是将第一驱动块进行复位,第二回程气缸的作用是将第二驱动块5进行复位。进一步,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设置,所述第一回程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块左侧面的下部。进一步,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设置,所述第二回程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块的上部。进一步,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设置第二回程气缸,所述第二驱动块的上部设置有一个一级阶梯台,所述第二回程气缸设置在所述一级阶梯台上。有益效果:本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巧妙且结构合理,针对冲压方向和取件操作方向不一致的情况,通过设置上模驱动块、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配合驱动,使得动作方向改变,能够很好地完成翻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工件翻孔的斜楔组件,具有上下移动的上模驱动块1,上模驱动块1的左侧设置有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块2,上模驱动块1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导板3,第一导板3左表面上部平直,下部向右倾斜,第一驱动块2右侧面设置有可与第一导板3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板4,第二导板4右表面下部平直,上部向左倾斜,第一驱动块2左侧设置有向左上方移动的第二驱动块5,第一驱动块2的左侧面为上端朝右,下端朝左的斜坡面,该斜坡面上垂直设置有第三导板6,第二驱动块5滑动抵触到该第三导板6上,第二驱动块5的左侧面设置有翻孔模具7;第一驱动块2的下部设置有用于给第一驱动块2移动复位的第一回程气缸8;第二驱动块5上设置有用于给第二驱动块5移动复位的第二回程气缸9。本技术各部分的功能及原理如下:上模驱动块1通过竖直移动来横向驱动第一驱动块2,第一导板3的作用是直接作用到第一驱动块2上,具体是通过下部设置向右的倾斜结构来抵触配合。第二导板4和第一导板3通过斜楔结构,并相互滑动抵触来实现横向的相互作用。第一驱动块2的移动再通过第三导板6来驱动第二驱动块5移动,如此就完成了整个动作的传递。具体是上模驱动块1的竖向移动,转换为了第二驱动块5的倾斜向上移动。如此就满足了上料方向与翻孔方向不一致时,运动方向的转换。翻孔模具7的作用是直接进行翻孔,第一回程气缸8的作用是将第一驱动块2进行复位,具体是被上模驱动块1作用,并移动后,就通过第一回程气缸8进行复位。第二回程气缸9的作用是将第二驱动块5进行复位。具体是是第二驱动块5被第一驱动块2作用移动后,通过第二回程气缸9进行复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回程气缸8设置在第一驱动块2左侧面的下部。将第一回程气缸8设置在第一驱动块2的左侧面下部,是方便设置和使用,不易产生干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回程气缸9设置在第二驱动块5的上部。将第二回程气缸9设置在第二驱动块5的上部,是为了方便使用和设置,不易产生干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驱动块5的上部设置有一个一级阶梯台5a,第二回程气缸9设置在一级阶梯台5a上。将第二回程气缸9设置在一级阶梯台5a上是为了便于设置第二回程气缸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件翻孔的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移动的上模驱动块(1),所述上模驱动块(1)的左侧设置有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块(2),所述上模驱动块(1)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导板(3),所述第一导板(3)左表面上部平直,下部向右倾斜,所述第一驱动块(2)右侧面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导板(3)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板(4),所述第二导板(4)右表面下部平直,上部向左倾斜,所述第一驱动块(2)左侧设置有向左上方移动的第二驱动块(5),所述第一驱动块(2)的左侧面为上端朝右,下端朝左的斜坡面,该斜坡面上垂直设置有第三导板(6),所述第二驱动块(5)滑动抵触到该第三导板(6)上,所述第二驱动块(5)的左侧面设置有翻孔模具(7);所述第一驱动块(2)的下部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第一驱动块(2)移动复位的第一回程气缸(8);所述第二驱动块(5)上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第二驱动块(5)移动复位的第二回程气缸(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件翻孔的斜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移动的上模驱动块(1),所述上模驱动块(1)的左侧设置有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块(2),所述上模驱动块(1)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导板(3),所述第一导板(3)左表面上部平直,下部向右倾斜,所述第一驱动块(2)右侧面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导板(3)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板(4),所述第二导板(4)右表面下部平直,上部向左倾斜,所述第一驱动块(2)左侧设置有向左上方移动的第二驱动块(5),所述第一驱动块(2)的左侧面为上端朝右,下端朝左的斜坡面,该斜坡面上垂直设置有第三导板(6),所述第二驱动块(5)滑动抵触到该第三导板(6)上,所述第二驱动块(5)的左侧面设置有翻孔模具(7);所述第一驱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江至信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