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德成专利>正文

双组铰链式手操作恒力吊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984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电视台、电化教育的中小型演播室吊挂灯具的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感柔和,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双组铰链式手操作恒力吊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下联接件、限位机构、铰链架、恒力簧、联接轴、恒力簧架、恒力簧轮、上联接件、轮轴。限位机构与下联接件及铰链架分别相连,铰链架上端和恒力簧架通过联接轴与上连接件相连,恒力簧轮通过轮轴与恒力簧架相连,恒力簧缠在恒力簧轮上,其外端与轴17相连。(*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灯具领域。双组铰链式手操作恒力吊杆(以下简称恒力吊杆)是一种用于电视台、电化教育的中小型演播室吊挂灯具的装置,要求其应具备手感柔和、操作灵活、结构简单,工作时占用空间小等特点。现有技术恒力吊杆在上述几个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其一,铰链架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采用在二个铰链架板之间放一平垫圈,然后用开口挡圈卡在二铰链架板外侧的轴上,以挡住铰链架板,由于轴上的挡圈槽及垫圈的厚度尺寸总有一定公差,装置时,形成积累误差,造成松紧不一,使恒力吊杆整体上、下伸缩时,时松时紧,手的感觉不柔和,其二,上联接件不是与铰链架直接相连,中间要通过簧轮架、螺母锁紧、开口销固定,然后,将联接轴装在簧轮架上,装配复杂,固定不牢固,易松动;其三,没有专设限位装置(见附图说明图1),其限位导向是靠下联接件的限位槽4与铰链架最下端的铰链架板2、3及中心轴25、26来实现的,由于铰链架板2与铰链架板3的一半等长,当铰链架拉伸到最长时,二个中心轴25、26间的距离已近似于铰链架杆3的长度,这就要求限位槽4开的很长,相应地要求下联接件1也做地很长,对于小演播室而言,由于空间条件的限制,下联接件过长,便会影响恒力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组铰链式手操作恒力吊杆,包括下联接件5、铰链架10、恒力簧11、联接轴12、恒力簧架13、恒力簧轮14、上联接件15、轮轴16、下联接件5上开有限位槽19,恒力簧轮14通过轮轴16与恒力簧架13相连,恒力簧11缠在恒力簧轮14上,其外端与轴17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短板7、长板9、中心轴6、8、轴18,短板7小于长板9的长度,长板9小于铰链架板的长度,短板7和长板9的一端通过轴18相连,短板7的另一端通过中心轴6与下联接件5相连,中心轴8与长板9相连,并插于限位槽19内,长板9的另一端通过轴17与铰链架10相连,铰链架10的上端和恒力簧架13通过联接轴12与上联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崔德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