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框架多支铰双吊点潜孔弧形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006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框架多支铰双吊点潜孔弧形闸门。一种多框架多支铰双吊点潜孔弧形闸门,其特征在于:闸门(1)门体结构采用多框架结构型式;与安装在闸墙(2)的胸墙(3)上的一组支铰(4)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框架结构型式来减少分配到每根主梁及支臂的荷载,通过多个支铰来分担泄流口高水头对闸门的巨大集中水压力,大大减轻分配到每个支铰上的荷载,以解决闸门的设计、制造、焊接、运输、安装与支铰铸造的难度。弧形闸门设置双吊点,采用双缸摇摆式或悬挂式液压缸进行操作,单缸液压缸容量降低一半,以解决液压缸设计、制造及安装的难度;闸门的旋转中心与弧形迎水面的圆心相重合,使作用在弧形迎水面上的总水压力总是通过支铰的转动中心,以减小闸门启闭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框架多支铰双吊点潜孔弧形闸门,属于水利泄流闸门

技术介绍
潜孔弧形闸门是水利水电工程当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闸门型式,具有圆弧形的挡水面,由闸门、支臂及支铰组成,可绕其圆弧半径中心的支铰轴转动,是水电站重要的泄水和挡水设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西电东送”的大力开展,大批的水利水电工程相继建成,其中不乏一些高坝大库,对闸门挡水面积及水头要求也越来越高,总水压力达到了万吨级以上水平,弧形闸门是一种好的高水头泄水门型,但遇到大孔口时,传统的两框架双支铰结构型式由于承受荷载太大,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目前已建工程中弧形闸门承受最大荷载尚未超过12000t,单铰承受最大荷载尚未超过6500t,多数在4000t以下。现西藏澜沧江上游某水电工程中层放空洞弧形闸门,挡水面积达160m2,设计水头达150m,总水压力达25000t,远远超出目前世界最高水平,如按常规结构型式设计存在主要问题(D闸门钢板厚度太厚,制造、焊接工艺的难度太大,运输、安装基本无法实现;@闸门单铰承压达12500t,支铰铸造及土建配筋难度太大闸门自重太重,常规单缸摇摆式液压缸容量达20000kN,远远超出目前世界最高7500kN级水平,制造及安装基本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框架多支铰双吊点潜孔弧形闸门。以降低弧形闸门与相应启闭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及检修难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框架多支铰双吊点潜孔弧形闸门,闸门门体采用多框架结构型式,与安装在闸墙的胸墙上的一组支铰铰接;闸门通过多框架结构来减少分配到每根主梁及支臂的荷载,通过多个支铰来分担泄流口高水头对闸门的巨大集中水压力,大大减轻分配到每个支铰上的荷载,以解决闸门的设计、制造、焊接、运输、安装与支铰铸造的难度。前述多框架多支铰双吊点潜孔弧形闸门中,所述闸门包括由一组主横梁或一组主纵梁焊接成的框架,框架的迎水面为弧形面板,框架的背水面与两组以上发射束状的支臂刚接;每组发射束状支臂的端点与闸墙的胸墙上的一个支铰铰接;闸门的旋转中心与弧形迎水面的圆心相重合,使作用在弧形迎水面上的总水压力总是通过支铰的转动中心,以减小闸门启闭力;泄水时水流通过弧形迎水面可减小水流对两侧闸墙的影响。前述多框架多支铰双吊点潜孔弧形闸门中,所述闸门顶部设有两个与垂直中心线对称的吊耳,两个吊耳分别与液压缸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液压缸的缸体中部与设在横跨闸墩的平台上支点铰接。前述多框架多支铰双吊点潜孔弧形闸门中,所述闸门底部设有两个与垂直中心线对称的吊耳,两个吊耳分别与液压缸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液压缸的缸体端部与设在两侧闸墙的支座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多框架多支铰弧形闸门,使两框架双支铰结构变为多框架多支铰结构,通过多框架结构型式来减少分配到每根主梁及支臂的荷载,通过多个支铰来分担泄流口高水头对闸门的巨大集中水压力,大大减轻分配到每个支铰上的荷载,以解决闸门的设计、制造、焊接、运输、安装与支铰铸造的难度。@、弧形闸门设置双吊点,采用双缸摇摆式或悬挂式液压缸进行操作,单缸液压缸容量降低一半,以解决液压缸设计、制造及安装的难度、闸门的旋转中心与弧形迎水面的圆心相重合,使作用在弧形迎水面上的总水压力总是通过支铰的转动中心,以减小闸门启闭力;泄水时水流通过弧形迎水面可减小水流对两侧闸墙的影响。④、启闭机室顶部设置桥机,以解决弧形闸门与液压缸的安装、检修及维护难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I另一方向的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现有技术的结构不意 图5是图4另一方向的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I-闸门、2-闸墙、3_胸墙、4_支绞、5 -支臂、6-吊耳、7_液压缸、8-支点、9-支座、10-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依据。一种多框架多支铰双吊点潜孔弧形闸门,如图I至图3所示。包括安装在闸墙2的胸墙3上的一组支铰4,一组支铰4与闸门I铰接;通过多个支铰来分担泄流口高水头对闸门的巨大集中水压力,大大减轻分配到每个支铰4上的荷载,以解决闸门的设计、制造、焊接、运输、安装与支铰铸造的难度。所述闸门I包括由一组主横梁或一组主纵梁焊接成的框架,框架的迎水面为弧形面板,框架的背水面与两组以上发射束状的支臂5焊接;每组发射束状支臂的端点与闸墙的胸墙上的一个支铰4铰接;闸门的旋转中心与弧形迎水面的圆心相重合,使作用在弧形迎水面上的总水压力总是通过支铰4的转动中心,以减小闸门启闭力;泄水时水流通过弧形迎水面可减小水流对两侧闸墙的影响。所述闸门I顶部设有两个与垂直中心线对称的吊耳6,两个吊耳6分别与液压缸7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液压缸7的缸体中部与设在横跨闸墩的平台上支点8铰接。如图3所示,所述闸门I底部设有两个与垂直中心线对称的吊耳6,两个吊耳6分别与液压缸7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液压缸7的缸体端部与设在两侧闸墙的支座9铰接。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原理 现有技术如图4和图5所示,现有技术的闸门为两框架双支铰结构,只用一个液压缸7控制闸门的启闭。本专利技术如图I至图3所示是将现有的潜孔弧形闸门为两框架双支铰结构改变为多框架多支铰结构,利用多个框架与多个支铰来分担现在一些大泄流口高水头潜孔弧形闸门的巨大集中水压力,大大减少了分配到每根主梁、支臂5和支铰4的荷载,以解决弧形闸门的设计、制造、焊接、运输、安装与支铰铸造的难度;现有的闸门I上只有一个单吊耳6,通过单缸摇摆式液压缸控制闸门I的启闭,变为在闸门I顶部或底部设置双吊耳6,通过双缸摇摆式或悬挂式液压缸7控制闸门的启闭,使单缸液压缸7启闭容量降低一半,以解决液压缸7设计、制造及安装的难度;将现有的潜孔弧形闸门液压泵房顶部设置吊钩变为设置桥机,大大降低了弧形闸门与液压缸安装的难度,有效提高了弧形闸门与液压缸安装、检修及维护的效率。具体实施时,在闸墙2后方的胸墙3上水平布置4个支铰4,每个支铰4与一组发射束状的支臂5铰接,发射束状的支臂5与闸门I的框架连接,框架上至下布置多根(大于2)主横梁或从左至右相对支臂5的中心线对称布置多根(大于2)主纵梁,每根主横梁或主纵梁均与对应的多根支臂5中心线对称布置,形成多框架结构型式,框架的迎水面为弧形面板,框架的背水面与两组以上发射束状的支臂5刚接;闸墙2的胸墙3上的一组支铰4中心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弧形闸门I顶部或底部设两个吊点与液压缸7吊头通过销轴连接;闸门I与支臂5刚性连接形成多铰链整体结构;支臂5与支铰4通过销轴连接形成可转动的多框架多支铰型式;在弧形闸门I顶部相对垂直中心线对称布置两个支点8,启闭设备为具有同步功能的双缸摇摆式液压缸7,闸门I上的吊耳6与液压缸7吊头通过销轴连接,在闸门I顶部设置横跨闸墩的平台结构,在平台上与液压缸7对应位置设置满足液压缸7液压缸摇摆幅度的孔10,在孔10上方设置支架用于支撑液压缸7,液压缸7泵房及相关设备布置在平台上;在弧形闸门I底部相对垂直中心线对称布置两个吊点,启闭设备为具有同步功能的双缸悬挂式液压缸7,液压缸7吊头一端通过销轴与闸门I上的吊耳6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闸墙2的液压缸支点9连接,液压缸7泵房及相关设备布置在闸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框架多支铰双吊点潜孔弧形闸门,其特征在于:闸门(1)门体采用多框架结构型式,与安装在闸墙(2)的胸墙(3)上的一组支铰(4)铰接;闸门(1)通过多框架结构来减少分配到每根主梁及支臂的荷载,通过多个支铰来分担泄流口高水头对闸门的巨大集中水压力,大大减轻分配到每个支铰上的荷载,以解决闸门的设计、制造、焊接、运输、安装与支铰铸造的难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恩杨清华李月彬王勇陈寅其徐祎谭守林张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