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92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及净水器,包括:滤瓶、滤芯压盖和复合滤芯,复合滤芯包括圆柱滤芯和多级筒状滤芯,多级筒状滤芯沿圆柱滤芯的径向逐级同轴套装在圆柱滤芯外,复合滤芯和滤芯压盖均位于滤芯容纳腔内,复合滤芯与滤瓶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复合滤芯的一端与滤瓶的平底接触,滤芯压盖位于滤瓶的瓶口处且贴合在复合滤芯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滤芯压盖的外壁与滤瓶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间隙连通的进水流道,滤芯压盖的内壁与圆柱滤芯的端面围成出水腔,滤芯压盖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通出水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完成水流的多级净化,节省净水器内部空间,当滤芯失效后只需更换一次滤芯,避免了滤芯频繁的更换使净水器无法高效工作。

Filter and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
,特别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净水器。
技术介绍
净水器是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通常净水器内会装入多个内置滤芯的过滤装置,通过使用过滤装置内的滤芯对水进行过滤,实现水的净化。然而要对水质进行深度的过滤,往往需要多种不同种类的滤芯。因此为满足过滤要求,现有的净水器内通常设置多个过滤装置,水流经过依次多个过滤装置逐级进行过滤,这样无疑会使净水器的体积过大,不便于使用。同时各过滤装置中的滤芯寿命不同,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过滤装置,以更换完成滤芯的更换,而更换时净水器也需要频繁停止工作,使净水器的持续运行时间短,不利于净水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能在一个滤瓶内完成水流的多级净化,不仅节省净水器内部的空间,而且当滤芯失效后只需更换一次滤芯即可,避免了滤芯频繁的更换使净水器无法高效工作的情况,便于净水器的使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瓶、滤芯压盖和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圆柱滤芯和多级筒状滤芯,所述多级筒状滤芯沿所述圆柱滤芯的径向逐级同轴套装在所述圆柱滤芯外,所述滤瓶具有滤芯容纳腔,所述复合滤芯和所述滤芯压盖均位于所述滤芯容纳腔内,所述复合滤芯与所述滤瓶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复合滤芯的一端与所述滤瓶的平底接触,所述滤芯压盖位于所述滤瓶的瓶口处且贴合在所述复合滤芯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滤芯压盖的外壁与所述滤瓶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进水流道,所述滤芯压盖的内壁与所述圆柱滤芯的端面围成出水腔,所述滤芯压盖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腔。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级筒状滤芯包括依次套装在所述圆柱滤芯外的第三级筒状滤芯、第二级筒状滤芯、第一级筒状滤芯,所述第一级筒状滤芯为聚丙烯滤膜,所述第二级筒状滤芯为活性炭,所述第三级筒状滤芯为聚丙烯滤膜,所述圆柱滤芯为中空纤维超滤膜。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级筒状滤芯的聚丙烯滤膜的滤孔孔径为4um至6um,所述第三级筒状滤芯的聚丙烯滤膜的滤孔孔径为0.2um至2um。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级筒状滤芯的壁厚为1mm至30mm,所述第二级筒状滤芯的壁厚为10mm至40mm,所述第三级筒状滤芯的壁厚为1mm至30mm,所述圆柱滤芯的直径为20mm至100mm。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滤芯压盖包括筒状本体和外凸缘,所述外凸缘同轴设置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一端的端面处,所述外凸缘贴合在所述多级筒状滤芯的端面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滤芯压盖还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与所述外凸缘同轴连接,所述安装筒和所述筒状本体位于所述外凸缘的相反侧,所述安装筒套设在所述复合滤芯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滤瓶的底部设有储水槽,所述复合滤芯隔开所述储水槽和所述间隙。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滤瓶的瓶底设有滤芯支撑板,所述滤芯支撑板上具有通孔,所述滤芯支撑板上的所述通孔在所述复合滤芯的端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圆柱滤芯的端面上,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储水槽。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滤芯支撑板在所述复合滤芯的端面上的正投影为圆形,所述滤芯支撑板的外边缘上设有与所述滤芯支撑板同轴连接的定位筒。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包括前文所述的过滤装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复合滤芯包括圆柱滤芯和多级筒状滤芯,多级筒状滤芯沿圆柱滤芯的径向逐级同轴套装在圆柱滤芯外,通过将多级筒状滤芯同轴套设在圆柱滤芯外,形成了一个复合滤芯。并且复合滤芯位于滤瓶的滤芯容纳腔内,从而可以实现在一个滤瓶内完成水流的多级净化,不仅节省净水器内部的空间,而且当滤芯失效后只需更换一次滤芯即可,避免了滤芯频繁的更换使净水器无法高效工作的情况,便于净水器的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滤瓶的滤芯容纳腔与复合滤芯之间形成有间隙,方便水流通过间隙流至滤瓶的底部,这样在过滤时,使水流从复合滤芯的一端过滤到另一端,从而延长水流的经过复合滤芯的过滤时间,使过滤效果更好。同时,滤瓶内还设有滤芯压盖,滤芯压盖的外壁与滤瓶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间隙连通的进水流道,便于引导水流从滤瓶的一端流入滤芯容纳腔。并且,滤芯压盖的内壁与圆柱滤芯的端面围成出水腔,滤芯压盖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通出水腔,这样当水流过滤完成后会进入出水腔,并由通过滤芯压盖上的出水口流出滤瓶,完成水流的过滤净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滤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滤瓶,11-滤芯容纳腔,2-滤芯压盖,20-出水腔,21-筒状本体,22-外凸缘,23-安装筒,3-复合滤芯,31-第一级筒状滤芯,32-第二级筒状滤芯,33-第三级筒状滤芯,34-圆柱滤芯,4-间隙,5-进水流道,6-储水槽,7-滤芯支撑板,70-通孔,71-定位筒,8-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过滤装置包括:滤瓶1、滤芯压盖2和复合滤芯3。复合滤芯3包括圆柱滤芯34和多级筒状滤芯,多级筒状滤芯沿圆柱滤芯34的径向逐级同轴套装在圆柱滤芯34外。滤瓶1具有滤芯容纳腔11,复合滤芯3和滤芯压盖2均位于滤芯容纳腔11内,复合滤芯3与滤瓶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4,复合滤芯3的一端与滤瓶1的平底接触。滤芯压盖2位于滤瓶1的瓶口处且贴合在复合滤芯3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滤芯压盖2的外壁与滤瓶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间隙4连通的进水流道5,滤芯压盖2的内壁与圆柱滤芯34的端面围成出水腔20,滤芯压盖2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通出水腔2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复合滤芯包括圆柱滤芯和多级筒状滤芯,多级筒状滤芯沿圆柱滤芯的径向逐级同轴套装在圆柱滤芯外,通过将多级筒状滤芯同轴套设在圆柱滤芯外,形成了一个复合滤芯。并且复合滤芯位于滤瓶的滤芯容纳腔内,从而可以实现在一个滤瓶内完成水流的多级净化,不仅节省净水器内部的空间,而且当滤芯失效后只需更换一次滤芯即可,避免了滤芯频繁的更换使净水器无法高效工作的情况,便于净水器的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滤瓶的滤芯容纳腔与复合滤芯之间形成有间隙,方便水流通过间隙流至滤瓶的底部,这样在过滤时,使水流从复合滤芯的一端过滤到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1)、滤芯压盖(2)和复合滤芯(3),/n所述复合滤芯(3)包括圆柱滤芯(34)和多级筒状滤芯,所述多级筒状滤芯沿所述圆柱滤芯(34)的径向逐级同轴套装在所述圆柱滤芯(34)外,/n所述滤瓶(1)具有滤芯容纳腔(11),所述复合滤芯(3)和所述滤芯压盖(2)均位于所述滤芯容纳腔(11)内,所述复合滤芯(3)与所述滤瓶(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4),所述复合滤芯(3)的一端与所述滤瓶(1)的平底接触,/n所述滤芯压盖(2)位于所述滤瓶(1)的瓶口处且贴合在所述复合滤芯(3)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滤芯压盖(2)的外壁与所述滤瓶(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间隙(4)连通的进水流道(5),所述滤芯压盖(2)的内壁与所述圆柱滤芯(34)的端面围成出水腔(20),所述滤芯压盖(2)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腔(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1)、滤芯压盖(2)和复合滤芯(3),
所述复合滤芯(3)包括圆柱滤芯(34)和多级筒状滤芯,所述多级筒状滤芯沿所述圆柱滤芯(34)的径向逐级同轴套装在所述圆柱滤芯(34)外,
所述滤瓶(1)具有滤芯容纳腔(11),所述复合滤芯(3)和所述滤芯压盖(2)均位于所述滤芯容纳腔(11)内,所述复合滤芯(3)与所述滤瓶(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4),所述复合滤芯(3)的一端与所述滤瓶(1)的平底接触,
所述滤芯压盖(2)位于所述滤瓶(1)的瓶口处且贴合在所述复合滤芯(3)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滤芯压盖(2)的外壁与所述滤瓶(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间隙(4)连通的进水流道(5),所述滤芯压盖(2)的内壁与所述圆柱滤芯(34)的端面围成出水腔(20),所述滤芯压盖(2)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筒状滤芯包括依次套装在所述圆柱滤芯(34)外的第三级筒状滤芯(33)、第二级筒状滤芯(32)、第一级筒状滤芯(31),所述第一级筒状滤芯(31)为聚丙烯滤膜,所述第二级筒状滤芯(32)为活性炭,所述第三级筒状滤芯(33)为聚丙烯滤膜,所述圆柱滤芯(34)为中空纤维超滤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筒状滤芯(31)的滤孔孔径为4um至6um,所述第三级筒状滤芯(33)的滤孔孔径为0.2um至2u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筒状滤芯(31)的壁厚为1mm至30mm,所述第二级筒状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明山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