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商洛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889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注射器,包括外筒、针头接头、内筒、内筒密封圈、推动杆、活塞和推动杆密封圈,所述外筒的前端设置所述针头接头,所述内筒位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所述内筒密封圈,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内筒内,所述推动杆穿过所述内筒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与所述内筒之间设置所述推动杆密封圈,所述推动杆的内部和所述活塞的中部设置贯穿且连通的闭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压缩空气进行推动,从而使得推动力度保持均匀,同时也较为省力,能够减轻患者注射时的痛苦,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现有技术中,注射器都是直接推送的,但人手操作难以把控力度,导致有时候推动较重,有时候推动较轻,从而在推送较重的情况下患者较为疼痛,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注射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外筒、针头接头、内筒、内筒密封圈、推动杆、活塞和推动杆密封圈,所述外筒的前端设置所述针头接头,所述内筒位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所述内筒密封圈,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内筒内,所述推动杆穿过所述内筒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与所述内筒之间设置所述推动杆密封圈,所述推动杆的内部和所述活塞的中部设置贯穿且连通的闭气孔。优选的,所述内筒的前端为锥形。优选的,所述活塞为椭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注射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压缩空气进行推动,从而使得推动力度保持均匀,同时也较为省力,能够减轻患者注射时的痛苦,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外筒、2-针头接头、3-内筒、4-内筒密封圈、5-推动杆、6-活塞、7-推动杆密封圈、8-闭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外筒1、针头接头2、内筒3、内筒密封圈4、推动杆5、活塞6和推动杆密封圈7,所述外筒1的前端设置所述针头接头2,所述内筒3位于所述外筒1内,所述内筒3与所述外筒1的内壁之间设置所述内筒密封圈4,所述活塞6位于所述内筒3内,所述推动杆5穿过所述内筒3与所述活塞6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5与所述内筒3之间设置所述推动杆密封圈7,所述推动杆5的内部和所述活塞6的中部设置贯穿且连通的闭气孔8。优选的,所述内筒3的前端为锥形。优选的,所述活塞6为椭圆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拉动推动杆5同时带动内筒拉出而吸取药液,注射时,拇指堵住闭气孔8,推动杆5和活塞6压缩内筒中的空气,产生压力,利用气压推动内筒3运动而压缩外筒1与内筒3之间的液体推出,从而在保持推动杆5不动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注射推动,且推力均匀。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针头接头、内筒、内筒密封圈、推动杆、活塞和推动杆密封圈,所述外筒的前端设置所述针头接头,所述内筒位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所述内筒密封圈,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内筒内,所述推动杆穿过所述内筒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与所述内筒之间设置所述推动杆密封圈,所述推动杆的内部和所述活塞的中部设置贯穿且连通的闭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针头接头、内筒、内筒密封圈、推动杆、活塞和推动杆密封圈,所述外筒的前端设置所述针头接头,所述内筒位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所述内筒密封圈,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内筒内,所述推动杆穿过所述内筒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商洛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