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系统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136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10
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为:标定相机的内参与外参;计算阵列中心,计算各相机的线性中心、相机平面的法向,将相机位置、线性中心投影至相机平面,使所有相机投影到圆心距离与圆半径之差的平方和最小;将线性中心投影至相机圆的轴线,即为最终的阵列中心;依据阵列中心进行相机旋转矫正、内参矫正;依据矫正前后的参数,进行单应性矩阵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对图片进行单应性变换,使得图片对应的相机参数削弱了相机朝向、图像水平方向的抖动;焦距与到阵列中心距离成正比,使得处于阵列中心的物体成像大小一致,削弱了成像大小的抖动。

Image rectif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media of camera ring ar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系统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像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介绍
环形相机阵列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相机阵列,最为熟知的应用就是拍摄子弹时间(Bullettime)特效;子弹时间是一种在电影、电视或电脑游戏中用计算机辅助的摄影技术模拟变速的特效。然而,若直接将阵列拍摄得到的图像序列合成视频,观感上会发现明显的抖动,不能作为特效直接使用;即使试图通过手动调整相机参数来削弱抖动,也往往因为精度不足而难以奏效,同时也极度消耗人力;若采用电子云台等装置,则相当消耗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系统及介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S1,标定相机的内参与外参;S2,计算阵列中心,计算各相机的线性中心、相机平面的法向,将相机位置、线性中心投影至相机平面,使所有相机投影到圆心距离与圆半径之差的平方和最小;将线性中心投影至相机圆的轴线,即为最终的阵列中心;S3,依据阵列中心进行相机旋转矫正、内参矫正;S4,依据矫正前后的参数,进行单应性矩阵计算。进一步地,还包括S5,将每个单应性矩阵应用于全为1的0-1二值图像,并将变换后不能找到原始对应像素的像素值置为0;对所有的二值图像取与,形成所有变换后图像公共有效区域的掩膜,从中确定最终的裁剪区域。进一步地,还包括S6,利用每个相机的单应性矩阵将拍摄的图片序列进行变换,并按照裁剪框裁切;在相机参数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同样的单应性矩阵与裁剪框运用于不同的采集图片上。进一步地,S1中,所述相机内参标定相机的焦距(fx,fy)与主点坐标(cx,cy),并定义相机的内参矩阵K:进一步地,相机的外参为从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刚体变换,由一个旋转变换和一个平移变换复合而成。进一步地,S2的估算线性中心中,通过相机位置、并以相机朝向为方向的相机直线估算到所有直线距离之和最小的点;最优解与相机位姿的关系,有公式:Ti为每个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中位置;为每个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下的朝向单位向量;为三维点x到直线的距离。进一步地,对于每个相机,有系统Aix=bi,其中:其中I3×3为三行三列的单位阵;记总共N个相机,将每个相机形成的线性系统上下堆叠,以形成新的关于x的线性系统:求解上述线性系统,求得x即为所求进一步地,S2的相机平面的法向计算中,将所有相机的位置作为行向量堆叠为N行三列的矩阵A,并进行奇异值分解,得A=UΣVT,将V的最右侧一列取出,即为平面法向。进一步地,S2的计算相机圆中,将相机位置与线性中心投影至相机平面,以中心投影为初始圆心、相机投影到中心投影的平均距离为初始半径,对圆参数进行非线性优化,优化过程由以下公式描述:{R*,C*}=argminR,C∑i(‖Pi-C‖2-R)2,其中:Pi为每个相机位置在相机平面上的投影;R为相机圆半径,C为相机圆心。进一步地,S3中所述相机旋转矫正,获得矫正后相机的旋转矩阵,由列向量组成:Rnew=[RxRyRz];其中:Rz前方向:从相机位置指向阵列中心的单位向量;Rx右方向:将相机朝向与相机圆的法向叉乘得到:Ry下方向:将相机朝向与右方向叉乘得到:Ry=Rz×Rx。进一步地,S3中,对于每个相机估计其新的内参:算初始焦距:取所有相机的焦距平均值;估算平均中心距离:相机位置到阵列中心的距离的平均值;单个相机的矫正后焦距如下确定:初始焦距乘以缩放比例,缩放比例为当前相机到阵列中心距离与平均距离的比值。相机的矫正后内参如下确定:焦距:矫正后焦距;主点:图像中心。进一步地,S4中,每个相机的单应性矩阵由以下公式确定:其中:Kold为矫正前内参矩阵;Rold→new为从矫正前相机坐标系变换至矫正后相机的旋转矩阵,由矫正前后的相机旋转矩阵确定;Knew为矫正后内参矩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相机环形阵列的矫正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对图片进行单应性变换,使得图片对应的相机参数:外参中,前方向指向阵列中心,削弱了相机朝向的抖动;右方向与阵列圆环相切,削弱了图像水平方向的抖动;内参中,焦距与到阵列中心距离成正比,使得处于阵列中心的物体成像大小一致,削弱了成像大小的抖动;本专利技术无需安装相机阵列,便能达到极高的精度;无需手动调整相机参数即可获得稳定而平滑的图片序列,显著节约了人力;无需使用电子云台等机械装置调整相机,即可显著削弱图像序列的抖动效应,极大地节约了物力。附图说明图1为线性中心计算的示意图;图2为相机圆的示意图;图3为相机旋转矫正的示意图;图4为裁剪框设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参见图1,图1展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方法只需通过标定相机参数,通过估计每个相机图片的单应性变换以矫正图像,即可明显削弱环形相机序列的抖动效应。首先,标定相机的内参与外参。其中,相机内参至少需要标定相机的焦距(fx,fy)与主点坐标(cx,cy),并由此定义相机的内参矩阵K:相机的外参为从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刚体变换,由一个旋转变换和一个平移变换复合而成;相机参数可以通过在同一时刻拍摄一组图像由自标定(autocalibration)等算法求得。其次,进行阵列中心估计。参见图1,估算线性中心,建立相机直线,相机直线通过相机位置、并以相机朝向为方向。估算到所有直线距离之和最小的点;最优解与相机位姿的关系可以由以下公式描述:其中:Ti为每个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中位置;为每个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下的朝向单位向量;为三维点x到直线的距离。以上问题由如下线性系统求解:对于每个相机,列出如下的系统Aix=bi:其中I3×3为三行三列的单位阵;记总共N个相机,将每个相机形成的线性系统上下堆叠形成新的关于x的线性系统:求解上述线性系统,求得x即为所求估算相机平面法向将所有相机的位置作为行向量堆叠为N行三列的矩阵A,并进行奇异值分解,得A=UΣVT,将V的最右侧一列取出,即为所求平面法向。然后估算相机圆。参见图2,利用平面法向将相机位置与线性中心投影至相机平面(即相机圆环所在的平面),以中心投影为初始圆心、相机投影到中心投影的平均距离为初始半径,对圆参数进行非线性优化,使得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标定相机的内参与外参;/nS2,计算阵列中心,计算各相机的线性中心、相机平面的法向,将相机位置、线性中心投影至相机平面,使所有相机投影到圆心距离与圆半径之差的平方和最小;将线性中心投影至相机圆的轴线,即为最终的阵列中心;/nS3,依据阵列中心进行相机旋转矫正、内参矫正;/nS4,依据矫正前后的参数,进行单应性矩阵计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标定相机的内参与外参;
S2,计算阵列中心,计算各相机的线性中心、相机平面的法向,将相机位置、线性中心投影至相机平面,使所有相机投影到圆心距离与圆半径之差的平方和最小;将线性中心投影至相机圆的轴线,即为最终的阵列中心;
S3,依据阵列中心进行相机旋转矫正、内参矫正;
S4,依据矫正前后的参数,进行单应性矩阵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5,将每个单应性矩阵应用于全为1的0-1二值图像,并将变换后不能找到原始对应像素的像素值置为0;对所有的二值图像取与,形成所有变换后图像公共有效区域的掩膜,从中确定最终的裁剪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6,利用每个相机的单应性矩阵将拍摄的图片序列进行变换,并按照裁剪框裁切;在相机参数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同样的单应性矩阵与裁剪框运用于不同的采集图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S2的估算线性中心中,通过相机位置、以相机朝向为方向的相机直线估算到所有直线距离之和最小的点;最优解与相机位姿的关系,有公式:



Ti为每个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中位置;

为每个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下的朝向单位向量;

为三维点x到直线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相机,有系统Aix=bi,其中:

其中I3×3为三行三列的单位阵;



记总共N个相机,将每个相机形成的线性系统上下堆叠,以形成新的关于x的线性系统:



求解上述线性系统,求得x即为所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环形阵列的图像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S2的相机平面的法向计算中,将所有相机的位置作为行向量堆叠为N行三列的矩阵A,并进行奇异值分解,得A=UΣVT,将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焱舜张迎梁
申请(专利权)人:叠境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