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谷物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13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谷物干燥机,包括干燥箱体、干燥机构、送料机构和除湿机构,所述干燥箱体的一端固定有控制器,干燥箱体的另一端连接有送料机构,所述干燥箱体的内部分别设有驱动腔室和干燥腔室,且干燥腔室一端的上方连接有导料板,所述干燥腔室底部固定有挡板,且挡板两侧设有第一落料槽和第二落料槽,第一落料槽上方固定有回气罩,所述干燥机构置于导料板和回气罩之间干燥腔室的内部,且除湿机构连接于干燥箱体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高效谷物干燥机,能有效通过干燥框摆动对潮湿粘结的谷物进行打散,避免谷物团结,提高谷物的干燥速率,能有效通过抽气泵将高温气体抽出,对进料筒内部的谷物进行预热,减少谷物加热烘干时间,实用性强。

An efficient grain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谷物干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效谷物干燥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农业领域,人们常需要对谷物进行干燥处理。传统的干燥方式是将谷物摊平在地面上,通过太阳的照射蒸发谷物中的水分,但这种方式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干燥的速率较低,而随着谷物干燥机的出现,传统的干燥方式开始被替代。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6338195B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谷物干燥室及谷物干燥机,涉及农业机械领域。谷物干燥室包括谷物烘干区、谷物汇集区、风网系统以及隔风装置。谷物烘干区内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热风道以及冷却风道,相邻热风道以及冷却风道之间设置有谷物通道,谷物通道的出口与谷物汇集区连通。谷物烘干区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与所述风网系统连通。谷物干燥室的隔风装置设置于谷物烘干区靠近谷物汇集区的一端,用于将谷物烘干区和谷物汇集区分隔开。隔风装置将谷物烘干区和谷物汇集区分隔开,阻止风网系统形成的负压传递到谷物汇集区的传输装置以及提升机等装置处;该专利技术仅对送料区和烘干区进行了分离,并通过设置风网系统减少谷物之间的磨损,但其存在如下缺点:谷物在干燥前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谷物干燥机,包括干燥箱体(2)、干燥机构、送料机构和除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体(2)的底端固定有支撑腿(1),且干燥箱体(2)的一端固定有控制器(4),干燥箱体(2)的另一端连接有送料机构,所述干燥箱体(2)的内部分别设有驱动腔室(3)和干燥腔室(12),驱动腔室(3)置于控制器(4)一端干燥箱体(2)的内部,且干燥腔室(12)远离驱动腔室(3)一端的上方连接有导料板(15),导料板(15)的截面设为梯形结构,所述驱动腔室(3)上方干燥箱体(2)的顶端固定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腔室(3)的内部并固定有驱动轴(10),且驱动轴(10)上端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谷物干燥机,包括干燥箱体(2)、干燥机构、送料机构和除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体(2)的底端固定有支撑腿(1),且干燥箱体(2)的一端固定有控制器(4),干燥箱体(2)的另一端连接有送料机构,所述干燥箱体(2)的内部分别设有驱动腔室(3)和干燥腔室(12),驱动腔室(3)置于控制器(4)一端干燥箱体(2)的内部,且干燥腔室(12)远离驱动腔室(3)一端的上方连接有导料板(15),导料板(15)的截面设为梯形结构,所述驱动腔室(3)上方干燥箱体(2)的顶端固定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腔室(3)的内部并固定有驱动轴(10),且驱动轴(10)上端连接有1个第一传动曲杆(7)和2个第二传动曲杆(8),2个所述第二传动曲杆(8)关于第一传动曲杆(7)对称设置,且2个第二传动曲杆(8)远离第一传动曲杆(7)的一端均与驱动轴(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曲杆(7)和2个第二传动曲杆(8)的中部以及下端驱动轴(10)的外侧均套装有活动套(9),所述干燥腔室(12)顶部的中央设有气口(14),且气口(14)上方干燥箱体(2)的顶部固定有抽气罩(13),所述干燥腔室(12)底部的干燥箱体(2)上固定有挡板(37),且挡板(37)两侧干燥腔室(12)的内部设有第一落料槽(35)和第二落料槽(36),所述第一落料槽(35)和第二落料槽(36)的底端均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均延伸至干燥箱体(2)底部的下方,且第一落料槽(35)上方干燥腔室(12)的内壁上向上倾斜设置有回气罩(34),所述干燥机构置于导料板(15)和回气罩(34)之间干燥腔室(12)的内部,且除湿机构连接于回气罩(34)一端干燥箱体(2)的外部;
所述干燥机构包括第一干燥框(17)、第二干燥框(18)、第三干燥框(19)、第四干燥框(21)、微波加热器(38)和支撑板(41),且第一干燥框(17)、第二干燥框(18)、第三干燥框(19)和第四干燥框(2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导料板(15)的下方,所述第一干燥框(17)、第二干燥框(18)、第三干燥框(19)和第四干燥框(21)的底部均固定有网板(22),且第一干燥框(17)、第二干燥框(18)、第三干燥框(19)和第四干燥框(21)的靠近驱动腔室(3)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杆(6),连杆(6)的一端均延伸至驱动腔室(3)的内部并与同一水平面的活动套(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干燥框(17)、第二干燥框(18)、第三干燥框(19)和第四干燥框(21)的两侧皆均匀固定有滚轮(20),且第一干燥框(17)、第二干燥框(18)、第三干燥框(19)和第四干燥框(21)两侧干燥腔室(12)的内壁上均设有与第四干燥框(21)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轨(5),所述第一干燥框(17)、第二干燥框(18)、第三干燥框(19)和第四干燥框(21)均通过第四干燥框(21)与同一水平面的2个第一滑轨(5)滑动连接,且第一滑轨(5)下方干燥腔室(12)的内壁之间均固定有支撑板(41),且支撑板(41)底部的中央均固定有下料斗(40),所述下料斗(40)外侧的支撑板(41)上均等间距环形设置有气孔(39),且下料斗(40)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微波加热器(38);
所述除湿机构包括抽气泵(26)、水汽处理箱(27)和压滤箱(29),且抽气泵(26)通过固定板连接于回气罩(34)上方干燥箱体(2)的外部,所述抽气泵(26)上方干燥箱体(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水汽处理箱(27),水汽处理箱(27)的顶部通过抽气管(30)与抽气罩(13)相连通,且水汽处理箱(27)的底部与抽气泵(26)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水汽处理箱(27)的一侧连接有压滤箱(29),压滤箱(29)一侧的中部设有通槽(28),且通槽(28)上下两端的压滤箱(29)上均固定有警报灯(47),所述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铜生张明明凌方庆吴慧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