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管联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00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管连接结构,它包括电缆管管体和管接头,电缆管管体与管接头间装配有密封胶圈,电缆管管体与密封胶圈间紧配合,管接头与密封胶圈间紧配合。由于在电缆管管体与管接头间装配相互紧配合的密封胶圈,在安装施工时可将密封胶圈直接套装在电缆管管体上,再将其一同装入管接头内形成紧密的密封联结,免除了现有电缆管管体的机加工程序,不仅节约了原材料和工时,减少了设备投入和消耗,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保证了电缆管管端强度,并提高了装配安装后的整体外观质量,同时由于在密封胶圈主体圆周面上设有多道齿状密封环,在电缆管管体、密封胶圈、管接头间互相形成紧密的配合联结,因而联结后的管体间可形成良好的密封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保护管材,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管联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电缆管有纤维水泥管、玻璃钢管及各种塑料管。这种电缆管间的联接往往要先进行以下的机加工过程即首先要将电缆管端头加工成一段小 于管体直径的密封圓周面,并在与该段直径管体相配的管接头内加工出环状沟 槽,在装配时将齿型柔性密封胶圈卡装于管接头沟槽内,然后将电缆管装入管 接头内形成电缆管间的联结与密封。但在施工使用中发现,上述电缆管的联结 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管体端部要进行机加工,因而不仅浪费原材料、造成污 染,消耗设备,耽误工时,且严重影响管体端部的机械强度,同时联结后的管 体间的密封性能也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设计要求,且这种联接结构及工艺也影响 电缆管的整体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筒单、免加工的 电缆管联接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这种电缆管if关接结构它包括电缆管管体和 管接头,其特征是所述电缆管管体与管接头间装配有密封胶圈,电缆管管体与 密封胶圈间紧配合,管接头与密封胶圈间紧配合。所述电缆管管体和管接头分别为同一材质。所述电缆管管体为纤维水泥管、玻璃钢管或塑料管。所述密封胶圈主体圆周面上设有至少一道或多道密封环,各道密封环的直 径渐次加大。所述密封胶圈伸长率大于100%,邵氏硬度小于50度。 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由于在电缆管管体与管接头间装配相互紧配合的密封胶圈,在安装施工时可将密封胶圈直接套装在电缆管管体上,再将其一同 装入管接头内形成紧密的密封联结,免除了现有技术中电缆管管体的机加工程 序,因而不仅节约了原材料、工时,减少了设备投入和消耗,同时也减少了环 境污染,保证了电缆管管端强度,并提高了装配安装后的整体外观质量,同时 由于在密封胶圏主体圆周面上设有一道或多道齿状密封环,在电缆管管体、密 封胶圈、管接头间可互相形成紧密的配合联结,联结后的管体间可形成良好的 密封性,可完全满足电缆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密封胶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将如图2所示的密封胶圈2 (其伸长率大于100%, 邵氏硬度小于50度)紧密套装在需联结的纤维水泥电缆管1管端部后,将其插 入与电缆管l相同材质的管接头3内,密封胶圈2主体圆周面上的多道(或一 道)齿状密封环4的直径渐次加大,齿状密封环4受挤压塑性变形使之与管接 头3间可形成紧密配合,即联结后的两电缆管1间形成内外隔绝的密封状态。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电缆管1采用玻璃钢电缆管。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电缆管1采用塑料电缆管。权利要求1.一种电缆管联接结构,包括电缆管管体和管接头,其特征是所述电缆管管体与管接头间装配有密封胶圈,电缆管管体与密封胶圈间紧配合,管接头与密封胶圈间紧配合。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缆管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管管体和 管接头分别为同一材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管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管管体为 纤维水泥管、玻璃钢管或塑料管。4. 才艮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管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圈主体 圆周面上设有至少一道或多道密封环,各道密封环的直径渐次加大。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管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圈伸长 率大于100%,硬度小于50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管连接结构,它包括电缆管管体和管接头,电缆管管体与管接头间装配有密封胶圈,电缆管管体与密封胶圈间紧配合,管接头与密封胶圈间紧配合。由于在电缆管管体与管接头间装配相互紧配合的密封胶圈,在安装施工时可将密封胶圈直接套装在电缆管管体上,再将其一同装入管接头内形成紧密的密封联结,免除了现有电缆管管体的机加工程序,不仅节约了原材料和工时,减少了设备投入和消耗,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保证了电缆管管端强度,并提高了装配安装后的整体外观质量,同时由于在密封胶圈主体圆周面上设有多道齿状密封环,在电缆管管体、密封胶圈、管接头间互相形成紧密的配合联结,因而联结后的管体间可形成良好的密封性。文档编号F21V21/02GK201145228SQ20072013836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任景武 申请人:河北省吴桥天马纤维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管联接结构,包括电缆管管体和管接头,其特征是所述电缆管管体与管接头间装配有密封胶圈,电缆管管体与密封胶圈间紧配合,管接头与密封胶圈间紧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景武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吴桥天马纤维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