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防腐环保预埋件槽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96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防腐环保预埋件槽道,具体涉及预埋槽道技术领域,包括工装模具和槽轨,所述槽轨的数量为两个,两槽轨之间平行设置,且在两槽轨的后部两侧可拆卸连接有工装模具,所述工装模具和槽轨表面均涂有防腐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槽道表面涂有防腐涂层,可以使槽道具有长效防腐的性能,其中耐中性盐雾可达3000小时以上,且防腐涂层具有抗划伤的效果、具有较好的边缘防腐特性和抗划伤能力,可抵抗1mm的划痕,能够有效阻断金属构件受损而腐蚀的部位向周边扩散,蔓延,还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耐磨性和可有效抵御酸、碱、盐等各种化学品腐蚀,混凝土及其渗出成分不能对涂层造成侵蚀。

A new type of high efficient anticorro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mbedded parts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防腐环保预埋件槽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埋槽道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防腐环保预埋件槽道。
技术介绍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其中,矿山隧道中往往通过槽道对运输车进行导向定位,方便货物的运输,现有的槽道大多与铁道相似,而预埋槽道:道侧面加劲肋有锁健功能,埋入混凝土时可加强与混凝土的握裹力热浸镀锌70um以上处理,防腐性能佳配有T型泡沫填充物,防止漏浆,可作为现浇、预制混凝土构件上承载锚固点的理想可调节解决方案。说到预埋槽道技术,最初在核电工程中应用较多,后来逐渐在建筑幕墙、高速铁路隧道、桥梁、市政隧道与电力隧道、轨道交通等领域中使用。之后在武广高铁、郑西高铁、广深港高铁、合福高铁以及深圳地铁9号线中获得了成功的施工运营经验,从而开启了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悬挂方案的成功模式。预埋槽道是一种预先安装在隐蔽工程里的制件,可以对外部工程起到稳固的作用,它大部分是用金属制成,在结构里先留有钢板和锚固筋,这样可以用来连接结构构件。目前,预埋槽道防腐以热浸锌工艺为主,但是,热浸锌工艺过程复杂,且高耗能、高污染、强腐蚀。同时由于混凝土显弱碱性,其pH为12左右,热浸锌工艺已不能满足预埋槽道的长效防腐和环境治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效防腐环保预埋件槽道,通过在槽道表面涂有防腐涂层,可以使槽道具有长效防腐的性能,其中耐中性盐雾可达3000小时以上,且防腐涂层具有抗划伤的效果、具有较好的边缘防腐特性和抗划伤能力,可抵抗1mm的划痕,能够有效阻断金属构件受损而腐蚀的部位向周边扩散,蔓延,还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耐磨性和可有效抵御酸、碱、盐等各种化学品腐蚀,混凝土及其渗出成分不能对涂层造成侵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防腐环保预埋件槽道,包括工装模具和槽轨,所述槽轨的数量为两个,两槽轨之间平行设置,且在两槽轨的后部两侧可拆卸连接有工装模具,所述工装模具和槽轨表面均涂有防腐涂层,所述防腐涂层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改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35-75份,异元素三元共聚纳米高分子材料10-35份,纳米二氧化硅1-20份,纳米有机膨润土1-10份、助剂10-15份、溶剂10-15份和分散剂5-10份。所述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适量份数的改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异元素三元共聚纳米高分子材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有机膨润土和助剂经过分散、混合和研磨后,得到混合物,封装保存;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取出,并向其添加分散剂,混合至适宜粘度,得到混合液;步骤三:继续向混合溶液滴加溶剂,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静置15~20分钟;步骤四:最终制得防腐涂层。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包括乙醇或二甲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酸和微乳胶。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剂包括巯基乙醇、巯基乙酸和烷基硫醇。所述防腐涂层的涂覆工艺,其步骤如下:步骤一,表面处理,对被处理的金属表面喷砂或抛丸,除锈等级应用达到GB/T8923规定Sa2级,处理后表面应在12h内涂底漆,底材温度须高于露点以上3℃;步骤二,将涂料按要求的配比调配好,静置15-20分钟后,对金属表面进行喷涂(或滚涂、刷涂)底漆;步骤三,对经过喷涂底漆的金属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保持在70℃-80℃,烘干时间保持在30-50分钟,待其冷却至常温后涂(或滚涂、刷涂)面漆;步骤四,对经过喷涂面漆的金属再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保持在70℃-80℃,烘干时间保持在30-50分钟;步骤五,涂层厚度:结合本预埋槽道特点,涂层总厚度控制在140-160微米,其中底漆厚度80-100微米,面漆厚度50-70微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将防腐涂层涂到槽道表面上去,可以使槽道具有长效防腐的性能,其中耐中性盐雾可达3000小时以上;2、防腐涂层本身不含铬、铅等重金属或有害金属,VOC含量低,具有优异的环保功能;3、防腐涂层具有抗划伤的效果:具有较好的边缘防腐特性和抗划伤能力,可抵抗1mm的划痕,能够有效阻断金属构件受损而腐蚀的部位向周边扩散,蔓延。4、防腐涂层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耐磨性;5、防腐涂层可有效抵御酸、碱、盐等各种化学品腐蚀,混凝土及其渗出成分不能对涂层造成侵蚀;6、防腐涂层原材料主要为纳米材料,材料分散均匀,附着力强,施工操作简便,喷涂、滚涂、刷涂均可。7、防腐涂层可运用到任何槽道上面去来实现高防腐作用和环保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防腐环保预埋件槽道,包括工装模具和槽轨,所述槽轨的数量为两个,两槽轨之间平行设置,且在两槽轨的后部两侧可拆卸连接有工装模具,所述工装模具和槽轨表面均涂有防腐涂层,所述防腐涂层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改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35份,异元素三元共聚纳米高分子材料10份,纳米二氧化硅2份,纳米有机膨润土1份、助剂10份、溶剂10份和分散剂5份。所述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适量份数的改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异元素三元共聚纳米高分子材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有机膨润土和助剂经过分散、混合和研磨后,得到混合物,封装保存;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取出,并向其添加分散剂,混合至适宜粘度,得到混合液;步骤三:继续向混合溶液滴加溶剂,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静置15分钟;步骤四:最终制得防腐涂层。进一步的,所述溶剂包括乙醇或二甲苯。进一步的,所述助剂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酸和微乳胶。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包括巯基乙醇、巯基乙酸和烷基硫醇。所述防腐涂层的涂覆工艺,其步骤如下:步骤一,表面处理,对被处理的金属表面喷砂或抛丸,除锈等级应用达到GB/T8923规定Sa2级,处理后表面应在12h内涂底漆,底材温度须高于露点以上3℃;步骤二,将涂料按要求的配比调配好,静置15分钟后,对金属表面进行喷涂(或滚涂、刷涂)底漆;步骤三,对经过喷涂底漆的金属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保持在70℃,烘干时间保持在30分钟,待其冷却至常温后涂(或滚涂、刷涂)面漆;步骤四,对经过喷涂面漆的金属再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保持在70℃,烘干时间保持在30分钟;步骤五,涂层厚度:结合本预埋槽道特点,涂层总厚度控制在140微米,其中底漆厚度80微米,面漆厚度50微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防腐环保预埋件槽道,包括工装模具和槽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轨的数量为两个,两槽轨之间平行设置,且在两槽轨的后部两侧可拆卸连接有工装模具,所述工装模具和槽轨表面均涂有防腐涂层,所述防腐涂层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改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35-75份,异元素三元共聚纳米高分子材料10-35份,纳米二氧化硅1-20份,纳米有机膨润土1-10份、助剂10-15份、溶剂10-15份和分散剂5-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防腐环保预埋件槽道,包括工装模具和槽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轨的数量为两个,两槽轨之间平行设置,且在两槽轨的后部两侧可拆卸连接有工装模具,所述工装模具和槽轨表面均涂有防腐涂层,所述防腐涂层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改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35-75份,异元素三元共聚纳米高分子材料10-35份,纳米二氧化硅1-20份,纳米有机膨润土1-10份、助剂10-15份、溶剂10-15份和分散剂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防腐环保预埋件槽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适量份数的改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异元素三元共聚纳米高分子材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有机膨润土和助剂经过分散、混合和研磨后,得到混合物,封装保存;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取出,并向其添加分散剂,混合至适宜粘度,得到混合液;
步骤三:继续向混合溶液滴加溶剂,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静置15~20分钟;
步骤四:最终制得防腐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防腐环保预埋件槽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乙醇或二甲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义朱茂林李顺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亿鑫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