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导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088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导出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垃圾接收装置,两个垃圾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不同类型的垃圾,垃圾接收装置上均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垃圾接收装置的出料口位置分别设置有垃圾预处理装置,垃圾预处理装置用于实施对垃圾接收装置导出的垃圾进行预判断,垃圾导出装置将不符合设定的垃圾进行打包导出,该智能垃圾导出装置能够将不符合设定垃圾导出,起到对民众垃圾分类习惯的引导。

An intelligent garbage expor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导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导出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处理是众多发达国家对于垃圾处理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鼓励民众做好垃圾分类是对垃圾预先处理的有效途径,垃圾分类的习惯很多从学前教育开始,譬如东亚的日本及韩国,垃圾分类已经深入民众的内心,俨然成为民众丢垃圾的习惯,而我国的情况较为特殊,人口众多,人口素质差距较大,在实施垃圾预分类时,简单的通过政策,在实际执行时很难操作,因此,政策导向在实施垃圾分类时需要的成本较大,不适宜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现状;而针对垃圾处理时,工业废料、垃圾等,一般的工矿企业有针对该废料、垃圾进行处理的专用设备,因此工矿企业产生的废料、垃圾处理的方式相对简单,更容易引导规范处理的方式,而针对生活垃圾最为复杂,总体包含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两种,可回收垃圾中整体包含金属、纸张、布料、玻璃及塑料等,不可回收垃圾多包含厨余垃圾、土壤、石块、固体垃圾等不可再利用垃圾,一般的生活小区中安放的垃圾桶多为普通的垃圾分类垃圾桶,上述垃圾桶在对垃圾预分类时,只能通过民众的自觉,因此基本起不到垃圾预分类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导出装置,能够将不符合设定垃圾导出,起到对民众垃圾分类习惯的引导。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智能垃圾导出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垃圾接收装置,所述两个垃圾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不同类型的垃圾,所述垃圾接收装置上均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垃圾接收装置的出料口位置分别设置有垃圾预处理装置,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用于实施对垃圾接收装置导出的垃圾进行预判断,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对垃圾接收装置导出垃圾与设定的垃圾不符时发出控制信号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控制垃圾导出装置将不符合设定的垃圾进行打包导出。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如下特征:所述垃圾导出装置包括设置在接收管下方的导出管,所述导出管呈人字形,且上导出管的上端两个管口连接位置设置有闸门,所述闸门与导出管的上端的一个管口构成抵靠或分离配合,所述导出管的下端出料端设置有垃圾打包机构,所述垃圾打包机构用于实施对垃圾的打包。所述垃圾打包机构包括垃圾撑袋机构及垃圾袋供料机构,所述垃圾撑袋机构包括第一、第二吸附板,所述第一、第二吸附板板面竖直且相对布置,所述第一、第二吸附板分别分置在导出管的出口两侧,所述垃圾袋供料机构设置在第一、第二吸附板之间的下方位置,所述第一、第二吸附板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第一、第二吸附板分别通过气管与抽气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附板设置在第一无杆气缸的活塞上,所述第二吸附板设置在第二无杆气缸的活塞上,所述第一无杆气缸与第二无杆气缸的杆长方向平行且与导出管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垃圾袋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出管出料口后下方的两根撑料杆,所述撑料杆水平且与导出管输送方向垂直,所述撑料杆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撑料杆升降且与第一、第二吸附板之间的间隙靠近或远离。所述撑料杆上滑动设置有抵靠板,所述抵靠板沿着两根撑料杆滑动布置;所述抵靠板板面竖直且延伸有第一、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一、第二滑动杆水平且与撑料杆平行,所述撑料杆的杆端设置有机架板,所述第一、第二滑动杆的杆端与机架板之间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靠板及机架板抵靠,所述第二滑动杆与机架板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第二滑动杆的杆端伸出机架板一侧板面长度最长时,所述锁止机构实施对第二滑动杆的锁定。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板上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锁止管,所述轴承座及锁止管同心,所述第二滑动杆的杆身上垂直设置有锁头杆,所述锁止管的管内壁设置有供锁头杆穿过的避让槽,所述第二滑动杆沿着轴承座锁止管构成的管芯滑动,当所述锁头杆伸出锁止管一端管口后,所述锁止管旋转且使得锁头杆与锁止管的管口抵靠。所述锁止管的外壁设置有锁定齿圈,所述锁定齿圈与齿条配合,所述齿条长度方向水平且导出管的导出方向平行,所述齿条与轨道构成滑动配合,所述齿条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转盘上的第一支杆铰接,所述调节转盘上设置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为钝角,所述第二支杆的杆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调节滑杆的杆身滑动设置在调节滑槽板的条形孔内,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导出管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第二滑动杆伸出机架板的一端通过拖动手把连接为一体,所述调节滑槽板固定在拖动手把上,所述调节滑槽板的一端设置有复位滑杆,所述复位滑杆的杆端于调节滑杆的杆身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复位滑杆与调节滑杆垂直,所述复位滑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滑槽板及调节滑杆抵靠,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导出管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撑料杆的杆端通过架板连接为一体,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升降电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升降电缸的活塞杆竖直布置。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垃圾进行整体分类,将垃圾分成可回收及不可回收两种垃圾,将可回收垃圾投入可回收垃圾接收装置内,并且通过垃圾预处理装置实施对垃圾接收装置导出的垃圾进行预判断,当垃圾预处理装置别到接料板上的垃圾存在或者都是非设定的垃圾时,接料板复位竖直,从而使得额垃圾掉落在导出管上,导出管的上端两个管口中的闸门翻转复位至另外一个管口处,从而使得导出管从一个管口导出,并且导出至垃圾打包机构内进行再次打包,避免垃圾导出过多出现的混乱问题,当垃圾预处理装置识别到接料板上的垃圾都是设定的垃圾时,接料板启复位,从而使得垃圾卸载至导出管上端管口位置,闸门翻转复位,从而使得导入垃圾打包机构内的管口封堵起来,从而导出管另一个管口内导出至垃圾分类装置内进行进一步地分类。附图说明图1是智能垃圾站的平面示意图;图2和图3是智能垃圾站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是垃圾接收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和图7是单个垃圾接收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是垃圾预处理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9和图10是垃圾接收装置及垃圾预处理装置两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垃圾预处理装置中CCD采集摄像头朝上的状态平面图;图12是垃圾预处理装置中CCD采集摄像头朝下的状态平面图;图13至图15是垃圾预处理装置中CCD采集摄像头的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6是垃圾导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17和图18是垃圾导出装置中的垃圾打包机构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的I的放大图;图20是垃圾交换导料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1是垃圾交换导料机构移出交换管后的平面示意图;图22至图24是垃圾交换导料机构的三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5是垃圾交换导料机构的剖面视图;图26和图27是垃圾交换导料机构中的第一单向锁止机构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8和图29是垃圾交换导料机构中的第二单向锁止机构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0是该智能垃圾站的逻辑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垃圾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垃圾接收装置(10),所述两个垃圾接收装置(10)用于接收不同类型的垃圾,所述垃圾接收装置(10)上均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垃圾接收装置(10)的出料口位置分别设置有垃圾预处理装置(20),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20)用于实施对垃圾接收装置(10)导出的垃圾进行预判断,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20)对垃圾接收装置(10)导出垃圾与设定的垃圾不符时发出控制信号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控制垃圾导出装置(30)将不符合设定的垃圾进行打包导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垃圾接收装置(10),所述两个垃圾接收装置(10)用于接收不同类型的垃圾,所述垃圾接收装置(10)上均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垃圾接收装置(10)的出料口位置分别设置有垃圾预处理装置(20),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20)用于实施对垃圾接收装置(10)导出的垃圾进行预判断,所述垃圾预处理装置(20)对垃圾接收装置(10)导出垃圾与设定的垃圾不符时发出控制信号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控制垃圾导出装置(30)将不符合设定的垃圾进行打包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导出装置(30)包括设置在接收管(11)下方的导出管(31),所述导出管(31)呈人字形,且上导出管(31)的上端两个管口连接位置设置有闸门(32),所述闸门(32)与导出管(31)的上端的一个管口构成抵靠或分离配合,所述导出管(31)的下端出料端设置有垃圾打包机构,所述垃圾打包机构用于实施对垃圾的打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打包机构包括垃圾撑袋机构及垃圾袋供料机构,所述垃圾撑袋机构包括第一、第二吸附板(331、332),所述第一、第二吸附板(331、332)板面竖直且相对布置,所述第一、第二吸附板(331、332)分别分置在导出管(31)的出口两侧,所述垃圾袋供料机构设置在第一、第二吸附板(331、332)之间的下方位置,所述第一、第二吸附板(331、332)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第一、第二吸附板(331、332)分别通过气管与抽气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附板(331)设置在第一无杆气缸(333)的活塞上,所述第二吸附板(332)设置在第二无杆气缸(334)的活塞上,所述第一无杆气缸(333)与第二无杆气缸(334)的杆长方向平行且与导出管(31)的输送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垃圾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袋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出管(31)出料口后下方的两根撑料杆(34),所述撑料杆(34)水平且与导出管(31)输送方向垂直,所述撑料杆(34)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撑料杆(34)升降且与第一、第二吸附板(331、332)之间的间隙靠近或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垃圾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料杆(34)上滑动设置有抵靠板(341),所述抵靠板(341)沿着两根撑料杆(34)滑动布置;所述抵靠板(341)板面竖直且延伸有第一、第二滑动杆(342、343),所述第一、第二滑动杆(342、343)水平且与撑料杆(34)平行,所述撑料杆(34)的杆端设置有机架板(344),所述第一、第二滑动杆(342、343)的杆端与机架板(344)之间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杆(342)上套设有弹簧(3421),所述弹簧(3421)的两端分别与抵靠板(341)及机架板(344)抵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顶张舒刘胜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蓝优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