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086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装置及方法,属于机械领域,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运用水下高电压放电技术,利用放电时的等离子体效应、空化清洗效应、冲击波效应和热点效应,实现及时、高效自动化清洗船体附着物;其包括高压脉冲电源、信息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致泡清洗单元、脐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高压脉冲放电致泡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空化泡产生时的冲击波效应和溃灭时的空化射流效应、冲击波效应,且对清洗介质无要求;2.该设备轻巧,可搭载于水下机器人,且无需额外机械动力;3.船体表面水下清洗无需进坞,可在海上实现自动化清洗;4.减去将船体周身的水排尽的中间步骤,减少清洗成本。

Clea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hull surface of underwater vehicle with high voltage pulse dis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方法与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全球范围船舶数量达数十万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船东国,船舶数达5206艘。船舶长期在强腐蚀性海水和强附着力海洋生物环境中航行,水线以下部分附着多种难以清除的微生物,这将增加航行阻力,使消耗燃油增多,废气排放增加。但现有船体清洗技术具有一系列的弊端,人工清洗效率低和船坞不足使船舶无法及时清洗,使运输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方法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装置,包括致泡清洗单元;所述致泡清洗单元包括电极板和固定在电极板四周的绝缘垫;所述电极板包括绝缘基板和设置在绝缘基板上的若干电极对。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对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电极;所述电极的尾端连接有脐带电缆;所述脐带电缆的外周包裹有污染物回收管。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对中的两个电极之间的首端相隔距离为1-1.5mm;所述电极对中的电极之间的末端相隔距离为8-12mm;所述电极的截面积为1-2mm;所述电极的长度为8-12mm;所述电极对之间的相隔距离大于15mm;所述电极的材料为钨;所述电极的形状为柱状。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由耐高温防水硅胶固定在绝缘基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基板的材料包括环氧树脂板。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板的四角设置有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信息采集单元和机器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舵机;所述舵机的一端与绝缘基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水下机器人;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机械臂、海水电导率传感器;所述海水电导率传感器安装在绝缘基板的底端;所述机械臂的一端与绝缘基板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摄像机。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极板下水至需清洗的船体一侧;调整所述电极板与船体贴合;获取海水电导率、待清洗附着物的种类及厚度;根据所述海水电导率和待清洗附着物的种类及厚度计算需要对电极对施加的高压脉冲电压的脉冲幅度;根据所述脉冲幅度为致泡清洗单元供电;所述致泡清洗单元产生空化泡,实现对船体的清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极板上的电极对产生空化泡,通过空化泡产生时的冲击波效应和溃灭时的空化射流效应实现对船体的清洗功能,由于对清洗介质无要求,从而实现了能高效地清洗船体表面难以清洗的附着物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验装置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验装置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图。附图标记:1-绝缘基板;2-绝缘垫;3-电极;4-电极对;5-电极板;6-电缆;7-地线;8-耐高温防水硅胶;9-万向轮;10-脐带;11-污染物回收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降低由船舶清洗不及时而增加的航行能耗和成本,我们研发了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方法与装置,能够高效、节能、无需进坞地自动清洗船体表面难以清除的附着物。本装置设备一次投入,运行成本低,无环境污染,在国内外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装置,包括信息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致泡清洗单元、脐带10;脐带10由脐带电缆6和包裹在脐带电缆6外周的污染物回收管11组成;污染物回收管11与作业船上的污染物回收舱连接,利用低压仓回收击落的船体附着物,避免污染海洋环境;致泡清洗单元连接高压脉冲电源、高压脉冲电源由作业船供电;高压脉冲电源提供频率为40kHz以上,电压为10kV以上,脉冲宽度毫秒级的脉冲电压;高压脉冲电源的脉冲幅度、脉冲频率、脉冲宽度可根据海水电导率、待清洗的船体附着物的类别调整。致泡清洗单元包括电极板5与耐高压的绝缘垫2;电极板5由绝缘基板1与若干电极对4构成;绝缘基板1的材料选择环氧树脂板或者其他防水耐高压、耐磨损的绝缘材料;绝缘基板1近船侧四周固定耐高压的绝缘垫2;绝缘垫2的高根据电极3的长度等实际情况计算获取,限制电极3和船体的最小距离,对电极3起保护作用;电极对4中的两个电极3之间的首端相隔距离为1-1.5mm,此距离也可以根据海水电导率以及所需清洗的船体附着物种类及厚度等实际计算获取;电极对4由两个电极3构成,电极3数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电极3的材料选择钨或其他耐高压耐磨损的导电材料;电极3的形状选择柱状、锥状或者其他便于清洗、便于生产、利于产生空化泡的形状;电极3的截面积为1-2mm,电极3的截面积也需要符合实际情况,根据海水电导率以及所需清洗的船体附着物种类及厚度等实际计算获取;电极3的长度为8-12mm,电极3的长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根据海水电导率以及待清洗的船体附着物类别决定;电极对4中的电极3之间的末端相隔距离为8-12mm,电极对4之间的相隔距离大于15mm,电极对4中的电极3之间的末端相隔距离及电极对4之间的相隔距离通过海水电导率、待清洗附着物的种类及厚度等实际因素进行计算,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电极对4之间相隔距离不可过短,避免非电极对4的两根电极3之间击穿,影响清洗效率;电极材料、电极截面积、电极形状、电极长度、电极之间的距离将直接影响清洗效果与生产成本、维护成本。绝缘基板1近船侧四角可固定万向轮9;根据空化泡泡径大小调节万向轮9的长度,使空化泡泡径与空化泡泡心到附着物表面距离的比值近似1.2;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电极对4中的两个电极3之间的夹角以及与绝缘基板1的夹角通过海水电导率、待清洗的船体附着物类别、厚度计算获得,且分别朝向所在电极对4中的另一根钨棒;电极3与绝缘基板1的夹角以及电极对4中的两个所述电极3之间的距离与夹角直接影响清洗效果。电极3于前端进行放电;电极3的尾端与脐带10的电缆6连接,固定于绝缘基板1上;电极3由耐高温绝缘防水硅胶固定在绝缘基板1上;绝缘垫2由耐高温绝缘防水硅胶8固定在绝缘基板1上,在损坏后便于更换;绝缘基板1上还设置有地线7。电极板5的动作由控制单元调节;电极板5的控制单元包括舵机;舵机的前端连接到绝缘基板1背船面中心位置;舵机的另一端固定于水下机器人的法兰上,通过远程控制舵机调整绝缘基板1与船体的角度,达到适应不同型号船舶与不同类型附着物的目的。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机械臂、摄像机、海水电导率传感器;机械臂安装在绝缘基1的背船面中线的边缘位置;机械臂包括机械手臂和夹持装置;机械手臂与夹持装置连接;海水电导率传感器安装在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致泡清洗单元;所述致泡清洗单元包括电极板和固定在电极板四周的绝缘垫;所述电极板包括绝缘基板和设置在绝缘基板上的若干电极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致泡清洗单元;所述致泡清洗单元包括电极板和固定在电极板四周的绝缘垫;所述电极板包括绝缘基板和设置在绝缘基板上的若干电极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对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电极;
所述电极的尾端连接有脐带电缆;
所述脐带电缆的外周包裹有污染物回收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对中的两个电极之间的首端相隔距离为1-1.5mm;所述电极对中的电极之间的末端相隔距离为8-12mm;所述电极的截面积为1-2mm;所述电极的长度为8-12mm;所述电极对之间的相隔距离大于15mm;所述电极的材料为钨;所述电极的形状为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由耐高温防水硅胶固定在绝缘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搭载的高压脉冲放电船体表面清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梦单鸣雷李好洋李江海马浩纪世豪徐天宇王贤松陈秉岩姚澄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