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081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将粉状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将调配后的粉状原料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粉状原料进行塑化,将熔融状原料输入成型模具挤出成型,得到片材,将片材输入压光机,片材贴绕所述压光机作“S”形运动进行压光处理,得到树脂板;将树脂板进行抗菌处理。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生产的树脂板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污、抗冲击性能。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resi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内墙面装饰为整个建筑内部装修的亮点及个性体现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各式各样的墙体饰面材料已经运用到各类建筑施工当中,施工工艺也各不相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优缺点并存。医疗类建筑作为具有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对内墙饰面材料的抗菌、抗污染、抗冲击要求高;对内墙装饰面施工速度及饰面板安装的平整度、安全性、可靠性,饰面板可独立拆卸等有特殊要求。虽然树脂板已广泛应用于装饰,然而,目前所生产树脂板的抗冲击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抗菌、抗污染、抗冲击效果更好的树脂板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粉状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步骤2:将调配后的粉状原料进行混合;步骤3:将混合后的粉状原料进行塑化,得到熔融状原料;步骤4:将熔融状原料输入成型模具挤出成型,得到片材;步骤5:将片材输入压光机,片材贴绕所述压光机作“S”形运动进行压光处理,得到树脂板;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粉状原料包括色粉、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稳定剂和硅钙粉,其中,所述稳定剂包括钙锌单体稳定剂、钙锌复合稳定剂、铅盐单体稳定剂、铅盐复合稳定剂之一或其组合,所述增塑剂包括环氧大豆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之一或其组合,所述树脂层还包括辅助剂,所述辅助剂包括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之一或其组合,所述树脂层还包括润滑剂,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聚乙烯蜡之一或其组合。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片材从第二棍与第三棍之间输入,绕第二棍从第一棍与第二棍之间传出,绕第一棍从第一棍的切线方向输出,其中,所述压光机包括第一棍、第二棍和第三棍,第一棍的半径、第二棍的半径和第三棍的半径相同;第一棍的中心轴、第二棍的中心轴和第三棍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垂直面上并且两两相互平行,第一棍的中心轴与第二棍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棍的中心轴和第三棍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第一棍的旋转方向与第二棍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二棍的旋转方向与第三棍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棍的中心轴与第二棍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棍的中心轴和第三棍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第一棍的直径。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2中的混合包括热混过程和冷混过程,其中,热混过程包括将包括色粉、聚氯乙烯树脂、稳定剂和硅钙粉的原料搅拌到85摄氏度时添加增塑剂,并搅拌至120摄氏度;冷混过程包括将原料由120摄氏度降低至45摄氏度。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棍、第二棍或第三棍的表面刻有浮雕。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2包括:将原料送入锥形双螺杆,所述锥形双螺杆包括进料段、熔融段、均化段、塑化段、挤出段,调配后的粉状原料通过双螺杆的高速紧密啮合且异向回旋,再经过剪切塑化、脱水排气、增压后混炼后挤出。作为优选实施例,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6:将树脂板的表面进行抗污抗菌处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任一实施例的方法而生产的树脂板,所述树脂板表面具有立体图案或平面图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将粉状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将调配后的粉状原料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粉状原料进行塑化,将熔融状原料输入成型模具挤出成型,得到片材,将片材输入压光机,片材贴绕所述压光机作“S”形运动进行压光处理,得到树脂板;将树脂板进行抗菌处理。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生产的树脂板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污染、抗冲击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粉状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步骤2:将调配后的粉状原料进行混合;步骤3:将混合后的粉状原料进行塑化,得到熔融状原料;步骤4:将熔融状原料输入成型模具挤出成型,得到片材;步骤5:将片材输入压光机,片材贴绕所述压光机作“S”形运动进行压光处理,得到树脂板;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粉状原料包括色粉、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稳定剂和硅钙粉,其中,所述稳定剂包括钙锌单体稳定剂、钙锌复合稳定剂、铅盐单体稳定剂、铅盐复合稳定剂之一或其组合,所述增塑剂包括环氧大豆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之一或其组合,所述树脂层还包括辅助剂,所述辅助剂包括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之一或其组合,所述树脂层还包括润滑剂,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聚乙烯蜡之一或其组合。上述原料的调配使得树脂板产品在其化学性能上具有较好的抗污、抗菌、抗冲击性。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片材从第二棍与第三棍之间输入,绕第二棍从第一棍与第二棍之间传出,绕第一棍从第一棍的切线方向输出,其中,所述压光机包括第一棍、第二棍和第三棍,第一棍的半径、第二棍的半径和第三棍的半径相同;第一棍的中心轴、第二棍的中心轴和第三棍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垂直面上并且两两相互平行,第一棍的中心轴与第二棍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棍的中心轴和第三棍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第一棍的旋转方向与第二棍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二棍的旋转方向与第三棍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棍的中心轴与第二棍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棍的中心轴和第三棍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第一棍的直径。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2中的混合包括热混过程和冷混过程,其中,热混过程包括将包括色粉、聚氯乙烯树脂、稳定剂和硅钙粉的原料搅拌到85摄氏度时添加增塑剂,并搅拌至120摄氏度;冷混过程包括将原料由120摄氏度降低至45摄氏度。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棍、第二棍或第三棍的表面刻有浮雕。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2包括:将原料送入锥形双螺杆,所述锥形双螺杆包括进料段、熔融段、均化段、塑化段、挤出段,调配后的粉状原料通过双螺杆的高速紧密啮合且异向回旋,再经过剪切塑化、脱水排气、增压后混炼后挤出。作为优选实施例,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6:将树脂板的表面进行抗污抗菌处理,使得树脂板表面增加一层物理防护层,在其物理性能上提高的树脂板抗菌、抗污染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任一实施例的方法而生产的树脂板,所述树脂板表面具有立体图案或平面图案。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改变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粉状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n步骤2:将调配后的粉状原料进行混合;/n步骤3:将混合后的粉状原料进行塑化,得到熔融状原料;/n步骤4:将熔融状原料输入成型模具挤出成型,得到片材;/n步骤5:将片材输入压光机,片材贴绕所述压光机作“S”形运动进行压光处理,得到树脂板;/n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粉状原料包括色粉、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稳定剂和硅钙粉,其中,所述稳定剂包括钙锌单体稳定剂、钙锌复合稳定剂、铅盐单体稳定剂、铅盐复合稳定剂之一或其组合,所述增塑剂包括环氧大豆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之一或其组合,所述树脂层还包括辅助剂,所述辅助剂包括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之一或其组合,所述树脂层还包括润滑剂,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聚乙烯蜡之一或其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粉状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
步骤2:将调配后的粉状原料进行混合;
步骤3:将混合后的粉状原料进行塑化,得到熔融状原料;
步骤4:将熔融状原料输入成型模具挤出成型,得到片材;
步骤5:将片材输入压光机,片材贴绕所述压光机作“S”形运动进行压光处理,得到树脂板;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粉状原料包括色粉、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稳定剂和硅钙粉,其中,所述稳定剂包括钙锌单体稳定剂、钙锌复合稳定剂、铅盐单体稳定剂、铅盐复合稳定剂之一或其组合,所述增塑剂包括环氧大豆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之一或其组合,所述树脂层还包括辅助剂,所述辅助剂包括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之一或其组合,所述树脂层还包括润滑剂,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聚乙烯蜡之一或其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板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片材从第二棍与第三棍之间输入,绕第二棍从第一棍与第二棍之间传出,绕第一棍从第一棍的切线方向输出,其中,所述压光机包括第一棍、第二棍和第三棍,第一棍的半径、第二棍的半径和第三棍的半径相同;第一棍的中心轴、第二棍的中心轴和第三棍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垂直面上并且两两相互平行,第一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锐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