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042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铰接有安装座,支撑杆的下端通过调节机构和安装座相连接,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和保护装置,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位于保护装置内。调节机构包括弧形连接块、固定槽、卡槽、弹簧、固定块和拉杆,弧形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下端,固定槽开设在支撑杆靠近上端的杆壁上,若干个卡槽呈弧形开设在弧形连接块对应固定槽的位置上,弹簧固定连接在固定槽的槽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调节角度十分地方便快捷,且能够对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A dynamic face recognition device for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site based on BIM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而动态人脸识别是不需要停驻等待,你只要出现在一定识别范围内,无论你是行走还是停立,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识别。目前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大多是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调节角度十分地不便,且在不使用的时候,难以保护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使得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容易因为磕磕碰碰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大多是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调节角度十分地不便,且在不使用的时候,难以保护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使得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容易因为磕碰而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铰接有安装座,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通过调节机构和安装座相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和保护装置,所述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位于保护装置内。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弧形连接块、固定槽、卡槽、弹簧、固定块和拉杆,所述弧形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下端,所述固定槽开设在支撑杆靠近上端的杆壁上,若干个所述卡槽呈弧形开设在弧形连接块对应固定槽的位置上,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固定槽的槽底,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弹簧的另一端,且与固定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远离弹簧的一端穿过固定槽的槽口并向其中一个卡槽内延伸,所述拉杆固定连接在固定块靠近弹簧的一端,所述拉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依次穿过弹簧和固定槽的槽底并向外延伸。优选的,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支撑架、防护罩、驱动电机、螺杆和螺纹孔,所述支撑架呈倒“U”形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上端,所述防护罩罩在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架外的上端,所述螺杆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螺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支撑架并向下延伸,且通过轴承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孔开设在防护罩的上端中心处,所述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槽槽底的一端穿过限位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对应侧壁上。优选的,所述拉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动把手。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靠近限位槽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远离滚珠槽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的槽口并与限位槽的槽底滚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对称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内滑动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远离稳定槽槽底的一端穿过稳定槽的槽口并固定连接在防护罩的对应侧壁上。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通过设置底座、支撑杆、安装座、调节机构、弧形连接块、固定槽、卡槽、弹簧、固定块、拉杆、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保护装置、支撑架、防护罩、驱动电机和螺杆,使用该装置时,将底座安装在固定位置,当需要调节角度时,拉动拉杆,拉杆带动固定块压缩弹簧在固定槽内移动,当固定块从卡槽内脱离时,即可转动安装座,调整好角度后,然后松开拉杆,固定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卡进对应的卡槽内,将弧形连接块固定住,进而将安装座和其上的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角度改变,使得调节角度十分地方便快捷,而在不使用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的时候,防护罩盖在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上,对其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当需要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正转,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防护罩向上移动,将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漏出,当不需要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反转即可。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使得调节角度十分地方便快捷,且能够对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中弧形连接块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底座、2支撑杆、3安装座、4调节机构、41弧形连接块、42固定槽、43卡槽、44弹簧、45固定块、46拉杆、5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6保护装置、61支撑架、62防护罩、63驱动电机、64螺杆、7限位槽、8限位块、9拉动把手、10滚珠槽、11滚珠、12稳定槽、13稳定块、14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上端铰接有安装座3,支撑杆2的下端通过调节机构4和安装座3相连接,安装座3的上端安装有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5和保护装置6,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5位于保护装置6内。调节机构4包括弧形连接块41、固定槽42、卡槽43、弹簧44、固定块45和拉杆46,弧形连接块41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的下端,固定槽42开设在支撑杆2靠近上端的杆壁上,若干个卡槽43呈弧形开设在弧形连接块41对应固定槽42的位置上,弹簧44固定连接在固定槽42的槽底,固定块45固定连接在弹簧44的另一端,且与固定槽42滑动连接,固定块45远离弹簧44的一端穿过固定槽42的槽口并向其中一个卡槽43内延伸,拉杆46固定连接在固定块45靠近弹簧44的一端,拉杆46远离固定块45的一端依次穿过弹簧44和固定槽42的槽底并向外延伸,使用该装置时,将底座1安装在固定位置,当需要调节角度时,拉动拉杆46,拉杆46带动固定块45压缩弹簧44在固定槽42内移动,当固定块45从卡槽43内脱离时,即可转动安装座3,调整好角度后,然后松开拉杆46,固定块45在弹簧44的作用下,卡进对应的卡槽43内,将弧形连接块41固定住,进而将安装座和其上的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5角度改变,使得调节角度十分地方便快捷。保护装置6包括支撑架61、防护罩62、驱动电机63、螺杆64和螺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铰接有安装座(3),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通过调节机构(4)和安装座(3)相连接,所述安装座(3)的上端安装有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5)和保护装置(6),所述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5)位于保护装置(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铰接有安装座(3),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通过调节机构(4)和安装座(3)相连接,所述安装座(3)的上端安装有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5)和保护装置(6),所述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5)位于保护装置(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弧形连接块(41)、固定槽(42)、卡槽(43)、弹簧(44)、固定块(45)和拉杆(46),所述弧形连接块(41)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的下端,所述固定槽(42)开设在支撑杆(2)靠近上端的杆壁上,若干个所述卡槽(43)呈弧形开设在弧形连接块(41)对应固定槽(42)的位置上,所述弹簧(44)固定连接在固定槽(42)的槽底,所述固定块(45)固定连接在弹簧(44)的另一端,且与固定槽(4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45)远离弹簧(44)的一端穿过固定槽(42)的槽口并向其中一个卡槽(43)内延伸,所述拉杆(46)固定连接在固定块(45)靠近弹簧(44)的一端,所述拉杆(46)远离固定块(45)的一端依次穿过弹簧(44)和固定槽(42)的槽底并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6)包括支撑架(61)、防护罩(62)、驱动电机(63)、螺杆(64)和螺纹孔,所述支撑架(61)呈倒“U”形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的上端,所述防护罩(62)罩在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5)上,所述驱动电机(63)安装在支撑架(61)外的上端,所述螺杆(64)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63)的输出端上,所述螺杆(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强柳荣芳尹万云金仁才蔡得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