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装置和柔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020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31
本申请公开一种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接单元和第二铰接单元、及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和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之间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铰接单元设有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啮合部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其中,本申请提供的铰链装置通过在第一铰接单元上设置第一啮合部,并且所述第一啮合部通过第一转轴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以使两个铰接单元紧凑的相连接,第一啮合部能够相对第一转轴转动能够使得第一铰接单元相对第一转轴转动,第一铰接单元联动第二铰接单元,从而实现铰接装置的弯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装置和柔性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铰链装置和柔性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屏”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未来柔性屏幕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广泛应用。在相关技术中,越来越多柔性屏被用于电子设备中以提高用户的体验。但大多数柔性屏存在着铰链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低成本生产,且在弯曲过程中,铰链需要的补偿值较大,进而占据了电子设备的空间等负面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和电子设备。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接单元和第二铰接单元、及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和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之间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铰接单元设有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啮合部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接单元、第二铰接单元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及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之间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单元及所述第二铰接单元而使第二铰接单元可相对第一铰接单元转动。再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一种柔性装置,包括柔性屏和铰链装置,所述柔性屏具有弯折区,所述铰链装置对准所述弯折区,以使所述柔性屏的弯折区能够弯折。本申请提供的铰链装置通过在第一铰接单元上设置第一啮合部,并且所述第一啮合部通过第一转轴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以使两个铰接单元紧凑的相连接,第一啮合部能够相对第一转轴转动能够使得第一铰接单元相对第一转轴转动,第一铰接单元联动第二铰接单元,从而实现铰接装置的弯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铰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铰接装置处于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铰接装置处于一种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铰接装置中的一种第一啮合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铰接装置中的另一种第一啮合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铰接装置处于另一种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铰接装置处于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的铰接装置处于再一种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铰接装置中的第二啮合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的铰接装置进一步设置第三啮合部和第一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8的铰接装置进一步设置第三铰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铰接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铰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铰接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3的铰接装置处于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铰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铰链装置100,该铰链装置100包括第一铰接单元1和第二铰接单元2、及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1和所述第二铰接单元2之间的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铰接单元1设有第一啮合部11,所述第一啮合部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6上,所述第一啮合部11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2。通过在第一铰接单元1上设置第一啮合部11,并且所述第一啮合部11通过第一转轴6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2,以使两个铰接单元紧凑的相连接,第一啮合部11能够相对第一转轴6转动能够使得第一铰接单元1相对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铰接单元1联动第二铰接单元2,从而实现铰链装置100的弯折。如图2所示,所述铰链装置100的第一铰接单元1和第二铰接单元2之间的传动机理为:当第一铰接单元1受力相对第一转轴6转动时,所述第一啮合部11受力绕相对于第一转轴6的顺时针方向发生转动,由于第一啮合部11啮合连接于第二铰接单元2,因此,第一啮合部11的转动可带动第二铰接单元2沿反方向转动,从而实现第一铰接单元1和第二铰接单元2之间的联动。请一并参照图3,所述第一铰接单元1包括第一底板12和盖接于所述第一底板12上的第一盖板13,所述第一盖板1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啮合部11,所述第一盖板13形成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为所述第一啮合配合部131。具体的,第一铰接单元1上的第一底板12与第一盖板13之间的相互盖接能够形成一个用于容置第一啮合部11的空间。第一盖板13大致为长矩形块,其具有较大的壁厚。第一盖板13具有相邻接的第一壁段131和第二壁段132,第一壁段131和第二壁段132大致形成L形。第一壁段131为弧形板,第一壁段131设有第一齿条和第一凹陷部1312,该第一齿条能够与相邻的铰接单元上的啮合部啮合连接,第一凹陷部1312为相邻的铰接单元与第一啮合部11啮合连接时提供避让的空间,从而使得第一铰接单元1与第二铰接单元2能够连接得更紧凑。第二壁段132为长矩形块。第二壁段132的远离第一壁段131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321。第一底板12大致为长矩形薄板,第一底板12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21,其通过螺钉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121和第一连接孔1321来将所述第一底板12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一壁段131上,第一底板12与第一壁段131之间具有间距,形成了容置第一啮合部11的空间。换言之,第一底板12与第一盖板13连接后的结构形成了一个部分封闭的壳体的结构,第一啮合部11能够从与第二壁段132相对的一侧伸出来与第二铰接单元2啮合连接,而第一铰接单元1有第二壁段132的设置而在第二壁段132这一侧形成了封闭端。可以理解的,第一底板12的一侧凸设有第一突出部122,该第一突出部122靠近第一啮合部11设置,当第一啮合部11相对第一转轴6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第一啮合部11由于与第一突出部122相干涉而停止转动,换言之,第一底板12上的第一突出部122能够防止铰链装置100过度弯折,进一步提高了铰链装置100使用时的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12和第一盖板13也可以是一体连接的。该第一铰接单元1的结构使得第一铰接单元1为部分封闭的结构,便于该第一铰接单元1与其它结构件如柔性屏301相配合。换言之,其中,该第一铰接单元1一般处于铰链装置100的端部(首端或尾端)上。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铰接单元1还包括第一固定块14,所述第一固定块14设于所述第一盖板13之远离所述第二铰接单元2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14用于滑动连接于结构件上。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块14与第一铰接单元1的第二壁段132是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铰接单元和第二铰接单元、及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和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之间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铰接单元设有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啮合部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铰接单元和第二铰接单元、及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和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之间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铰接单元设有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啮合部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一侧的用于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的第一端和延伸至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一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铰接单元还包括第二啮合配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啮合配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还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铰接单元弯折时,所述第一啮合部的第一端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啮合部的第二端相对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端带动所述第二啮合配合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设有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啮合部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啮合部包括用于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的第三端和延伸至所述第一铰接单元一侧的第四端,所述第四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所述第四端在所述第一铰接单元受力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向第一方向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三端向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铰接单元还包括第一啮合配合部;所述第四端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的第一啮合配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还设有第三啮合部和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三啮合部经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还包括第三铰接单元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三铰接单元位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中与所述第一铰接单元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三啮合部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三啮合部通过第一传动件联动;所述第三啮合部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三铰接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啮合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一侧的用于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的第五端和延伸至所述第三铰接单元一侧的第六端;所述第三铰接单元还包括第三啮合配合部,所述第六端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三啮合配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啮合部的第三端向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传动件将所述第三端上的力传递至所述第三啮合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传动件将所述第三端上的方向传递至所述第三啮合部上时,所述第三啮合部朝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三铰接单元受力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铰接单元设有第四啮合部,所述第四啮合部和所述第三啮合部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四啮合部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啮合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铰接单元一侧的用于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铰接单元的第七端和延伸至所述第二铰接单元一侧的第八端;所述第二铰接单元还包括第四啮合配合部,所述第八端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单元的第四啮合配合部。


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熙陈松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