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马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13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20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马镫,包括支撑架和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顶部十字支撑、竖向螺杆、底部十字支撑和钢筋挂钩;顶部十字支撑与底部十字支撑形成双层十字撑结构;竖向螺杆设于上下两个螺杆预留孔内,与顶部十字支撑之间螺纹连接,位于顶部十字支撑之上的顶端设有螺杆把手;竖向螺杆的底部插入底部十字支撑的部分为滑杆,其在底部十字支撑内的螺杆预留孔内旋转时不产生竖向位移;钢筋挂钩竖向设于顶部十字支撑和底部十字支撑对应翼板端部的两个挂钩预留孔内,顶端设有限位把手,底端弯折形成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马镫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强度有保证,支撑稳固,有效保护钢筋的竖向及水平位置;可循环利用,功能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马镫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中基础筏板、楼层板上铁支撑马镫,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马镫。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底板钢筋绑扎及楼层板钢筋绑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已绑扎完成的板筋踩踏,尤其是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在钢筋上行走,造成钢筋位移、下沉,致使上层钢筋保护层过大,还造成上层板筋的有效高度降低、楼板承载能力下降。为保障楼层板钢筋的有效高度不下沉、钢筋不弯折、顶部钢筋保护层不过大,一般做法为设置垫块、塑料马镫、成品马镫、钢筋马镫等,垫块、塑料马凳、和成品马镫承载力较差,容易被踩碎或踩翻,实际效果不佳。普通的钢筋马镫需专人制作,一次性埋入混凝土中,钢筋消耗较大,耗时耗材。其中,一次性埋入混凝土中具体指:马镫在被埋入混凝土后无法被取出。可见,现在亟需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马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马镫一次性埋入混凝土中而导致的耗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马镫,解决现有技术中马镫需专门制作、为一次性消费产品、钢筋消耗量大、耗时耗材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马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立柱和水平框架,所述水平框架水平设于支撑立柱顶部;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部十字支撑、竖向螺杆、底部十字支撑和钢筋挂钩;所述顶部十字支撑与底部十字支撑均水平设置,两者尺寸相同且竖向对应,形成双层十字撑结构;所述顶部十字支撑中心位置开设有螺杆预留孔,四个翼板端部分别开设挂钩预留孔;所述底部十字支撑固定于水平框架上,其中心位置开设有螺杆预留孔,四个翼板端部分别开设挂钩预留孔;所述竖向螺杆共一根,设于上下两个螺杆预留孔内;所述竖向螺杆与顶部十字支撑之间螺纹连接,位于顶部十字支撑之上的顶端设有螺杆把手;所述竖向螺杆的底部插入底部十字支撑的部分为滑杆,其在底部十字支撑内的螺杆预留孔内旋转时不产生竖向位移;所述钢筋挂钩共四根,分别竖向设于顶部十字支撑和底部十字支撑对应翼板端部的两个挂钩预留孔内,其位于顶部十字支撑之上的顶端设有限位把手,底端穿过底部十字支撑后弯折形成挂钩。其中,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部十字支撑的螺杆预留孔开孔位置上下分别焊接有一颗顶部固定螺母,增加竖向螺杆的稳定性,起限制晃动的作用,所述顶部固定螺母与竖向螺杆螺纹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部十字支撑的中心开孔位置上下分别焊接有一颗底部固定螺母,底部固定螺母对应部分的竖向螺杆也为滑杆,增加竖向螺杆的稳定性,起限制晃动的作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竖向螺杆上,在上部的底部固定螺母的上端和下部的底部固定螺母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环,使螺杆在底部旋转但不产生向下位移。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钢筋挂钩在顶部十字支撑的底部也设有限位环,使钢筋挂钩在顶部十字支撑的钢筋预留孔内仅可转动,无法上下位移。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平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底部十字支撑的翼板与矩形框架的一个侧边垂直并与其焊接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钢筋挂钩位于支撑架的外侧,相对的两个钢筋挂钩的底端钩体弯曲方向相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挂钩预留孔的内径大于钢筋挂钩的外径,同样的,所述螺杆预留孔的内径大于竖向螺杆的外径。更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钢筋焊接形成的架体;所述顶部十字支撑和底部十字支撑均为扁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马镫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基本利用施工现场边角料就可制作,安装拆卸方便,自重较轻,人工搬运方便;2、强度有保证,支撑稳固,保障施工质量,有效保护钢筋的竖向及水平位置;3、可循环利用,节省人工及材料,减少了人工焊接马镫的时间;4、整个升降组件长度可灵活调整,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配筋需求,功能多样,使用范围广。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马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涉及的水平框架与底部十字支撑的连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涉及的马镫的钢筋挂钩处于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涉及的马镫的钢筋挂钩处于最低位置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架、1.1-支撑立柱;1.2-水平框架;2-升降组件、2.1-顶部十字支撑、2.2-竖向螺杆、2.3-底部十字支撑、2.4-钢筋挂钩、2.5-顶部固定螺母、2.6-限位环、2.7-底部固定螺母、2.8-螺杆把手、2.9-限位把手、2.10-螺杆预留孔、2.11-挂钩预留孔、3-结构板筋。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马镫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马镫,包括支撑架1和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升降组件2;支撑架包括支撑立柱1.1和水平框架1.2,所述水平框架1.2水平设于支撑立柱1.1顶部,制作支撑架时,按结构板筋分布尺寸间距使用D12的钢筋焊接形成;升降组件2包括顶部十字支撑2.1、竖向螺杆2.2、底部十字支撑2.3和钢筋挂钩2.4;顶部十字支撑2.1与底部十字支撑2.3均水平设置,两者尺寸相同且竖向对应,都由40*4*260的两根扁铁居中十字交叉焊接而成,形成双层十字撑结构,所述顶部十字支撑2.1中心位置开设有D14的螺杆预留孔2.10,四个翼板端部分别开设D12的挂钩预留孔2.11;所述底部十字支撑2.3固定于水平框架1.2上,其中心位置开设有D14的螺杆预留孔2.10,四个翼板端部分别开设D12的挂钩预留孔2.11;所述竖向螺杆2.2共一根,设于上下两个螺杆预留孔2.10内;所述竖向螺杆2.2位于顶部十字支撑2.1之上的顶端设有螺杆把手2.8,其与顶部十字支撑2.1之间螺纹连接,可以螺杆预留孔2.10内设置内螺纹直接与竖向螺杆2.2螺纹连接,也可以;所述竖向螺杆2.2的底部插入底部十字支撑2.3的部分为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马镫,其特征在于:/n包括支撑架(1)和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升降组件(2);/n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立柱(1.1)和水平框架(1.2),所述水平框架(1.2)水平设于支撑立柱(1.1)顶部;/n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顶部十字支撑(2.1)、竖向螺杆(2.2)、底部十字支撑(2.3)和钢筋挂钩(2.4);/n所述顶部十字支撑(2.1)与底部十字支撑(2.3)均水平设置,两者尺寸相同且竖向对应,形成双层十字撑结构;/n所述顶部十字支撑(2.1)中心位置开设有螺杆预留孔(2.10),四个翼板端部分别开设挂钩预留孔(2.11);/n所述底部十字支撑(2.3)固定于水平框架(1.2)上,其中心位置开设有螺杆预留孔(2.10),四个翼板端部分别开设挂钩预留孔(2.11);/n所述竖向螺杆(2.2)共一根,设于上下两个螺杆预留孔(2.10)内;所述竖向螺杆(2.2)与顶部十字支撑(2.1)之间螺纹连接,位于顶部十字支撑(2.1)之上的顶端设有螺杆把手(2.8);所述竖向螺杆(2.2)的底部插入底部十字支撑(2.3)的部分为滑杆,其在底部十字支撑(2.3)内的螺杆预留孔(2.10)内旋转时不产生竖向位移;/n所述钢筋挂钩(2.4)共四根,分别竖向设于顶部十字支撑(2.1)和底部十字支撑(2.3)对应翼板端部的两个挂钩预留孔(2.11)内,其位于顶部十字支撑(2.1)之上的顶端设有限位把手(2.9),底端穿过底部十字支撑(2.3)后弯折形成挂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马镫,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架(1)和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升降组件(2);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立柱(1.1)和水平框架(1.2),所述水平框架(1.2)水平设于支撑立柱(1.1)顶部;
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顶部十字支撑(2.1)、竖向螺杆(2.2)、底部十字支撑(2.3)和钢筋挂钩(2.4);
所述顶部十字支撑(2.1)与底部十字支撑(2.3)均水平设置,两者尺寸相同且竖向对应,形成双层十字撑结构;
所述顶部十字支撑(2.1)中心位置开设有螺杆预留孔(2.10),四个翼板端部分别开设挂钩预留孔(2.11);
所述底部十字支撑(2.3)固定于水平框架(1.2)上,其中心位置开设有螺杆预留孔(2.10),四个翼板端部分别开设挂钩预留孔(2.11);
所述竖向螺杆(2.2)共一根,设于上下两个螺杆预留孔(2.10)内;所述竖向螺杆(2.2)与顶部十字支撑(2.1)之间螺纹连接,位于顶部十字支撑(2.1)之上的顶端设有螺杆把手(2.8);所述竖向螺杆(2.2)的底部插入底部十字支撑(2.3)的部分为滑杆,其在底部十字支撑(2.3)内的螺杆预留孔(2.10)内旋转时不产生竖向位移;
所述钢筋挂钩(2.4)共四根,分别竖向设于顶部十字支撑(2.1)和底部十字支撑(2.3)对应翼板端部的两个挂钩预留孔(2.11)内,其位于顶部十字支撑(2.1)之上的顶端设有限位把手(2.9),底端穿过底部十字支撑(2.3)后弯折形成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马镫,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十字支撑(2.1)的螺杆预留孔(2.10)开孔位置上下分别焊接有一颗顶部固定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曙盈孔巍周冀伟苏朋勃陶瑞轩王二伟王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